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好不好,要看是不是真的有文化
最近网上一直在抨击“酒文化”。的确,那种“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式强迫别人喝酒的所谓“酒文化”实在让人厌恶,我这种平时喜欢喝几杯的对酒场上各种打着“酒文化”名号的繁文缛节也头痛不已。其实,真正的“酒文化”是有的,孔子就说过“唯酒无量不及乱”,饮酒更是文人墨客之间的风雅之事,下面就介绍几种酒桌上有文化的小游戏。
01
飞花令
看过《中国诗词大会》的朋友应该对飞花令不陌生,就是限定一个字,大家轮流说带有这个字的诗句,说不上来的罚酒一杯。比如限定了“花”字,就可以说“花落知多少”“一片花飞减却春”“花开堪折直须折”……有的时候还会有奖励,比如说到这个字意料之外的用法, 或者以《诗经》句行令者,可奖励一杯。
飞花令也有各种变化,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叫“美人令”,一个叫“戒酒令”。所谓美人令,就是每句诗里都要有一个美人,但是又不得出现“美人”两个字,比如“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就算成功,“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就算失败。“戒酒令”则是每句诗都要说酒,但是不能出现“酒”字,比如“我姑酌彼兕觥”就算过关,不过用了《诗经》句很可能会奖酒一杯。
我们平时经常一起行令,但是如果有个叫李四维的家伙在,大家就都不愿意玩。李四维拿过《中华好诗词》的总冠军,据说能背上万首诗,极其擅长飞花令。每次他不想喝酒的时候,就会贼兮兮地提议:“我们玩一会儿'飞花令’吧!”好在,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他无与伦比的记忆力,也收回了他的酒量,所以李四维的结局往往是——行令赢了,喝酒输了。
飞花令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加以变化,比如“菜肴令”和“姓名令”。顾名思义,就是说桌上的菜名和桌上的人名。比较简单的做法,就是桌上所有东西中的每一个字都可以说,每个人的姓和名也都可以说,只要说出来就不用喝酒。比如,桌上有盘花生米,你就可以说“闲花淡淡春”“海上生明月”“小市常争米”,一起吃饭有人叫柳岩,你就可以说“羌笛何须怨杨柳”“岩上无心云相逐”。当然,这种玩法喝酒比较缓慢,所以往往会增加难度。菜肴令说一个少一个,你这次说了“花生米”,下次就不能重复说;姓名令则只能说姓,而且说到谁谁就必须反击,无法反击只能饮酒一杯。
我听过一个真实的段子,有次诗人熊先生和莫先生行令——带“熊”的诗句不多,带“莫”的诗句不少。莫先生说完“熊罴对我蹲”等几句后就想不出来,熊先生则选了一首陆游的《钗头凤》,“莫,莫,莫”。这也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莫先生连喝三个,醉得那叫一个惨啊。还有一次,主人招饮,在坐有一位陈姓老人,80余岁。大家行令甚欢,轮到我媳妇的时候,她一时语塞,忽然冒出《古诗十九首》中的一句——“下有陈死人!”满座俱寂,无敢哗者,我媳妇也差点被陈老先生轰出去。
02
分韵&诗钟
古人雅集,不可无酒,不可无诗。李白《春日宴桃李园序》就写道:“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诗写不出来或者写得不好,都要罚酒的。现在一起写诗喜欢分韵,所谓分韵,就是选一句诗,每人用诗句中的一个字作为韵脚写诗。比如五个人就可以分“海内存知己”,七个人就可以分“锦江春色来天地”,十个人就可以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当然,往往选用的句子会和当天的主题、客人、时令有所联系。
分韵也有变态的玩法。我听说一位老兄,喜欢自己和自己分韵,动不动拈出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一人分饰七角,连写七首;也有分“平水韵”的,共106韵,在坐的每人分担几个韵,要把能押的韵全押完;还有全平或全仄的分韵,比如“枯桑知天风”全是平声,要求每人领一个字作诗,自作诗也要全用平声。
