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因此,心衰管理是心内科的“心病”[1]。
心衰患者有两种分型方式,根据是否存在肺淤血或体循环淤血将其分为“干”、“湿”两种类型,根据患者外周组织低灌注情况可分为“冷”、“暖”两种类型[2,3](表1)。
ESC-EORP-HFA心衰长期注册研究显示,近90%的心衰患者表现为“湿”[12](图1),也就是体液潴留[3]。这种分类可能有助于指导早期治疗并改善患者预后[2]。
急性心衰是年龄>65岁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90%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因体液潴留导致临床症状而住院[4]。因此,容量管理是心衰治疗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它对于迅速缓解急性心衰症状、避免慢性心衰恶化非常重要。利尿剂是“去湿”,解除心力衰竭体液潴留、迅速缓解患者症状的首要选择。当使用利尿剂数天到数周后,患者症状缓解,逐渐由“湿”转为“干”,即体液潴留症状和体征消失,可停用利尿剂[3]。中国指南[2,5]建议以最小剂量长期维持,但是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症状、尿量、肾功能和电解质。患者可以根据充血症状和每日尿量,自行调整利尿剂剂量[3],因此,有些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常因为担心发生电解质紊乱和需要频繁去医院行化验检查而停用。之后在感染、劳累、应激反应或心肌缺血等诱因下再次发作心衰,如此循环,心衰的反复发作,心功能逐渐恶化[6](图2)。
利尿剂是心衰标准治疗中的重要部分,恰当使用利尿剂是其他心衰治疗药物取得成功的关键和基础[1]。但是利尿剂抵抗、利尿效果不佳、电解质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以及与利尿剂相关的致残或死亡等不良反应,是临床的难点[4]。而且心衰患者常伴有多种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痛风等,对传统利尿剂的使用带来了困难。那么,对于容量管理,也就是“去湿”有没有其他药物可以选择呢?
以达格列净、恩格列净为代表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在心衰领域表现出了积极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降低成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成为一员“新兵”。一项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17],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使用SGLT2抑制剂1周后,24小时尿量较安慰剂增加161.0 (95% CI,−397.6,719.6)mL,血浆容量较安慰剂显著下降(−5.4%vs. 4.3%;p=0.02),至12周仍能观察到体重和血压的下降。此外,还有一项研究评估了恩格列净联合袢利尿剂的利尿和利钠作用,结果显示[13],与安慰剂组相比,在第3天和6周时,恩格列净组均可明显增加24小时尿量(平均差分别是535mL和545mL)。与安慰剂组相比,恩格列净组不引起钠排泄分数的显著增加,而在第6周时,恩格列净组患者的无电解水的清除较安慰剂组明显增多(312mL)。这一结果表明,恩格列净与袢利尿剂联合应用时,可在不增加尿钠的情况下,明显增加24小时尿量,二者协同改善血容量。SGLT2抑制剂在心衰(HFrEF)治疗中的“去湿”机制和特点既然SGLT2抑制剂显示出了有别于传统利尿剂的“去湿”效果,那么它们是如何“去湿”的呢?1. 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葡萄糖在肾小管的重吸收,增加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提高尿液中的晶体渗透压水平,发挥渗透性利尿作用 [7,8,14,18-20](图4)。
2. SGLT2抑制剂所引发的渗透性利尿,主要减少组织间液容量(图5)[8],较利尿剂对血容量的影响较小,避免血容量过低导致反射性神经体液异常激活,同时不引起血清电解质紊乱[7,8]。
图5 SGLT2抑制剂差异化调节血管内与间质液体容量3. 促进近曲小管轻度尿钠排泄,减少钠含量。此外,管球反馈机制也促进了尿钠排泄,具有长期肾脏保护作用(图6,a:肾小球内压力和超滤增加;b:SGLT2抑制剂通过管球反馈机制,收缩入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高内压)。
4. SGLT2抑制剂还可显著降低皮肤的Na+含量。而研究显示增加的(皮肤)组织Na+含量与左心室肥大有关。SGLT2抑制剂诱导的Na+耗竭可能改善左心室重塑和射血分数。5. SGLT2抑制剂可以增加尿酸排泄,并减缓肾功能恶化[7,8],减少尿酸异常增高和肾功能恶化对心血管疾病的不良影响[11,21]。由此可见,SGLT2抑制剂有着独特的“去湿”机制和特点(表2)[7,8,22]。
SGLT2抑制剂还具有多种心血管保护机制[6,7,8,11],带来了多项心血管获益(图7)[8]。
