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胖?碳水化合物不是肥胖的根本原因

本文全文1万字,请耐心阅读

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胖,才能弄清楚我们怎么才能不胖。

另外还有个重要的好处,很多流行减肥法,提出一套减肥理论,都是针对其所为的“肥胖根本原因”。知道了变胖的真正原因,这些减肥法想忽悠我们,也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一直在各种场合强调人体的复杂性。搞明白了人体有多复杂,咱们不夸张,市面上80%的伪科学,在你这儿都不灵了,不攻自破。

伪科学惯于把人体说的很简单,都是非黑即白,简单粗暴。

只要做这几个动作几个月就变肌肉男啦,只要吃一种东西就能治百病啦,喝哪儿的水就能长寿啦。实际上,世界真的如此单纯美好吗?那就好了。你知道了人体的复杂性,这些东西就都骗不了你了。

真是碳水化合物把人类吃胖了吗?

同样,人会胖,原因也很复杂,绝不是一个因素能导致的。1727年有一本书,叫《论肥胖的病因和影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研究肥胖症的著作。

从1727年到现在,人类研究肥胖,研究了289年。结果呢?胖子越来越多。胖如果真的那么简单,就是因为某一类东西吃多了,那减肥就不用这么费劲了。

不说咱们老百姓,多少国际名模,国际明星,政界要人,都在挨饿,拼命运动,甚至饭后催吐,或者使用副作用很高的减肥药,做抽脂手术来减肥。

如果肥胖真的是一个简单因素导致的,大家还用的着这样吗?

有人说,绝大多数人胖,没别的,就是碳水化合物吃多了,胰岛素高了。哪怕热量吃的很多很多,只要碳水化合物少吃,就能瘦。哪怕热量吃的很少很少,只要吃碳水化合物稍微多点,就瘦不下来。

“碳水化合物是肥胖的根本原因”,是很多低碳减肥法的一个理论根基。当然,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拿精致糖类开刀,但却事实上禁止多吃一切碳水化合物。

我今天就帮大家明白明白,肥胖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就是碳水化合物吃多了。他们说,美国人,有一阵子碳水化合物吃得多了,脂肪吃的少了,你看,不就胖了吗?他们的数据本身就有问题,这个咱们在本篇里会讲到。

另外,他们根本没考虑美国人活动量的变化,和美国人整体热量摄入的变化,光谈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这种做法本身就是耍流氓。

影响胖瘦的因素多了去了。 不发达国家人口,碳水化合物吃的比发达国家人口多的多,穷嘛,只吃得起植物性食物。但我们都知道,发达国家胖子更多。

拿数据说话,根据FAO/WHO的统计,大部分发达国家碳水化合物供能都比较低,约为40%,吃得很少。而不发达国家则为80%,且淀粉类食物比例很大[1](现在都知道蔬菜水果贵,但淀粉类食物还是便宜的)。

拿我们自己的数据来说。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人口中心,从1989-2009年,一共搞了8次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这20年间,中国人总体来说:碳水化合物吃的明显少了,脂肪吃的明显多了(主要是动物脂肪),同时,总能量摄入还少了。也就是说,这20年间,动物性食物,特别是畜肉类和蛋类食品我们吃得多了,而谷类根茎类食物消费量明显下降[2-6]。

这不正是某些人一直宣传的减肥饮食结构吗?但这20年间,中国人瘦了吗?

根据中国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2004年10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跟1992年比较,中国人口超重率上升了38.6%,肥胖率上升了80.6%!中国人不但没瘦,还胖了。 按他们的饮食方法来吃,不但没瘦,中国人还胖了。

虽然这还不能说明是脂肪把中国人吃胖了(因为还有活动量下降的因素)。

但至少可以说明,仅仅碳水化合物一个因素,是不可能把一群人吃胖的。人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把牛吹的太大了。 但有人会想,既然你说他们说的不对,不是碳水化合物把我们吃胖的,那怎么限制了碳水化合物,人就瘦了呢?

这样想,其实是犯逻辑上的错误,不吃碳水化合物能让人瘦,不代表就是碳水化合物让人发胖的。就好比吸毒也能让人瘦,但不能说人胖是因为没吸毒。

我们为什么变胖?

