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新:陇海高架上的逆行者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陇海高架上的逆行者

作者 | 徐荣新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7月20日下午大约16时左右,我所在的单位开始下雨,到了17时,雨势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愈下愈大,地面上形成了一道道小溪流,低洼处已经成了一片水坑。因为家离单位比较远,平时坐地铁上下班的我,感到这个天气地铁怕是不再运行了,公交车也难以运营,因为横穿郑州市区的金水路,沿途有几处隧道,这个时候肯定是高水位、难通行。于是,我选择住在办公室。

雨,一直在下,且连成线,象从天上倾倒下来的,又刮起了狂风,雨帘在风的吹动下,在空中乱摆。当天晚上的通信还能保持畅通,我打了几个电话,发了几条微信,问了几个学校,发现学校已有不同程度的受灾:有地下库房进水的、有围墙倒塌的、有树木倾倒的。我想,第二天早上,必须统计一下学校受灾情况,为领导们下一步的救灾决策提供依据。

7月21日,是郑州灾难最重的一天。市区不少地方已经是一片汪洋。通过微信工作群报告,受灾较为严重是郑州市郑开学校、郑州市102高中、郑州市盲聋哑学校等。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在办公室统计学校受灾情况,指导学校开展防汛抢险工作。7月24日,是个周六,办公室里的防汛事务告一段落,市区的道路的通行也恢复差不多了,我还是想去看一下受灾相对较重且通行无障碍的郑州盲聋哑学校。

郑州盲聋哑学校位于陇海路与一马路交叉口。我从东区开车出发,沿陇海高架向西走,一切正常,到钱塘路下高架。下来后,前面就有交警,指挥下桥的车辆从左后方调头,这个地方离盲聋哑学校也不远,我就把车停在路旁,步行去学校。

陇海路的地面上还能清楚看到洪水留下的痕迹,路两边有的单位从地下库房抽出来的水漫过了陇海路,我踮着脚尖,踏着水来到了学校门口。

学校一楼的所有房间进了水,所有物品均在水中受到了浸泡,在墙上还留有1米多高的水渍印线;地下车库积水较深,抽水泵连续抽了几天,基本上快抽完;变压器也受到了洪水的浸泡,全校处于停电状态。学校正在组织人员清理积淤,冲洗地面,消毒杀菌,灾后的各项恢复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离开盲聋哑学校,我想顺便去看看附近的郑州44高中,根据每天上报的信息,这个学校受灾程度也比较大。

因陇海路在此路段实施交通管制,不能沿陇海路向西、向北走。往南是条窄窄的步厂街,车辆通行困难。我扫了辆共享单车,沿步厂街向南走,想绕行过去,但绕了一圈,总觉得是在一个比较大的小区里转悠,最后又回到了起点。

此路不通,另寻它径。我想到了陇海高架。

因为开车不方便,且要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路上,所以,我还是选择骑单车。

我在陇海高架南侧的一马路上桥口骑车上桥,到桥上后,调头向西,开始逆行。

陇海高架的南半幅共三个机动车道,我骑上去时,最南边的那条机动车道已经成了非机动车道:有骑电动车的、有骑自行车、有步行的、有拉着行李箱的,熙熙攘攘,大部分是顺行的,也有和我一样逆行的,我们不时地避让对面的人们。因为我们占了一个机动车道,南半幅的机动车显得相对多些。虽然郑州的灾情有了较大缓解,但我看到,高架上还有不少的救援车辆,有运送救援物资的;有高底盘、越野性能比较好的抢险车辆,车上插的红旗在行驶中猎猎作响。还有那些我看着特别亲切的军车,车厢上挂着“郑州别怕,联勤保障部队官兵来了”、“同甘共苦,同心协力”、“百姓不回家,我们不撤退”等暖心的横幅。危难时机显身手,人民解放军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永远不会缺席。

陇海高架跨越京广铁路时,有一个长长的坡道,我紧蹬几步,较为费力地骑到了坡顶。向左侧看,京广铁路主线及岔线在市区蜿蜒穿行,其中有一条向东南方向的岔线出现了塌方,一群身穿黄色工装的工人正在抢修。

下去这个坡,再往前走,是京广快速路。牵动着无数人心的京广隧道就在陇海高架的南侧,我不仅加快了蹬车的速度。

陇海路与淮河路之间的京广快速路上,到处是抢险的各类工程车辆和身着不同工装的工人,大家忙而不乱,争分夺秒地组织排涝,整个抢险工作有序进行。在高架桥上,我看到最近处的是两辆漯河增援的工程车辆,从排水管里抽出来的水,翻着水花向外喷,积水被排到隧道上方的主干道上,再引入路边下水道中。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老家浇地时抽水机抽水时的情景。隧道里,警察、消防队员在现场持续搜救。同时,环卫车辆陆续进入隧道,处理污水和隧道内淤泥。隧道附近已经实行交通管制,警察拉起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靠近。从高架桥上可以看到,京广隧道里的积水已经退下去很多。

怕影响交通,我没敢在高架桥上逗留。郑州44高中的校园也被大水淹没,一楼图书馆、文印室等地方受灾严重,办公设施、图书被水浸泡,地下停车场灌满了水。学校完成其它抢险工作后,正在积极地排除地下车库里的积水,西安市慈善会红星救援队增援学校,昼夜不停地帮助学校进行地下停车场的抽水工作。

在郑州44高中察看灾情时,接到单位通知,要我回单位开会。我又匆匆地骑上单车,再上陇海高架,这次,我是顺行到钱塘路我停车的位置。

作者简介

徐荣新,男,河南社旗大冯营人,就职于郑州市某局机关,喜爱阅读、写作,在全国各类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梁铜勋  刘永科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