图7 SGLT2抑制剂通过多重机制实现心衰(HFrEF)管理获益DAPA-HF研究的重磅结果验证了达格列净在心衰(HFrEF)管理中的重要作用[9]。在标准治疗[包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与安慰剂相比,可将心血管死亡或心衰恶化事件(包括心衰住院)复合终点结局的风险降低26%[9](图8)。而且起效迅速,达格列净治疗28天即可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心衰恶化风险49%[10]。此外,EMPEROR-Reduced研究[26]共纳入3730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II~IV级、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慢性心衰患者,其中49.8%合并糖尿病。研究结果显示,恩格列净治疗组(1863例)与安慰剂治疗组(1867例)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9.4%与24.7%(HR:0.75;95%CI 0.65-0.86;P<0.001),也就是说,恩格列净减少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的复发风险25%[23]。
图8 DAPA-HF研究中,心血管死亡或心衰恶化事件的累积发生率此外,SGLT2抑制剂长期应用相对安全,不会引起传统利尿剂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神经体液系统激活、葡萄糖和血脂代谢紊乱、血尿酸升高等不良反应。像大家比较关注的不良事件,如血容量不足、肾脏不良事件、骨折、截肢和严重低血糖等,达格列净组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9]。DECLARE-TIMI 58、EMPA-REG OUTCOME和DAPA-HF等研究结果也经证实了SGLT2抑制剂长期应用的良好安全性[9,24,25]。继DAPA-HF之后,SGLT2抑制剂仍在不断探索。SGLT2抑制剂在心衰领域的多项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想见,在不远的将来,SGLT2抑制剂将会交出更多优秀答卷。参考文献:
[1]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 ,11 (7 ):1-78.[2]急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10):925-930.[3]Ponikowski P. et al. Eur Heart J. 2016 Jul 14;37(27):2129-2200.[4]心力衰竭超滤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44(06): 477-482.[5]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10)948-956.[6]Karen M Hallow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8 Mar;20(3):479-487.[7]SGLT2抑制剂心血管获益新进展.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6):763-768.[8]Verma S, et al. Diabetologia. 2018 Oct;61(10):2108-2117.[9]McMurray JJV et al. N Engl J Med 2019; 381:1995-2008.[10]Berg DD, et al. JAMA Cardiol. 2021 Feb 17.[11]Ndrepepa G. Clin Chim Acta. 2018 Sep;484:150-163.[12]Chioncel O, et al. Eur J Heart Fail. 2019 Nov;21(11):1338-1352.[13]Natalie A Mordi et al Circulation. 2020 Nov 3;142(18):1713-1724.[14]Vivian EM. Drugs Context. 2014 Dec 19;3212264.[15]Karg MV, et al. Cardiovasc Diabetol. 2018 Jan 4;17(1):5.[16]Bart Stael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130, S30-S39.[17]Diabetes Obes Metab. 2014 Nov;16(11):1087-95.[18]Gerich JE. Diabet Med. 2010;27:136-142.[19]Wright EM et al. J Intern Med. 2007;261:32-43.[20]Lytvyn Y, et al. Circulation. 2017 Oct 24; 136(17):1643-165.[21]Wilfried Mullens et al Eur J Heart Fail. 2020 Apr;22(4):584-603.
[22]Ndrepepa G. Clin Chim Acta. 2018 Sep;484:150-163.
[23]Milton Packer et al. N Engl J Med. 2020 Oct 8;383(15):1413-1424[24]Wiviott SD, et al. N Engl J Med. 2019 Jan 24;380(4):347-357.[25]Zinman B, et al. N Engl J Med. 2015 Nov 26;373(22):21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