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并不迂腐,他有自己的难处

宋襄公,泓水之战中,因一个劲儿的讲究君子不阻险隘,不鼓不成列,不擒二毛,放任楚军从从容容的渡河,从从容容的背水列阵,攻击时还不打实力较弱的左右两翼,非得进攻实力很强的中军,从而导致宋军大败亏输,到最后,自己也做了俘虏,回国后在老百姓的埋怨下忧愤而死,最终得了个迂腐的美名,在历史上名垂千古。

宋襄公

那么,这里的问题是,泓水之战中的宋襄公,一味的对楚军讲仁,真的只是迂腐吗,个人认为,不是,他有自己的难处,为什么这么说?

事实上,宋襄公真的还是挺仁义的,他是宋桓公的嫡子,姓子,名兹甫,宋桓公晚年,想立他为太子,临了传位给他,可宋桓公呢,却认为庶兄目夷年长,且比他有本事,所以坚辞不就,非要父亲传位给目夷,可结果呢,由于传嫡不传庶的传统由来已久,再加上目夷本身也坚决推辞,所以宋襄公才未能如愿,于前651年登上君位,登上君位后,依旧以目夷为司马,让他掌管军政大权,给予充分的信任。从这个角度讲,且不说古时候嫡子与庶子的区别,单从宋襄公能在利益面前,避位让贤这一点看,他都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

也正因为他如此仁义,所以得到春秋霸主齐桓公的信任,晚年的时候,将太子姜昭,也就是以后的齐孝公托付给他,当然,宋襄公也没辜负齐桓公的信任,齐桓公死后,几个儿子争权,导致国内政局混乱,也正是由于宋襄公出面平乱,才稳定了齐国的局势,因此,也在当时所谓的国际上赢得比较高的威望。

避位让贤,说到做到,尽管后面有那么一点居功自傲,自以为是,但放在当时那个历史背景下,谁也不能否认,他基本上还算个好人,为人处世还比较开明。

让贤

可就这么一个好人,到后期与楚国争霸时,为什么表现得那么迂腐呢?从根本上讲,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文化上的差异;二,新旧交替时,思想还比较混乱。其中文化上的差异还占据主流,为什么这么说?

简单点讲,我国因地域辽阔,先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文化圈,大体上,长江流域的楚国,属南方文化圈,黄河流域的宋国,则基本上属于中原文化圈,当然还有小的划分,这里不再展开,不同的文化圈有不同的思想体系,虽然也有交流,也有融合,但那都需要时间。

春秋时期,这种交流融合刚刚开始,还没有完成,一定程度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前710年,也就是泓水之战发生仅60多年以前,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曾和郑庄公打了一架,结果呢,郑庄公采用偷袭以及穷追猛打的方式将孔父嘉几乎打了个全军覆没,回国后,国人都埋怨孔父嘉的不是,可孔父嘉呢,却信誓旦旦的拿《周礼》说话,说郑庄公违背了周礼的原则,胜的很是卑鄙,很不讲究,结果呢,还得到时任君主宋殇公的赞许 ,认为咱宋国输了里子,却挣足了面子,所以还给孔父嘉予以奖赏。

所谓《周礼》的规则,开头所说,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所犯的:君子不阻险隘,不鼓不成列,不擒二毛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三条,原因在于:

诸侯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都是亲戚,出于“诸夏亲昵”的原因,战争以争霸、掠夺财产为目的,打仗一般都适可而止。再加上那时当兵也很讲资格,只有“国人”,贵族才可以服兵役,而“野人”,即农民是没有资格当兵的,贵族又大多是文化人,受很多文化典籍的影响,打仗中都很看重君子风度,特别狼狈,特别残忍的事儿打死都不干。种种因素综合下来,导致当时的战争并不提倡“诡道”,主张堂堂正正的交锋,即《周礼》所谓:战争的目的是“争义不争利”。

当时中原人,也就是中原文化圈就这么讲究,郑国郑庄公之所以能在春秋初期称霸,一个原因固然是周边大国暂时都顾不上他,他把主要目的放在宋、卫等黄河流域的国家,人家还遵循传统,可郑庄公呢,因为地处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交界地带,思想比较先进,占了个以诡道胜王道的便宜。

稍微杰出一点,就像早醒过来一样,能大占便宜,但对楚国而言,可不是稍微接触了一点,他们完全是这种南方文化圈的代表,就像楚文王、楚武王多次公开表示的一样:我蛮夷也。

楚成王

我有自己的一套,你们中原的那点规矩,我是听都没听说过,楚国公然漠视当时普遍存在的规则,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圈,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思想,可宋国呢,爵尊国大,在周朝的分封系统里占尽了便宜,此时又要打算争当中原的霸主,自然要做传统规则坚定的拥护者。所以,这也就是,宋襄公虽然战败,但打死都不认错的根本原因。

言下之意很简单,别人能违背规则,可宋国不行,因为他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就在这套规则中获益,这套规则就是宋国存在并强大的根本,如果否定,宋国又拿什么在乱世立足,又拿什么在乱世自保。

所以,“泓水之战”中的宋襄公并不迂腐,因为他有自己的难处,有自己的考虑,充其量, 他也就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牺牲品吧。

参考资料:《史记》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