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功臣的唯一女性,放弃诺奖造核弹,隐姓埋名30年
她原本是物理学界闪闪发亮的新星,
却一度消失在国际学术舞台;
她的名字不像钱学森、邓稼先那样家喻户晓,
却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高浓缩铀;
一辈子兢兢业业,
大半生隐姓埋名。
她,就是我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理论奠基人
王承书
王承书(1912.6-1994.6)
在她笔记的扉页里,有一张已经发黄的字条,上面写道:“在无论任何条件下,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1912年6月26日,
王承书出生在上海一个读书人家。
父亲早年中进士,
后被清政府送往日本留学,
民国初年曾任内务部警政司司长兼警官高等学校教授。
他按照诗、书、礼、易的次序,
给这个排行第二的女儿取名为王承书。
王承书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数学天赋,
“二小姐,算账”是家人的口头语。
她相继在北京培元小学、贝满中学读书,
成绩遥遥领先。
1930年,王承书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燕京大学,她选择了少有女子就读的物理系(她是上、下两个年级中唯一的女生)。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获得学校最高荣誉“斐托斐”金钥匙奖,并先后于1934年和1936年获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打破了世人对女子的刻板印象。
燕京大学老照片
在燕京大学,她还遇到了此生挚爱——张文裕。张文裕是燕大教授,也是她的导师,他们彼此吸引,相知相爱。1939年,在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的见证下,他们结为夫妻。
成婚后,王承书跟着丈夫去了昆明西南联大。当丈夫在西南联大物理系教书时,王承书没有放弃自己的所学,也在积极地寻找着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此时,她得知美国密歇根大学有一笔奖学金,专门提供给亚洲有志留学的女青年,但规定不给已婚妇女。“为什么已婚不行?女子能否干事业,绝不是靠已婚与未婚来裁定的。”她立即给奖学金委员会写了信,坦陈了自己的情况,也表明了决心,最后成功申请,被密歇根大学破格录取。
1941年8月,王承书孤身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成为了国际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教授的学生,从事气体分子运动论的相关研究。就这样,带着自己的执着追求,她坚定地走在科研路上。在王承书去了美国后不久,张文裕也受普林斯顿大学之邀前往美国。
张文裕、王承书结婚照
在密歇根大学,
王承书跟随国际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教授,
进行气体分子运动论的理论研究,
1944年获博士学位。
1951年,她和导师创建了以他们姓氏命名的“WCU方程”,
这个在高空物理学和气体动力学领域极有价值的公式,
至今仍被科学界沿用。
1952年,王承书第一个证明了
麦克斯韦气体线性化的玻耳兹曼积分算符的本征函数就是索南多项式,
并求出它的本征值的谱。
在科研中,王承书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博士论文答辩时,
她提出一个新的观点,
导师却认为不对,连说三次“NO”!
王承书相信自己通过长期严密思考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
镇定地连声回答了三次“Yes”!
接着,她拿出有力的论据,
进行了详细阐述,
导师终于露出笑容,
不仅赞同了王承书的观点,
还对她表示热烈祝贺。
三十多年过去后,
1980年,乌伦贝克仍在美国流体力学年鉴上发表文章,
高度评价王承书旅美期间的研究,
说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承书在美国科研能力稳步提升,声名鹊起。所有人都认为她的前途无可限量,如果在这里继续研究下去,假以时日一定会获得极高的学术成就。
然而,她却拒绝了这样光明无限的未来。
其实,早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来时,她就迫切想要回国效力,却遭到了重重阻拦。
美国政府有一条禁令:凡是在美学理、工、农、医的科学家都不允许回新中国。而学术能力有目共睹的王承书和她的丈夫张文裕,都在被禁之列。
他们只好继续留在这里做研究,等待回国的机会。这一等,就是七年。
1954年,王承书无意间在拉布拉多州一个邮局门口见到了一则不显眼的通知,这则通知上说,经过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努力,中美两国就中国科学家回国问题达成了协议,凡是愿意回国的中国人都可以回去。
得知此事后,王承书和丈夫把宝贵的书刊和资料陆续分批寄往北京,足足有三百多个包裹。同时,他们继续锲而不舍地向美国政府递交回国申请书,驳回来,又递交上去,再驳回来,继续递交,如此反复,终于在1956年得到了放行。
右起:张文裕,杨振宁,王承书,邓稼先
回国后的王承书立刻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中,她被中国科学院安排到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研究室担任研究员,同时兼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
张文裕与王承书
1956年年底,二机部宋任穷部长找到王承书,
希望她从事铀同位素的分离工作,
这意味着她要放弃自己熟悉的热力学和统计物理专业。
同别人比较,
王承书觉得自己转行对科研的影响最小。
她后来回忆说:
“祖国还处在百废待兴的时候,
我不能等别人来创造条件,
我要亲自参加创造条件、铺平道理的行列。”
从此,王承书的名字和中国原子能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1958年,王承书服从组织安排,
第二次改行,从事热核聚变理论工作。
她被派到苏联进修,
回国时得到一本介绍美国受控热核聚变的书,
就用火车上的七天七夜将资料译成中文,
回国后又翻译了《热核聚变导论》。
她不仅弄清了世界上热核聚变的理论基础、方法和现状,
还参与了我国最初三个等离子体实验装置设计和建造工作。
在王承书指导下,
我国第一批热核领域理论人才破土发芽,
大多数成为我国热核聚变的科研骨干。
1961年3月的一天,
钱三强找到王承书:
“你愿不愿意隐姓埋名一辈子,去搞气体扩散?”
