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指生命的臻美教育》精彩片段(一)
一
生命
教育的精彩在于直接面对生命,面对生命的鲜活与尴尬。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是生命的教育、成全人的教育。
抛开生命本能的这些东西,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教点什么。
野花何曾有人侍弄,不也一样疯长吗?教育是营造氛围,不是堆砌切割、雕琢伪饰,而是让生命在自然的氛围中,如野花繁盛。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期待与守候。
有时,真的谈不上对教育的感动。我们不少的教育感动要不“高大上”,要不“惨兮兮”,缺少思维上的“震动”与“灵动”,从而缺少一种深层次的心灵感动。我们需要一种有持续性的、有普遍昭示性的教育感动。不管置身于什么情态,当我直面学生的时候,直面生命自由成长的时候,总是有一种切实的感动。
文质彬彬其实不是对生命的修饰,而是呼唤生命的真实。《论语》中所提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在说生命中文气与野气的平衡,其实也是在表达孔子的教育观、审美观。君子通过教育,让“质”与“文”达到融合。古老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生命本该有的野性的,甚至关于生命的野性也是要去修习的。
二
人性
教育需要一种开放的格局,它应该与家庭、政府、社会融为一体。世上没有孤立的体系,所有体系的产生都有赖于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人性化照应。
个性教育不是个体教育,它不仅关注个体,还关注个体在整体里的位置、反应、状态。使教育完全个体化是不可能的,但铺垫一个关注个性的教育氛围是有可能的。
人是群居动物,是生命的基本属性,可人的高贵,着实来自个性冥想、个体思考和个人自由。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要读懂古文,就要先去体会与感受。从古文中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人的天性十分重要,同时言语中的“教”“育”“参”都很有意味,说不出来,但心有所悟,这才是古文之于教化天性的意义呀。
有句话,穷养富养不如教养,读来朗朗上口,很有意思。很浅显的道理,可为何会有穷养富养的说法呢?因为穷养富养是很显性、很现实的状态,穷与富本身也可以是教育的资源,男生穷养,女生富养,富养的人不一定娇生惯养,穷养的人不一定俭以养德。穷养富养是很现实的问题,都可以指向教养。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养。“养”字可以组词为供养、培养、养育、修养等,给人以具体而个性的思索,赋予个性化的教育。
三
学校
学校一定不是教育的物理空间,而是具有一定特色的精神领域。
我以为,小学四年级以前已经完成了对人的基本教育,后面的都是叠加,到了大学学个所谓的专业,还可能无法运用到工作中。虽然武断,但我们试着想一想,小学四年级前学了什么呢?比方说,认真写好字,说好每一句话,尊重老师,不说脏话,懂得感恩,过好每一个生活节日,要微笑,要说谢谢,要注意个人卫生,要遵守交通规则,要维护集体荣誉,要写作业,写日记等,或许这些东西才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吧。
有些外国教育由最熟悉班级情况的老师来安排班级授课,甚至老师能为学生上好几门课,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整合式的教学。随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等具体情形调整各科教学,我很希望学校能尝试这种教学模式。老师是否有这份担当,学生面对一位老师的时候是否会乏味,如果运气不好,要经常见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老师,那会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情吧。
“作息”一词有种对应的意思,劳作与休息本是一种生命本能的呼应。作息时间算是校园里的高频词汇,时间与空间一样,可以制约人和规范人,学校制定一系列作息时间有一定的目的性。课表是作息时间的一个浓缩与物化,孩童有了课表就有了一个参照,生活就有了一种坐标式的确定感。课表里文字的疏密与起伏,恰似生命的跳跃,但我总觉得孩童的生命应该是鲜活的,不应该受限于这些表格。
四
创新
很显然,创新是一个建筑群,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在建筑群里感受到的不是建筑,而是氛围。在肥沃的土地里,即使有不开花的种子,那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好的知识一定是诱发想象力与创新力的,当下的教育让孩子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去学习一成不变的知识。爱迪生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非常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这让人思绪万千,这1%的灵感该怎么捕捉呢,基础知识与想象力之间是种怎样的关系,天才是不是有可琢磨的地方?
我们在教育孩童时,可能一不小心就把孩童的勇气与创意给丢掉了。先说勇气,勇气是一种心理状态,我们经常告知孩童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忽略了孩童自身尝试的勇气与感受。等孩童稍微大一点,会发现原来老师所说的不能做的,其实都可以做,比如,过去这个台阶登不上去,长大点,孩童自然就能登上去。勇气关乎自信,自信才能引发创意的基因。创意的基因都跑到哪里去了?据说,美国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经常会组织员工来一趟公路旅行,收藏一些激发灵感的手工艺品,去公园玩,去参观艺术博物馆,制定一个“无所事事、杜绝科技”日。学校是否可以制定一个“无所事事、杜绝学习”日,让教育的步伐慢下来,让孩子静下来,细细去体会生活的细腻、教育的创意?
