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离开母校有四十多年了,年过五旬的我虽然身在离济源不远的焦作工作,但是很少有机会再次光临上学时的地方——济渎庙。时光飞逝,许多事物已模糊了,但唯一难忘的是济源一中老校区里小北海的那一泓清水。1979年9月初,14岁的我顺利考入心仪已久的济源一中。开学那天,爸爸用自行车把我带到学校。那时的一中,刚刚经历过文革的洗礼,除了古色古香的大门稍显气派,里面的一切颇有一种沧桑感:两棵据说唐朝时就有的大柏树下,几座破旧的大殿要么用作仓库,要么用作图书室,所有的教室统一是白墙蓝瓦的平房……这些场景很难让人与操场旁边洞天阁亭台上镌刻的“天下第一洞天”的石匾联系起来。第二天早上6点多,是学校规定的晨跑时间。全校师生集合到学校北边的小北海旁的操场上。此时,晨曦初现,在铺着煤渣的环形操场上,上千名师生踏着整齐的节奏,喊着铿锵有力的口号,一圈一圈地奔跑着,让人浑身感受到喷涌而出的青春活力。晨跑结束,同学们便到寝室里拿上自己的肥皂、毛巾、牙具来到小北海的河边洗漱。正值日出时分,灿烂的霞光从校园高矮不平的围墙外喷洒进来,照耀在小北海宁静清澈的湖面上,薄薄的水雾在粼粼的波光中袅袅升腾着,如诗如画;湖边的几座亭台倒映在水中,轻轻地摇曳着,如梦如醉。那时,小北海的水是清澈的,明净的,一如河边那群纯洁如水的莘莘学子,每天每年悄悄地走过,流过。每天早上,我们在小北海边对着湖面高声朗读枯燥的英语单词和数理化定律;中午,我们端着饭碗蹲在小北海岸边吃着半尺长的馒头,配着简单的萝卜白菜;傍晚,我们在小北海边的操场上打球、嘻耍;晚上结束夜自习后,三五成群的同学们便来到小北海边散步,大家仰望着深邃的夜空,清点着一颗颗巡天划过的人造卫星,畅谈着满腔豪情壮志和美好未来……在同学们的心中,小北海是繁重课业之余唯一可以休憩舒缓的圣地。在这里,春夏秋冬都是最美的:春天有依依的杨柳,绽放的桃花;夏日里有映日荷花,阵阵的蛙鸣;冬天是最壮观的:遇着下雪天,湖面冰塞,远山近野,苍苍莽莽,几个不畏寒冷的学子,在湖边踱步苦读,雪地上留下一行行深深的脚印,大有一种“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英雄气概;最感人的当是金秋季节,一封封飞鸿传来捷报,一个个大红的录取通知书把喜悦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欢声笑语在小北海的湖面上久久荡漾……一年四季,几乎每天有一两个画师,来到湖边专心致志地写生,画布上或是济渎晨霞,或是龙潭夜月,或是北海冬雪,让人感到美不胜收。只可惜那时候没有今天的手机,照张毕业相片和同学合影得到校门口的荷花照相馆,黑白照片上,是一张张年轻且带着稚气的脸庞……从济源一中毕业后,我考上了郑州大学中文系。在大学里,我查阅了许多有关济渎庙的资料,得知济水在上古时已是名川大河,因而位居四渎而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济渎庙不仅是中国古建江南园林艺术博物馆,在历朝历代对济水与北海的祭祀也一直被列为国家祀典。小北海那泓清水作为济水源头,滋养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首都原城;济水横贯黄河而自清,历经曲折而入海,凝铸了中华民族含贞自洁、威武不屈的高贵禀性……这一切,更激发了我作为一名曾在济渎庙和小北海边读书的济源人的自豪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母校的小北海那泓清水常常在自己的梦里萦绕,四十多年来始终难忘。常言说:山主人丁,水主家财。出自太行,源自济渎小北海的济水,不正如我们这一批批毕业于济源一中的学子,源源不断地走出济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创造不竭的贡献。这是济源一中的骄傲,更是每一个济源学子、每一个济源人的骄傲。
作者简介:赵文宣,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河南焦作广播电视台台长助理、主任记者。从业30年来,主创的近百篇新闻作品曾获得中国广播奖、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等,并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