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钟健:二两银子办起的华县“教育研究会”附小(耐村大王庙)
邮箱:3125136050@qq.com
在父亲的教育下(一):教育研究会附小
作者 杨钟健
父亲(杨松轩)连年在县教私塾都是不得意的。他有他的抱负,他有他的计划,用后来的话来讲,是要教育救国。他不愿意向清朝官府低头,与官府合作,而要自己努力做一番事业。
咸中南大门内侧的杨松轩雕塑 吉建军供
在雨金屯的时候,他就与友人商议,要在华县办一个“教育研究会”,并办一所附设小学。他约好了在三原求学的顾熠山、郑云章二先生一同作为这会的发起人。至于他何以找此二位,无非因那时他们在外求学,是最进步的分子。到第二年,我父亲已不在雨金屯,我也跟着回华县。从此,父亲开始实施自己的理想与事业。
我记得由雨金屯回来是冬季很冷的一天,到家已经昏黑。我一到家,即到我祖母的房间,上到炕上。我第一次出门,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大家都说我没有忘家。
父亲筹备“教育研究会”的详情,我不大记得。只知道他是以二两银子大胆创办研究会和附小的。当时县里找不到地方,只好借县城西南的四里地的大王庙作为会址。此庙距我姑母的耐村甚近,同时也是顾熠山先生的近村。能借到此地,顾先生是出了力的。一九O七年前后,“教育研究会”终于成立了,父亲被选为会长。三月十七日,即阴历二月四日,附设小学举行开学式,我随父亲也到大王庙正式入学,成为高小一年级的学生。以前的学习只可算是初级教育,只是没有得到正式文凭罢了。
大王庙高小遗址(杏林中心小学) 自老五讲故事
大王庙地址在耐村与马家村之间,地位空阔,有山门三间,门口有两棵槐树,东西各有坡地通车路。围墙内大约有三十亩地的面积,而中间则只有三间上殿与六间厦房。我父亲住在东边的厦房里,办公室也在那里。上殿则用作教室,对过的三间厦房为学生宿舍。那时学生不少,大多均为附近村中的孩子,来往方便,住校的只是较远的学生。大约只有十人左右。
学校的先生中除我父亲外,还有顾熠山和张恩信,此外“友仁学会”中的许多人,可说大都是教育会和附设小学的赞助者,有时也来到学校听张先生讲语文。我此时已能做很短的文章,记得第一次作文时,题目为《说空气》。我作得很快,交卷第一。起首句为“空气者,无声无嗅无形无色,而人不可须臾离开者也……”。这一开头,颇得先生的好评。我们那一班共有十三人,我年岁最小。十三人中除两人是附近村中人外,其它十一人均离家较远。这十三人为梁维桢、高登甲、贾复、王振邦、张卿仲、刘书贤、刘中唐、王衡鉴、刘启运、吉昌运、袁保堂、王登洲和我。其中梁、高、王、张、贾、刘等均比我大二三岁,可谓同侪。初等小学则几乎全为附近村中人,人数甚多,已不能记起。
这些老同学在当时的情形,过了几十年后我还有相当深刻的印象。梁维桢极为用功,成绩为全班之冠,写字时嘴上用劲,好象全部精力都用在嘴上。高登甲外号为“一灯油”,每夜看书不熬完一灯油是不睡觉的。王振邦爱在手抄文章的本子上画圈圈。当时在我看来,他所画的密而一致的圈子,实在是一种艺术品。张卿仲一派阔少爷气派。袁保堂习隶书,每个笔划要写几分钟才写完。
一九一九年杨钟健在北京大学 自其回忆录
那时我交情最好的并不是我班上的同学。有一位姓卢的(名字已忘)和魏国征在校时和我感情最好,言谈投机,我们结为异姓兄弟。这种做法在当时是相当流行的,此为表示友谊的一种方法。论年龄,卢为长,为大哥,我最小,为三弟。我始终不知道这事我父亲究竟知道与否,可见我父亲对我的行动是十分放任的。可惜卢君因家境贫困,不得不辍学赴川经营商业,以后虽然还见过几次面,然而隔行如山,也渐渐断了联系。魏君以后也未继续在附小上学,所以这一场“三结义”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在大王庙一年,我时常回家看望祖父、祖母等,那时我在家庭好象处于客位,回去时亲亲热热住几天,家中人特别爱护,过了几天又离家住校。姑母家却是我常去的地方。我姑夫为一农人,对我很好,所以在大王庙上学也有在家之乐。
原文来源:《杨钟健回忆录》书籍整理 周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