孔子提倡“述而不作”,老子强调“吾不知其名”,他们本人的著作甚少,可他们的文化思想光耀古今,影响深远。后人对儒家、道家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且发挥甚多,福德绵延。先贤圣哲以少胜多,以简化繁,大智若愚,创意无限。
五
教育
教育要给人建立规矩的勇气,也要给人打破规矩的勇气。当自由与规矩开始博弈时,教育就真的出现了。
如果教育总是以一种集体的面貌出现,且扬扬得意,成功感十足,那么,针对个体,则很容易带来挫败感,可是如果教育不面对个体,哪还有所谓的意义呢?
教是显性的,育是隐性的,我们这个时代太忽略隐性的东西了,教得太多,就把育的空间给压缩了。
文化是度,教育是分寸。教育要给人选择的能力,也要给人选择的勇气。
教育有时想努力消除孩童的恐惧,可恐惧是生命成长所必经的。
教育的兴旺是为了保护普通人的幸福。教育应该教出完全不一样的人。
我们经常说教育体制,可到底什么是体制,没有体制行不行,体制是否完善、有效?我们说教育体制的时候,其实我们就身在体制之中,做的是体制的事,说的是体制的话,这是我们自己要反省的。
教育是要看个案的。
教育有时忽略了“觉”这个字,我认为“觉”恐怕是教育里最高级的字。感觉、自觉、直觉、先知先觉、觉悟,我觉得都可以很好地照应教育。“觉”字的古意,怕是先有人督促着学习,然后见一些未曾见到的东西。当然,所见的东西更倾向于精神视野方面,让人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让人见识到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
六
童心
孩童是天生的玩家,孩童会经常发明属于自己的游戏。有一阵,校园里流行碰笔的游戏,游戏可以多人对战,大家把自己挑好的笔搁在桌上,每人轮流弹自己的笔,要注意力度与角度,要在保全自己的基础上,把别人的笔弹出桌面。我也试着与孩童玩了一两把,轻松自在,有输有赢,孩童们在游戏中时才是本我,才拥有一颗最投入的童心。不记得是哪位哲人说过,孩童的游戏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引发我的思考。公元前6世纪前后,在希腊殖民的城邦爱菲索,有一位名叫赫拉克利特的哲人,由于他对群体性的暴力与愚昧深恶痛绝,他在那个时代就发出了这般声音:“应该把爱菲索的成人们都吊死,把城邦交给少年人来管理。”
由于赫拉克利特与全城的人决裂,他就隐居在阿尔忒弥斯神庙里,成天与孩童们玩耍、游戏,玩得最多的是扔羊骨骰子。城邦里的人都嘲笑他的愚昧与疯狂,可赫拉克利特只是轻蔑地回应了一句:“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不比和你们一起搞政治更正当吗?”在哲人的眼里,骰子是孩童的童心,这颗童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这是生命最正当的事情。
不要把孩童的世界单纯地变成学习知识的枯燥无味的世界,要呵护孩童敏感而丰富的探索欲望,让孩童的精神世界纯粹起来。儿童幻想的世界应该无边无际。
我有时觉得老师搞教育不应该老想着孩童,应该想想老师自己那久违的童心、久违的梦想,或许教育才会有些意思。
周作人曾在《儿童问题之初解》里提到,凡人对于儿童的感情,可分为三纪:初主实际,次为审美,终于研究。鲁迅在儿童艺术展览会上,也提到过大致相似的三个阶段:育养、审美、研究。我其实不希望把孩童当作研究的主题,把孩童的生命属性变成冷冰冰的数据。
理解孩童就是理解自己。
牛顿曾经说过:“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呈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我觉得,凡是大人物都持续保持着对童心的向往,保持着几分孩子气。
七
管理
清代大家龚自珍的诗句“但开风气不为师”,其实是一句关于教育管理的名言。开风气是管理模式的变动,是新氛围的创设。但最重要的是不为师,其中“师”是好为人师、独尊独裁的意思,是不让人说话、不让人提出反对意见的状态。
好的学校管理一定是把教育教学工作的事务性转化为学习性。
权力意识简单点说就是这件事必须照我这么办,没有商量的余地。权力很容易让人迷恋,让人丧失人性。我本身向往权力集中在一个有人文倾向的天才身上,那样,所有的管理都会是高效的。但还是不能忘记,人文领域的事情是开放出来的,是商量出来的。教育更是人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教育方面的事一定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教育要警惕专家与权威。教育管理之所以会成为话题,那是因为大部分的管理者很容易为了管理而管理,并不是很清楚管理的真正目的—管理就是为了不管理!真正的教育不就是要没有所谓的教育吗,不就是要让孩童学会自我教育吗?当下,太多人在谈学生的内驱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独立批判精神,却很难说清楚该怎么培养这些意识。其实此命题不关乎个人,关乎的是一个状态、一种氛围。我们的教育还不是一个性情的教育、生命的教育,而是各方面关系平衡的教育;不是不好,而是人处在关系中,精力分散了,就不能集中时间与精力做教育该做的事情。
教师培训,重要的是让教师从中真正学习到什么,而不是理解培训内容是多么重要、多么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