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资质改革,工程总承包取代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取代劳务
建企资质管理始于80年代,历经四次改革,面对市场、技术、管理的剧烈变化,第五次改革即将到来。建企行业进入行业调整深水区,12个总包序列,36个专包系列,已经取消的劳务系列,将扮演什么角色?未来方向在哪里?
建企资质的四次改革
第一次改革:划分发展方向
始于80年代初期,建筑行业做为新兴的朝阳方向,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锋芒初露。国家首次针对建筑行业进行方向区分。主要划分为三个方向:房屋建筑、土木工程建筑设备安装、机械化建筑。仔细研读,确切说应该是划分了两个方向,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也就是后来大家都熟悉的工民建。
第二次改革:划分总包和专包,领域细分
80年代末期,国家发现只划分几个方向还不行,因为不管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每个方向都还有着复杂的分工,尤其是随着建筑技术的提升,细分领域逐步增多,一个企业很难具备工程建设的所有需求,于是21个类别,42个专业就此出现。针对类别和专业,又对建企实施了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界定,建筑行业分工进一步明确。
第三次改革:划分三六九等,实行级别管理
90年代初期,建筑行业正式步入基建兴起的第一个高潮,工程类别和规模的巨大大差异,迫切需要对企业实力进行排队,以便规范市场秩序。国家将建筑企业划分为五级,一级企业、二级企业、三级企业、四级企业、五级企业,类似于现在的特一二三的序列管理。
第四次改革:总包、专包、劳务分包,奠定未来方向
2001年,针对建筑行业出现的各种问题,总结前几次改革经验,国家对建筑企业实行了第四次改革,也是最健全的一次改革,一举奠定了建企发展的方向,影响深远。
首次将建筑行业承包划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承包。施工总承包划分为13个类别,专业承包划分60个类别,劳务承包也实行资质管理,并且在人员、业绩、企业资产、经营效益等方面都作了相应的要求。格局初现,影响了建筑行业未来十几年的发展。
前四次改革的特点
1、细分方向
2、细分领域
3、细分级别
4、细分管理
由此可见,前四次改革,其实一直在做加法,不管是资质的级别,专业的划分,管理的模式都是在细化,做多。这与当时的技术管理水平有着极大的关联,一个企业不可能具备多项技能。
第五次改革轰轰烈烈在路上
改革背景:
1、建筑行业巅峰已过,进入平稳发展期
2、建筑行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极大提升
3、人口红利已过,从业人员结构变化
4、市场需求调整,由粗糙转向精致
改革特点:由细到粗,减法运行
改革方向:
1、工程总承包取代施工总承包
施工总承包上行,逐步过渡到工程总承包序列,由纯粹的施工管理,逐步过渡到项目咨询、设计、施工、服务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建筑行业逐步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2、专业承包取代劳务承包
目前劳务资质已经取消,专业承包做减法也已开始,未来专业承包会逐步过渡到专业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未来建筑的装配式发展方向,更具工业化特点,专业的产业工人出现势在必行,而专业承包企业未来就是要解决这个痛点,一方面有专业技术,一方面有专业工人。
3、总包资质与专业资质,减法合并处理
目前总包资质有12个类别,专包资质有36个类别。未来资质合并处理势在必行,初步估计,12个总包资质会减到5个左右,即房屋住宅建筑序列、工业建设备安装序列、农业水利序列、市政城市服务序列、特种工程序列。
专业承包合并劳务承包,36个序列减少到10个左右,并且是有技术特殊性、专业性、唯一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