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忠教授运用微循环理论治疗神经症临床经验总结及机制探讨

背景:神经症的本质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伴或不伴有躯体功能障碍,但没有明显的病理学证据。神经症临床表现可分为情绪征象、思维征象、躯体征象,临床上常见的躯体征象有: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心慌、胸闷、胸痛、多汗、暖气、神经性呕吐、腹胀、肠鸣、腹泻、尿频、月经不调、遗精、阳痿、早泄、躯体感觉障碍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西医治疗优势不明显,药物副作用多,中医治疗常常不能取得稳定的疗效,这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目的:贾海忠教授通过多年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提出从改善微循环角度治疗神经症。本文旨在总结贾海忠教授运用微循环理论认识和治疗神经症的临床经验及其机制探讨,为神经症提供新的理论认识、辨证思路和治疗方法。方法: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通过检索文献,归纳、整理了现代医学、中医对神经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手段的认识,整理过程中发现神经症患者可出现一定的微循环障碍,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的理气活血法对神经症的治疗有一定优势,在此基础上,检索、归纳、整理了血府逐瘀汤在改善微循环和治疗神经症的理论及药理研究依据。第二部分为经验总结,通过跟诊、查房、讲授、整理病案,总结贾海忠教授使用微循环理论治疗神经症的临床经验及机制探讨,并进行病案分析、典型案例以供学习讨论。结果:1.神经症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现代医学方面,病因主要是心源性因素,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有确切理论,主要有神经内分泌学说,近期研究发现神经症患者的脑血流及微循环水平有异常表现,说明微循环障碍是神经症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神经症的诊断目前主要是排除性诊断,在除外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心境障碍伴或不伴躯体功能障碍,即可诊断为神经症;西药在治疗神经症方面有一定局限性,药物副作用大。中医方面,病因主要有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调、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病机大多数为虚实夹杂,脑络受阻,神明失司或失养,以至神乱。临床上有从肝论治、从心论治、从肾论治、从脑论治、从瘀血论治等,使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安神、填精益髓等方法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除中药治疗外仍有针灸、耳穴、艾灸、整脊等方法。3.血府逐瘀汤作为王清任理气活血的代表方,在治疗神经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首先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根据《医林改错》中的记载,血府逐瘀汤治疗条目几乎全部是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的症状;其次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血府逐瘀汤方有显著的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作用,组成血府逐瘀汤的单味药物如生地、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梔壳、牛膝等药物对微循环的微动脉、毛细血管网通透性、微静脉均可起到作用,在临床运用上,也有大量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神经症有效的报导。4.贾海忠教授在多年临床基础上,运用中西医结合思维,提出了运用微循环理论治疗神经症,在多年临床验证中,发现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治疗神经症获效良好。贾海忠教授认为,在神经症的发病中,脑微循环障碍是神经症发病的重要环节。微循环是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传递、能量传递的场所,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5.贾海忠教授提出了创新的微循环辨证,分为微循环动脉端病变、静脉端病变、动静脉端共同病变、毛细血管网病变,在微循环辨证基础上加以中医常规辨证,以气滞血瘀证为基础证型,根据不同的兼证分为:气滞血瘀证兼热证、气滞血瘀证兼寒证、气滞血瘀证兼虚证。上述均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兼热证者病变主要在微静脉端,治疗时可增加赤芍用量;兼寒证者病变主要在微动脉端,治疗时可增加川芎、桃仁用量;兼虚证者主要为营养物质及动力不足,使用血府逐瘀汤加人参、黄芪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神经症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加减药物。

如焦虑、阴虚明显者加用百合地黄汤,抑郁功能低下偏虚者加用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萸肉、巴戟天、小麦、大枣等,偏阴证、实证者加藿香、麻黄,躁狂者使用防己地黄汤、浙贝母等。6.最后总结了贾海忠教授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门诊的神经症患者共605例,根据不同的主症如失眠、头痛、胸痛、胸闷、心慌、善太息、抑郁、焦虑、悲伤欲哭、神经性尿频等临床症状进行临床分析,发现血府逐瘀汤对于各类的神经症疗效均很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