肥胖,目前主要分两种,一类叫“生活方式相关性肥胖”,或者叫原发性肥胖。这种肥胖类型,约占所有肥胖的95%左右。还有一类是病理性肥胖,因为有某种疾病,或者使用某些药物引起了肥胖,这种肥胖是极少数,也不是单纯减肥就能解决问题的,所以我们不讨论。

原发性肥胖是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在几十年内都突然胖了?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肥胖问题是基因造成的。但是,我们看人类肥胖的历史:人口统计学研究说,现代社会的肥胖问题,是上世纪初在西方社会出现的。但上世纪40年代打二战,兵荒马乱,这期间肥胖问题暂时消失。战后,持续的和平时期,欧洲、亚洲、北美洲又开始出现了肥胖问题。上世纪末,南美洲和非洲,也出现了肥胖问题。

也就是说,肥胖症通过仅仅两代人的时间就扩散开了。这就说明,这种肥胖症的流行,不是基因导致的,而是主要是环境因素影响的。因为基因的改变没有这么快。 但我们又发现一个事儿,相同的环境下,有胖子,也有瘦子。

吃差不多的东西,动差不多的活动,有的人胖有的人却瘦,这又说明,胖瘦跟基因还是有关系。

所以,现在一般认为,如果从人群的角度来看,一群人胖了,主要是环境改变引起的。比如中国人,现在肥胖率越来越高,这主要就是环境改变导致的,跟生活方式有关。这个生活方式,包括非常多的复杂因素,但最终归于能量失衡——过高的能量摄入,和过低的能量消耗。

但具体到每个人,胖瘦更多还是由基因决定的。也就是说,中国人胖了,主要是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但中国人里头,张三胖了,李四没胖,则主要是基因决定的。个体的胖瘦主要由基因决定,这个观点现在基本上已经很明确了。

这方面的证据很多,比如双胞胎研究,就很能说明问题。同卵双胞胎的基因一摸一样,研究发现,他(她)们的BMI相似度也非常高。即便是不在同样的环境中生活生长的双胞胎,比如领养出去一个,虽然双胞胎两个生活的环境不同,但兄弟俩或姐妹俩的BMI还是惊人的相似。

上面这张图表[8],是不同关系的人之间,BMI的相似度。我们能看得出来,配偶的胖瘦相似度最低。两口子的生活方式很近似,但BMI相似度却不高。因为基因离的很远。父母子女之间,BMI相似度就高一些,因为有了血缘关系了。

同胞兄弟姐妹的相似度更高,因为他(她)们之间的基因相似度也更高。异卵双胞胎(Dz)相似度又要高一些,但BMI相似度最高的同卵双胞胎(Mz),他们的胖瘦相似度能达到70%-95%。 也就是说,具体到每个人,胖瘦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有些人可能会问,那还减肥干嘛呢?

实际上,学术界对减肥到底有没有用,还真的是有争论的。我们看到的减肥成功,绝大多数都是一个人一个时间段体型的改变。要想做到彻彻底底把一个胖子永久变成一个瘦子,跟基因对抗,其实是非常难的。

不少肥胖症医学研究都发现,多数肥胖者不能通过饮食控制和体育运动长久维持较低的体重(研究也认为,自主减肥者反而相对容易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也要有自信,但这是题外话)[7]

基因如何决定了我们的胖瘦?

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基因因素,也就是某一个基因出了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人变胖了。

比如Prader-Willi综合症。这种单基因突变,导致患者身材矮小、性腺功能减退、精神发育迟缓,同时肥胖。但这种单基因突变引起的肥胖,一般都属于病理性肥胖,算是病,我们这里不讨论。

我们讨论的生理性肥胖,基因方面的影响因素,一般就不是一个了,而是多个,是多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每个基因,起一点作用,很多基因共同起作用,导致了肥胖的易感或不易感。比如之前有数据说,人类基因组有253个位点可能跟肥胖的易感有关,每个位点又包括多个(甚至几百个)基因。

我们举个例子,人体内有一种酶,叫脂肪酸胺水解酶。这种酶的作用,是降解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有开胃作用,会让人更有食欲,吃的更多。

这种东西如果不能很好的被降解,就会引起人的食欲亢奋,容易导致肥胖。所以,有些基因型的人,天生脂肪酸胺水解酶活性低,就容易食欲特别好,也就容易胖。 已经明确的,类似这种能够影响人胖瘦的基因类型还有很多。