到了清代,诗钟越来越盛行。诗钟可以视为一副七言对联,讲平仄、要对仗、限时间。过去焚香计时,现在掐表就可以。诗钟有嵌字、分咏两类,嵌字就是在固定的位置嵌入指定的字,比如“女、花二唱”就是在上下联的第二个字分别用“女”字和“花”字。民国时候有一组非常精彩的“女、花二唱”:
青女素娥俱耐冷;
名花倾国两相欢。
商女不知亡国恨;
落花犹似坠楼人。
神女生涯原是梦;
落花时节又逢君。
全是古人成句,浑如己出,对仗、意境都妙不可言。分咏诗钟则是上联、下联各咏一物,也要恰到好处、严丝合缝。为了增加乐趣,往往会把不相干的东西写在纸片上,每人拈两张纸片,写的是什么就咏什么。举例如下:
分咏周穆王·痔疮
何处更求回日驭;
岂宜重问后庭花。
分咏庸医·卦者
新鬼烦冤旧鬼哭;
他生未卜此生休。
尿壶·美男子
好向中宵盛沆瀣;
安能辨我是雄雌。
不过,现在的饭局中,要想即席玩这种创作型酒令有点困难,毕竟过于浪费脑细胞,往往便酒足饭饱后当成作业回家完成。然而,另一个问题是,总出现很多懒蛋,以一己之力把一个完整的分韵拆得七零八落。比如京社的历次残缺分韵:
03
无情对
其实我这篇的主要目的就是安利一下无情对这种酒桌游戏,毕竟既不需要太大的库存,也不用费尽心思起承转合,而且初学者也经常能有惊人之作,随机性很强。
先简单介绍一下无情对,就是每个字都要无比工整,但是意思却要风马牛不相及。比如下面两对: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树已千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前一联不用说,后一联中,果、纵、干等字都有转义,尤其是“干”字转为兵器(干戈)更是绝妙。
这里补充一句,一般酒桌上的无情对允许极工极巧的对仗,比如“李白”对“杨朱”、“孙行者”对“祖冲之”等。上面两组是人名对,但是转义很巧,“李、杨”为植物、“白、朱”为颜色,这也是被接受的。换句话说——在极工极巧的前提下,或者意思极接近,或者意思天差地远。
无情对怎么玩呢?最基础的就是一个人出,其他人对。为了保证质量,一般是2个字、60秒或90秒。首先是没对出的喝,如果都对出来就是对得最差的喝,如果对得差不多就是最慢的喝。为了防止有人投机取巧,还会额外规定对了就不许改,所以要快还是要好是一道需要权衡的选择题。此外,如果对得非常精彩,还会奖励一杯。举个栗子:
出题人出了“草莓”,甲为了赶时间对了个“杨柳”,这个很烂但是快,如果其他人都对不出来或差不多,甲便不用喝酒;过了一会儿,乙想了个“花木”,这个他肯定不会说出来,因为和甲的“杨柳”差不多还比人家慢,即使说出来也是自己喝酒还不能修改;于是,乙又苦思冥想,对了一个“花柳”,这就有一点别解,虽然慢但是质量胜过甲,保证自己不用喝酒;这时,如果丙对不出或者对得和甲差不多,就是丙喝酒,如果对得和乙差不多,就是甲喝酒,遵循的就是“对不出的喝、对得差的喝、对得慢的喝”这个逻辑;于是丙苦思冥想,最后在时间结束前放了一个大招,对出“行李”。
“行李”为什么是大招呢?因为转义和自然。“行”对“草”,别解为书法的“行书”“草书”,“莓”对“李”是植物相对,两个字的别解都很巧妙。这种情况下怎么喝酒呢?首先对得最差的甲要罚一杯,其次对得非常精妙的丙要奖一杯,如果丙对得最好但又没有这么精妙,反而可以少喝一杯——但是遇到这种情况,若得佳作,饮酒何妨?
这种规则有一个问题,一是出题人游戏体验极差,二是谁好谁坏不容易判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又设计了一个升级版规则。
假设四个人甲、乙、丙、丁参加,四人轮流出题,出题者即为裁判,拥有“生杀大权”。裁判规则与前述相同——对不出的喝、对得差的喝、对得慢的喝,第二轮出题人轮换到乙。为了增加出题人的游戏体验,还附加了几个规则:如果答题三人都未对出,则说明题目不行,出题人罚一杯,但如出题人自己能对上,则说明题目没问题,答题三人各饮一杯;若答题三人皆有精妙之对,则说明题目尚佳,三人同敬出题人一杯,四人共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