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模式浪潮下,企业雇主品牌建设如何“借东风”?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63.6%的受访者支持为知识付费,56.5%的受访者认为人们参与付费问答活动是为了获取独到的见解和指点,59.1%的受访者表示知识付费体现了知识分享的价值。
快速崛起的问答平台
以知识和经验为载体的知识经济时代在不断发展,中国内容付费市场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内容付费市场的崛起让语音平台迅速走红,先是2016年5月在行推出的“分答”,让王思聪5分钟就赚了10万元,并快速斩获2500万美元A轮融资。继而6月份,网络问答社区知乎的付费语音问答产品“值乎”3.0上线,用户可以向他人付费提问,每个语音回答都可以被所有人有偿偷听。
同时,“格问”、“对答”等“分答-like”的产品如雨后春笋,纷纷希望从这逼仄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国内领先的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也上线了一款针对公司的语音问答类产品“脉脉业问”,并借鉴了分答的机制,搭载在微信平台上使用,说其是职场八卦版的“分答-like”产品也不过分。
图:脉脉业问三大模块
2016年8月10日,分答突然暂停服务,一些用户在登录其应用时收到这样一条提示:“尊敬的分答用户,分答君正在玩命憋大招,神秘功能,敬请期待。” 9月27日晚间,分答通过一张“小别胜新婚”的标签页宣布回归。重新上线后的分答仅余三个类目,分别是职场、健康和科普。分答重新上线后的业务重点与脉脉业问的市场重合度明显提升,而职场问答业务能够在大删减之后存活下来,也说明该市场发展的可行性。
职场问答模式催生的新困扰
在雇主品牌项目中,问答模式的倒逼效果比雇主点评网站更加明显,Glassdoor的雇主点评模式在北美市场大获成功,之后中国的看准网、职友集等公司也开始深挖这一市场,用信息换信息的方式让雇主的薪资待遇、工作环境、晋升机制等信息更加透明化。
相比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雇主点评平台, 问答模式更为直接,但是对于企业而言,这种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加不可控。并且,问答模式下,问题的内容也不再仅限于薪酬、职位、环境这些常规类别,问题的不可预测性更加明显。
跟问答模式一脉传承的“弟兄”应该是知乎、Quora这种线上问答社区。在后者这类平台上,人们也常会看见一些关于企业内部信息的讨论,无论是当事人或其他围观者都能对其评论。这种平台包含的内容较广,回复的速度不能保证,且提问者对回复内容的期望值没有问答模式高。以业问为代表的职场平台针对性更强,反映速度更快,很容易让企业的内部信息因为一家之言而被迅速扩散,企业的雇主品牌形象在不经意间就会受到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本来是最值钱的商品,但是从目前的信息平台中可以看出,人们获得企业内部的信息十分低价和便捷,并且,这些信息早已不再局限于“老板管理风格、男女员工比例、谁和谁表面挺好其实是死对头这种较为“正经”的八卦,而逐步向窥私空间发展。
堵不住职场八卦的悠悠之口
企业中有八卦无可避免,只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能够让员工八卦的地方从茶水间、休息室走向了PC端、手机端。相较于其他的职业社交平台,脉脉引以为豪的就是其“匿名八卦”功能,从上线那天起,脉脉就运营着“匿名八卦”的版块。据悉,脉脉App中40%的流量都在匿名八卦板块,这个功能会产生以天、周为维度的用户行为,提升用户粘性。脉脉创始人林凡表示,业问是对脉脉传统“匿名八卦”功能的一次升级。
见招拆招才重要
在这种内部信息日趋透明的环境下,企业的态度宜疏不宜堵。对于这一不可逆的形式,企业要想不被虚假或是片面的言论所击垮,那么目前最有效的方式是主动出击。社交平台没有将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排除在外,很多企业已经注意到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对领英上的企业账号和官方微信、微博进行运营。网络的触角可以伸至无法想象的地方,而对于这一新模式,人力资源专业人士也可以采用相应的方式发声,让提问者有更丰富、多角度的信息来源,从而自己做出甄别。
主动出击——有些人力资源从业者认为,自己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对社交媒体进行运营,但是收效甚微,“性价比”并不高。在招聘环节中,雇主品牌为什么如此重要?求职者又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这些信息的呢?CareerArc对218位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和1 369名职员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75%的求职者会在应聘前考虑企业的雇主品牌;62%的求职者会利用社交媒体渠道来评估雇主品牌。可见,雇主品牌跟社交媒体的关联性将会水涨船高,企业需要主动占领舆论制高点。这不是让企业吹嘘自己的优点,而是提升对社交媒体的敏感度,变被动为主动。
七脉神剑——基于TMP Global十余年的社交媒体经验以及PinCN六年多的中国本土社交媒体招聘经验,集聘科技项目总监穆媛媛总结了七步适用于各类社交媒体的内容策略实施步骤。
企业的目标大体是传播雇主价值、收集并反馈数据信息、提升品牌知名度几个方面;确定目标之后,企业要大概了解提问者的身份,比如有些提问者会对薪水福利感兴趣,那么应该大体可以被归类为候选人,归类动作完成后,企业能够进行更为针对性的回答;沟通内容要与员工价值主张一致;根据提问者问题,回答相应内容,而回答内容不应该像新闻通稿一样,了无生气,更应该用社交语言和文字进行回复,这些内容要可以真正提供提问者在其他渠道上无法获取的信息;对社交媒体资源的盘点有助于企业更好的整合信息,并对社交媒体上呈现的信息进行分析;发布渠道就是相对应的平台;对应第一步制定的目标优化其他步骤。
七步适用于各类社交媒体的内容策略实施步骤
第一步:定义你的目标
第二步:了解你的关注者
第三步:与EVP保持一致
第四步:产生内容
第五步:社交媒体资产盘点
第六步:选择合适的渠道和发布方式
第七步:建立成功的衡量标准
来源:集聘科技
借力打力——另外,企业还要学会隔山打牛,针对不实、虚假信息,要能与第三方平台形成合力之势打击虚假内容。据了解,未来业问会建立公司员工“陪审团”机制。“陪审团”成员都是长期活跃于业问平台的用户,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和权威性,他们有权利判断某些回答是否真实可信。对付不实信息,企业不能只是一味的争执,更要充分利用第三方技术。
面对迭代的互联网技术,企业要善用社交媒体的力量,直接面向客户,多渠道沟通自己的雇主品牌。修外必先养内,宣传渠道会越来越丰富,企业雇主品牌的塑造也要真正落到实处,让员工充满自信与自豪,产生归属感,这才是解决困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