“我愿意!”
王承书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三个字,
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
气体扩散是分离铀同位素的方法,
可以把天然矿石中提炼出来的含量为0.7%的铀235,
浓缩到90%的纯度,
没有浓缩铀,原子弹就没有燃料。
由于中苏关系破裂,
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
我国第一个气体扩散工厂陷入困境。
王承书明白当时的形式,
明白她肩上的责任。
从此,王承书从物理学界“消失”了。
她不再发表论文,不接受记者采访,
告别丈夫孩子,
去了大西北的气体扩散厂,
集体宿舍一住就是二十年。
在504厂,她以拼命般的势头忘我工作,和众多科学家们先后解决了数百个理论问题、技术问题、材料问题、工艺问题……她运算的资料数据堆满了三个大抽屉,所有数据她都要亲自过目,没日没夜地计算、推导,还不过50岁的她,已过早添上了满头银发。
王承书(左三)、段存华(左二)等参与第一颗原子弹研制人员合影。
气体扩散是随着浓缩的程度,
一级一级提升的。
怎样让上千台机器分级联系起来连续运转?
这需要大量复杂的计算。
为了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王承书坚持用手边的机械计算机作必要的验证。
她运算的数据装满了三只抽屉,
电子计算机算出的纸条她都要亲自过目。
没日没夜地计算、推导,
运转方案终于确定下来。
1964年1月14日,
气体扩散厂生产出合格的高浓缩铀,
原子弹有了燃料,
同年10月16日,
硕大的蘑菇云在神州大地腾空而起!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
国家下达了研制大型国产扩散机的任务,
并任命王承书为总设计师,
她带领一批年轻人,
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
很快提出了各种部件的设计要求。
研究气体扩散的同时,
王承书还非常关注国际上铀同位素分离的动向,
积极推动离心法和激光分离法的研究,
并在“七五”科技攻关计划中,
担任课题专家组组长。
葛昌纯、王承书、彭桓武在天安门城楼观礼
明白做事,清白做人,
这是王承书一生的行为准则。
有一次,大型扩散机的关键部件
“动密封”经过单台机试验,
性能良好,
在向有关领导汇报时,
一些人觉得可以定型了;
科技人员虽有不同意见,
但没有机会发言,也不敢发言。
这时,王承书本着实事求是、对国家负责的态度,
指出:在试验室过关和工业应用之间,
单机试验运行和数以千计的装置在级联上长期运行之间,
是有很大差距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她请求上级再给半年时间,
在短级联上做扩大试验后再做定论。
王承书的意见得到主管部门的赞许。
后来经多次扩大试验证明,
动密封确实不具备工业生产条件,
避免了因决策失误而给国家造成的损失。
前排右三刘广均,右四王承书,后排右一谢庄应
1973年,
她又提出开展激光分离法的研究,
在她的指导下,
科研人员经过艰苦攻关,
在1991年实现了激光分离浓缩铀,
成为我国激光分离技术上一个重大里程碑!
王承书十分重视人才培养,
“我把我的学生培养起来,
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凡经王承书审阅的论文,
都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过关”。
王承书与钱皋韵
她克己奉公,
总是把自己的出差补助、奖励和稿费
捐给单位和核学会,
用来购买书刊、开展学术活动。
三年困难时期,
她自己花钱买来纸张供研究人员计算。
为了让更多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她把毕生积蓄的近十万元捐给“希望工程”。
1986年,74岁的王承书举行了小型家宴,
纪念回国30年。
她说:“当初,我回国的唯一原因,
不是我不爱美国的优厚生活,
而是我更爱自己的祖国。
30年了,至今我可以聊以自慰的是,
我的选择没有错,我的事业在祖国。”
左起:王承书、张文裕、杨振宁、邓稼先、周光召。摄于1972年,中国科学院。资料图
一生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晚年她依然在遗嘱中写道:
“虚度80春秋,回国已36年,
虽然做了一些工作,
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
未能完全实现回国前的初衷,
深感愧对党,愧对人民。”
1994年6月18日,
王承书因病逝世。
她的一位学生说,
她是那种死后既有资格见马克思、
又有资格见爱因斯坦的人。
她淡泊名、利、权,
用一生追求完美。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隐姓埋名一辈子”——追忆我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理论奠基人王承书
《民主与科学》追忆理论物理学家——王承书
《现代物理知识》中国著名物理学家——王承书教授
《物理教学》 一生回顾 几点希望
《现代物理知识》 记核科学家王承书
来源:金属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