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影子——古代计时器日晷
故宫前的日晷
日晷又称「日规」,是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晷”意为“太阳的影子”,因此,日晷仪就是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来计时的工具。
人类使用日晷的时间非常久远,早在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人就已开始使用。于中国古代最早出现自公元574年的隋朝,《隋书·天文志》记载:“至开皇十四年,鄜州司马袁充上晷影漏刻。充以短影平仪,均布十二辰,立表,随日影所指辰刻,以验漏水之节。”但因其“未为精密”之缺点而为后世少用。
铜鎏金平式日晷仪
在清代以前中国使用的日晷属于赤道式日晷,多为石质,在圆形石盘上刻出时刻,中间立金属晷针和盘面垂直。晷盘斜置在汉白玉石座之上,南北坐向,利用太阳的投影与地球自转所形成的日影长短的变化及方向的不同确定时刻。用于宫殿前亦有皇权的象征,一般与嘉量并列于左右,象征天地一统,江山永固。
汤若望手制日晷拓本
此为汤若望以新法制地平日晷拓本,为罗振玉拓赠吴保初,有罗氏题记云:“汤若望手制日晷,青玉所作。乙巳夏得于吴中颜氏。丙午仲冬,手拓一纸奉瘿公清玩,罗振玉题记,时同客津沽。
17世纪外国传教士将欧洲新发明的地平式日晷从欧洲传入中国,新式西洋日晷因形小精巧、方便携带得到清宫的认可并使用。首例新法地平式日晷进入清宫是顺治元年七月九日,由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敬献给摄政王多尔滚和顺治皇帝的,后来康雍干三朝加以发展,由宫廷造办处制作,供皇室御用,尤其注重本土化的改装。
清乾隆 御制珊瑚红金彩干支时辰日晷
清乾隆 御制珊瑚红金彩干支时辰日晷
该日晷造型为锅状,下承受兽首三足,形体小巧别致。全器以珊瑚红彩为地,外壁摹仿雕漆之效果,足以乱真。折沿宽平,均分二十四等分,以金彩写出天干地支和“乾”、“坤”二字。“子”、“午”位置下各有一小孔,以银丝系之,即为晷针。内凹半球状即为晷盘,上面以金彩绘出四组时刻线,中间两组均分四十八格,中央分别写出白昼十二个时辰“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卯正即为早上六点,酉初就是下午五点,每一个时辰相当一个小时,代表白天的时间。
使用新法地平日晷时,先用指南针定南北,例如本品就需要将“午”对着正南方位,“子”对着正北方位,平衡放置在阳光底下,当阳光至晷针时,便在晷面上投下日影,与相应的时刻线交叠,即是所求时刻。所谓新法,意指此日晷的制作采用了欧洲流行的地平式日晷的设计原理。并在刻度上将中国传统的一日百刻和等分刻度法改为一日九十六刻,并以不等分形式标注时刻线。因为本品为半球状,故凹面内只分刻画四十八道。相比于欧洲最初传入中国的地平式日晷,本日晷的构造原理更为便捷简单,实用性强,虽然在精密度方面稍不及西方制造者,但是对日常生活了解时间足以应付。
清乾隆 御用铜鎏金嵌珐琅地平式日晷仪
日晷仪由清宫造办处制作,四端下承可旋转调节高度的螺丝足,是为地平,系用以调节日晷的水平管,确定水平之用。四足顶面镶嵌蓝珐琅地金彩书「东、西、南、北」四字,与日晷的指南针相配,可确定方向。晷盘呈圆弧形,以白色珐琅装饰于时刻盘上,并绘有十二时辰时刻,晷盘顶部安设活动折迭直表,以便于携带。日晷铜鎏金部件双面錾刻卷叶花卉图案,为具有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之清宫科学仪器作品,较为少见。
碧玉紫檀座宫制日晷
我国赤道日晷的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的《独醒杂志》。赤道式日晷依照使用地的纬度,将晷针朝向南北极固定,晷面平行于赤道面。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故宫大殿前安放日晷,象征皇帝拥有向天下万民授时的最高权力。
铜鎏金嵌珐琅带铅垂线地平式日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