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腰斩”有多疼?看看被诛杀十族的方孝孺就明白了
在古代,当时人与人之间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有哪些事能做或者不能做,都有一定的标准。对于犯人来说,他们的生活是最没有自由的,身心都备受打击。我们看古代电视剧也知道。那个时候,惩罚犯人有着多种刑罚,比如说源于北魏的杖刑与鞭刑,宋朝有凌迟刑、刺配刑、折杖法等等。
而腰斩是当时非常残忍的一种古代酷刑,要用重斧从犯人的腰部将其砍成两截,从周代开始就已经出现,可见它的存在,让一些犯人在临死之前受到不少的痛苦。如今,还指另外一个意思,做事情时半途而废。
那么,腰斩究竟有多疼?毫不夸张的说,犯人为了能够减轻自己的痛苦,在行刑之前要贿赂刽子手,大概意思就让自己痛快一点离去,让刽子手的刀往上移一些,就可以成全犯人。若稍有不慎,或者对人体的结构不那么了解,那刽子手也不能做到一刀毙命,这样一来犯人也会痛不欲生。有的犯人,甚至能够保持2~3个小时之内都属于清醒的状态。
在历史上,被腰斩的人也有,比如说方孝孺,他是一个不卑不亢的人,可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惹来了杀身之祸。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号带领自己的军队攻破南京,他的军师道衍告诉朱棣,方孝孺品德学识兼备,读书人都以他为榜样,有着很高的名望。千万不能杀他,一旦杀了方孝孺,那天下读书人的心就散了。
朱棣一开始也想拉拢方孝孺,劝他辅佐自己即位,并强迫对方撰写新皇即位数诏书,可方孝孺始终不愿意妥协,并骂朱棣是篡位之徒。为此燕王朱棣感到十分愤怒,决定诛尽方孝孺十族,将他腰斩在南京聚宝门外。
在传说中,方孝孺没有立刻死去,他以肘撑地爬行,在悲痛中用自己的血含泪写下了十二完整的“篡”字,还剩下半个字未写完,人就已经离开了世界。腰斩的废除时间是雍正年间,当时雍正帝下令腰斩俞鸿图,他被人弹劾纳贿营私。
俞鸿图在被腰斩之后连续写下了7个“惨”字才断气。雍正听完后,也觉得此刑过于残忍,决定废除腰斩这样的刑罚,可是,这件事情并没有正史佐证,只在野史中有过记载。无论如何,这样的刑罚确实不应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