旅游界的“河南派现象”思考
紫金山景区的研学旅游活动
此前我写了一篇文章,对旅游建设中的某些规划公司进行了批判,他们钻了国家对旅游管理的空子,用他们的职权赚取了当前旅游市场最大的利益。而今天在旅游界又出了一个河南派。规划公司的某些人与河南派中的某些人,两者形成了狼与狈的关系,前者用模板进行规划,不仅给旅游经营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且其规划不能落地,基本上没有实际上的意义,同时将同质化旅游二销产品引入旅游市场,如玻璃栈道、喊泉、悬崖秋千等等,让本来用于体验山水文化,历史精华的景点,生生的变成了娱乐场所。而旅游景区娱乐化场所的制造者就是河南派中的某些人,河南派某些人在旅游界都干些什么,简单的说就是钻旅游的市场的空子,用少量的投资来赚取最大的利益。他们占领各地的资源,推销那些娱乐化工具,如玻璃栈道、玻璃吊桥、网红桥、儿童乐园、悬崖秋千等等,用这些简单的娱乐工具来谋取自己的利益,邢台就有很多例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这些现象全部怪在河南派身上,也应该好好的反省我们自己本身。造成这些现象的出现,是我们当前旅游人群对旅游性质发现了巨大的变化。
旅游本来的很高雅的事件,也是陶冶人们性情的活动之一,是一种慢生活。古代时旅游常常与游学联系在一起,那些成大事的先人、哲人,为了增加自己的见识和学术水平,到各地进行旅游和游学,如孔子周游列国,老子出游函谷关,西游秦国。战国争鸣,百家出游各家游说等等。为此说旅游成就了很多哲人和大家,有人戏说,孔子是中国最早的驴友,旅游完后成了一名世界级的文化圣人;司马迁到地参学,写下了著名的《史记》。
因丝绸之路而出名的张骞和班超,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也是一次旅游活动。杜甫评价说:“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唐代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29岁的玄奘为究竟佛学西行游学,经兰州到凉州,继昼伏夜行,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今哈密),至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到达印度取经,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成为佛教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还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了许多名诗名句。
徐霞客是明代人,他考察了华夏的名胜古迹,山川源流,风土文物,写下了《徐霞客游记》。还有的人通过出国游成就了人生在历史上的地位。
郑和,在明永乐皇帝支持下,先后七次海上远征,“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也成了一位国际文化使者。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把这些整理出来,可以写许多本游记著作和故事。旅游让人认识到了景点的价值,“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三峡天下雄”。都是古人通过旅游对景点和景区产生的认识。
今天的旅游是浮燥的旅游,今天的景区是旅游景区,今天的生活是浮燥的生活。
浮燥让我们成就了旅游规划界的某些人,也成就了造成同质严重现象的“河南派”。
邢台在经历了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和河北省第三届园博会后,人们对旅游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景区也将以前期的工作发展转折,景区建设从粗放型将向精致化转向,从同质化景区向文化特色景区转化,从单一的旅游门票经济形式向多元的文化创新产品方面转型。在旅游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不能不思考去做那些工作,去建设那些景区,去发展什么样的IP文化,去避免那同质化的竞争,去引导人们的高质量的旅游生活。
总之,今天的旅游业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是特色的竞争。谁走在前面,谁就会站立到市场的先机,紫金山景区的建设就是一明显例子。
邢台园博园景区祖乙迁邢大型组雕
紫金山的天将峰
紫金山群仙论道
当前的各景区建设大大小小的玻璃栈道
运用了科技的玻璃栈道
因游学而成圣人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