比如,基因除了通过很多途径,决定了人的食欲,还决定了人对食物的选择,是喜欢高能量食物,还是喜欢低能量食物,是爱吃肉,还是爱吃素。

基因还决定了人对高能量食物的克制程度,能不能忍受高能食物的诱惑;基因还决定我们一天会吃几餐;甚至,基因还影响一个人吃饭时一起进餐的人数。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胖瘦。

同时,基因还决定了我们能量消耗的情况。比如人的骨骼肌多还是少,内脏体积大还是小,这些都能影响基础代谢率。

活动热消耗、食物热消耗,也跟基因有关系。我们是喜欢动还是喜欢静,爱好户外活动还是喜欢呆在家里,会选择什么职业等等,很大程度上也受基因决定,跟胖瘦也有关系。

甚至平时人喜欢用什么姿势站着,都受基因的影响,也都能影响到能量的消耗。所以,基因几乎塑造了一个人的全部,自然也包括胖瘦。

为什么人类会有易胖的基因?

过去我们老说“节俭基因”,是说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那些善于储存脂肪的人就活下来了,这种基因也就延续了下来。现在食物充足了,人们就容易过量储存脂肪。但这种理论现在受到很大争议。现在有一种新理论,叫“捕食释放”假说。

就是说,在进化过程中,太不擅长储存能量的人,活不下来。太善于储存能量,也不行,因为太胖,容易被捕食者追上。

所以,在200-600万年前,人的体重可能有一个下限,也有一个上限。太瘦固然不行,太胖的也会被淘汰了。

但随着火的使用、武器的使用、建筑越来越结实,人渐渐不用躲避捕食者的追捕,人类体重也就慢慢没有上限了。这种假说还有个数学模型,预测现代人BMI分布据说还挺准。当然,基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胖瘦,但也不是说我们的胖瘦就不受生活方式的影响。

只能说,具体到每一个人,胖瘦主要受基因的调节,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方面,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方面。但不管怎么说,人胖,也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仅一类食物吃的多少,这在决定人的胖瘦方面,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小部分,远不足以决定一个人的胖瘦。

环境对我们的胖瘦有什么影响?

恰当的基因,遇到合适的环境,人可能就胖了。基因的因素很复杂,环境的因素也一样。但主要围绕热量消耗减少,和热量摄入增加这两个方面。 热量消耗减少方面,交通工具和省力工具多了,工作方式改变了,都会减少人的热量消耗。

甚至采暖成本降低,人经常呆在温暖的环境里,也会减少人的热量消耗(冷环境里人热量消耗更大)。看电视,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也让人的热量消耗明显降低。

而且,窝在沙发里看电视,不但人的热量消耗会降低,还可能造成热量摄入的增加。因为很多人在看电视的时候还会吃零食。有研究估计,人们在看电视时,平均每小时会增加160千卡以上的热量摄入[24]。看电视,甚至还能扰乱人体内部的饱腹感信号,让我们不停的进食[28,35]。

饮食结构的改变方面,比如高脂肪、低纤维的动物性食物的增加,会通过导致食物摄入量增加等因素,导致我们容易变胖。这方面的研究佐证非常丰富[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他们说脂肪不会把人吃胖,这些证据本身就足以反驳他的说法。单次进餐的份量增加,吃大份的食物,也是一个导致饮食热量摄入增加因素(超过正常摄入量的50%)[25]。而且,有研究报告,进食的分量跟BMI是有明确关系的,吃越大份食物的人,BMI也越大[29,30]。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叫“无底汤碗”实验。

研究者设计了一种特殊的碗,咱们老百姓的话说是带机关,碗里的汤在还剩1/4的时候,会被缓慢的重新自动加满,但喝汤的人意识不到。也就是说,实验被试者以为就这么一碗汤,其实这碗汤永远也喝不完。

于是,实验被试者在喝汤的时候,就不知不觉比平时多喝了73%(113千卡),但自己并没有觉得比平时多喝,也没觉得撑[37]。

这就是说,人们在决定自己该吃多少的时候,往往是靠一种视觉暗示来判断的,也就是看看碗里还剩多少。所以,吃大份食物,会让人不由自主的多吃很多东西(快餐食物的单份分量越来越大)。

膳食多样化,也会导致摄入热量的增加[26]。

有实验给动物喂不同口味的饲料,实验动物会多摄入25%的能量,并增加体重[31]。几天或几个月内吃不同种食物的人,比吃单一食物的人,摄入的能量更多[32,33]。

其实这也不奇怪,咱们通俗的说,每天吃同样几种东西,吃几天就吃腻了,一吃就饱。用学术语言来说,这叫“感官特异饱腹感”。

感官特异饱腹感是说,当吃过一种东西时,人对这种食物的口味上的愉悦性,和感官注意力就会降低,不那么喜欢了。而对没吃过的东西味觉愉悦性高,也保持更高的注意力。

所以,经常吃有限的几种东西,这些东西可口感就会降低,人对这些食物的兴趣也会降低,就让人吃的更少。他们低碳饮食法,也是限制饮食种类。

真的读过他们的书的人就会知道,他们对食物种类的限制非常严格,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能吃的就那几样。这就能让人在无形中少吃很多东西。在外就餐次数的增加,也是一个让人增加热量摄入的原因,而且跟肥胖有关[34]。

有数据报告,1977-1978年间,外出就餐导致日摄入热量增加近300千卡/天[27],这虽然是老数据,但能反应基本的规律。

甚至,共同进餐的人数增加,也会导致摄入热量的增加,最多一餐可以增加400千卡[36]。也就是说,跟越多人一起吃饭,你很可能吃得越多。

这叫“能量摄入群体促进现象”。这也是被证实了的一个引起现代人肥胖的因素。另外,吃零食、不吃早餐、生活节奏紧张导致的压力性进食等等,都是环境因素引起摄食热量增加,进而引起肥胖的可能的原因。这方面因素还有很多,研究也不计其数,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图表,总结一下环境(里面也包括一些基因控制的因素)对能量平衡的影响。我们能看到,关系非常复杂。而这个模型,还仅仅是侧重于环境因素这一个方面的简单总结。

如果去和基因和环境对抗,不让自己那么容易变胖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健身云知道

我的下一篇也更新了,欢迎大家去看碳水化合物不易使人发胖,高胰岛素的真相是什么?

碳水化合物是魔鬼吗?

参考文献:

[1]: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xpert Consultation on Carbohydrates in Human Nutrition. Carbohydrates in Human Nutrition:A Report of a Joint FAO/WHO Exert consultation. FAO Food and Nutrition Paper No. 66. Rome: FAO, 1998.

[2]:翟凤英, 张兵, 王慧君, 等. 1989-2009年中国九省区居民膳食营养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二). 营养学报. 2011, 33(3):237-242.

[3]:翟凤英, 张兵, 王慧君, 等. 1989-2009年中国九省区居民膳食营养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五). 营养学报. 2011, 33(6):546-550.

[4]: Popkin BM, Du S. Dynamics of the nutrition transition toward the animal foods sector in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 a worried perspective. J Nutr. 2003, 133:3898S-3906S.

[5]:Du S, Mroz TA, Zhai F, et al. Rapid income growth adversely affects diet quality in china-particularly for the poor. Soc Sci Med. 2004, 59:1505-1515.

[6]:翟凤英, 王惠君, 王志宏.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的变迁及政策建议. 中国食物营养. 2006, 5:4-6.

[7]:Brownell KD. Whether obesity should be treated. Health Psychol. 1993, 12:339-341.

[8]:Maes HH, Neale MC. and Eaves IJ.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relative body weight and human adiposity. Behav Genet. 1997, 27(4):325-51.

[9]:Kendall A, Levitsky DA, Strupp BJ. and Lisper L. Weight loss on a low-fat diet : consequence of the imprecision of the control of food intake in humans. Am J Clin Nutr. 1991, 53(5):1124-9.

[10]:Levitsky DA. Putting behavior back into feeding behavior : a tribute to George Collier. Appetite. 2002, 38:143-148.

[11]:Beskow SE. and Barnard N. Vegetarian diets and weight status. Nutrition Reviews. 2006, 64:175-188.

[12]:Nieman DC, Underwood BC, Sherman KM. et al. Dietary status of Seventh-Day Adventist veg-etarian and non-vegetarian elderly women. J Am Diet Assoc. 1989, 89:1763-9.

[13]:Thorogood M, Roe L, McPherson k. and Mann J. Dietary intake and plasma lipid levels : lessons from a study of the diet of health conscious groups. BRIT MED J. 1990, 300:1297-1301.

[14]:Appleby PN, Thorogood M, Mann JI. and key TJ, Low body mass index in non-meat eaters: the possible roles of animal fat, dietary fibre and alcohol. 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 1998, 22:454-60.

[15]:Kennedy ET, Bowman SA, Spence, JT. et al. Popular diets: correlation to health, nutrition, and obesity. J Am Diet Assoc. 2001, 101:411-20.

[16]:Sabate J. The contribution of vegetarian diets to health and disease: a paradigm shift? Am J Clin Nutr. 2003, 78:502S-7S.

[17]:Resnicow K, Barone J, Engle A. et al. Diet and serum lipids in vegan vegetarians: a model for risk reduction. J Am Diet Assoc. 1991, 91:447-53.

[18]:Alexander D, Ball MJ. and Mann j. Nutrient intake and haematological status of vegetarians and age-sex matched omnivores. Eur J Clin Nutr. 1994, 48:538-46.

[19]:Appleby PN, Thorogood M, Mann JI. and key TJ. The Oxford Vegetarian Study: an over-view. Am J Clin Nutr. 1999, 70:525S-31S.

[20]:Fraser GE. Associations between diet and cancer,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non-Hispanic white California Seventh-day Adventists. Am J Clin Nutr. 1999, 70:532S-8S.

[21]:Haddad EH, Berk LS, Kettering JD. et al. Dietary intake and biochemical, hematologic, and immune status of vegans compared with nonvegetarians. Am J Clin Nutr. 1999, 70:586S-93S.

[22]:Larsson CL. and Johansson GK. Dietary intake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young vegans and omnivores in Sweden. Am J Clin Nutr. 2002, 76:100-6.

[23]:Haddad EH. and Tanzman JS. What do vegetarians in the United States eat? Am J Clin Nutr. 2003, 78:626S-32S.

[24]:Wiecha JL, Peterson KE, Ludwig DS. et al. When children eat what they watch: impact of television viewing on dietary intake in youth.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6, 160(4):436-442.

[25]:Levitsky DA. and Youn T. The more food young adults are served the more they overeat. J Nutr. 2004, 134:2546-9.

[26]:Norton GNM, Anderson AS. and Hetherington MM. Volume and variety: relative effects on food intake. Physiol Behav. 2006, 87:714-722.

[27]:Steward H, Blizzard N, Bhutan S. and Nayga R. The demand for food away from home: full-service or fast food? Agricultural Economic Servic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04, 829.

[28]:Blass EM, Anderson DR, Kerkorian HL. et al. On the road to obesity: Television viewing Increases intake of high-density foods. Physiol Behav. 2006, 88(4-5):597-604.

[29]:Huang TT, Howarth NC, Lin BH, et al. Energy intake and meal portions: associations with BMI percentile in U.S. children. Obes Res. 2004, 12:1875-1885.

[30]:Huang TT, Roberts SB, Howarth NC, et al. Effect of screening out implausible energy intake reports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et and BMI. Ones Res. 2005, 13:1205-1217.

[31]:McCrory MA, Suen VMM, Roberts SB. Biobehavioral influences on energy intake and adult weight gain. J Nutr. 2002, 132:3830S-3834S.

[32]:McCrory MA, Fuss PJ, McCallum JE, et al. Dietary variety within food groups : association with energy intake and body fatness in men and women. Am J Clin Nutr. 1999, 69:440-447.

[33]:Roberts SB, Hajduk CL, Howarth NC, et al. Dietary variety predicts low body mass index and inadequate macronutrient and micronutrient intake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J Gerontol. 2005, 60:613-621.

[34]:Kant AK, Graybeard BI. Eating out in America, 1987-2000: trends and nutritional correlates. Prev Med. 2003, 38:243-249.

[35]:Temple NJ, Steyn K, Hoffman M. et al. The epidemic of obesity in South Africa: a study in a disadvantaged community. Ethnicity and Disease. 2001, 11(3):431-7.

[36]:de Castro JM. and Brewer EM. The amount eaten in meals by humans is a power function of the number of people present. Physical Behav. 1992, 51:121-25.

[37]:Wansink B, Painter JE, North J. Bottomless bowls: why visual cues of portion size may influence intake. Ones Res. 2005, 13:93-10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