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老官台的竹马戏
邮箱:3125136050@qq.com
老官台的竹马戏
作者 杨国超
迷胡又称曲子、竹马。华县与华阴是这一剧种的主要分布地区,故又称二华曲子。据《华县志》记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二华的迷胡班社曾进西安演出。抗日战争前后,华县迷胡又一次振兴,出现了一批名角名旦。当时,老官台、北沙、胡村、东阳江村等都是有名的曲子戏窝子。
老官台村景 刘焕民摄
说起老官台的迷胡,最早可追寻到唐代。据历史资料反映,诗圣杜甫在华州任司功参军时,常到老官台西溪游玩。那时西溪附近有百亩莲池和无边的稻田,杜甫常在此观看庄户种稻植莲,听农夫在田间歌唱小曲。
听村中老人讲,一九三五年前后,村中的竹马戏是最兴盛时期。班社是以老官台为主,还吸收了附近几个村子的唱家。阵容强大,文武场面俱全。不但在当地演,还经常到外地搭台演出。演出的戏有《三回头》、《三娘教子》、《五典坡》、《李翠莲上吊》、《抱火斗》、《抱火柱》、《杜十娘》、《火焰驹》等节目。当时的名旦杨登弟(杨俊武的爷爷),青衣杨登昌(杨水龙的爷爷),杜彦祖的爷爷都是名演。老官台的竹马戏在渭北、固市、田市、辛市一带很有名。听说有一次在渭北演出,是唱对台戏,对方是乱弹(秦腔),他们开戏早,观众多,当竹马戏开演后,吸引了所有的观众,对方台下竟成了空台。可见当时竹马戏演出水平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老官台村景 刘焕民摄
解放后的五十年代,老官台的戏继续走红,张绍先组织排练了由杜彦祖、杨秀川、杨雪琴演的《断桥》,杨金钗、张兴甲演的《起解》,杜光华演的《走雪》等节目曾在县剧院演出,并获得二等奖。
六、七十年代,在村南头多次搭台演出,排练的节目有《亲家母打架》、《张连卖布》、《梁秋燕》、《半碗饭》、《李双双》、《接嫂嫂》等。当时的演员有:李风芹、杨忙肖、杜战荣、常金虎、张康田、刘水卯、杨利用等。我的堂姐杨美丽、杨改丽也多次登台。竹马戏的演出吸引了本村和外村的许多观众,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和肯定。当时县上负责文化的文化馆馆长史卓生也亲临观看。竹马戏还赴公社参加了文艺会演。
老官台竹马戏的乐队中也曾出现了许多有名的老艺人。像弹三弦的杜光印,拉板胡的杨更新(杨改朝的爷爷),杨西运(杨碾场的父亲),拉二明的杨金彦、常济生、常金发,吹笛子的杨文哲,敲边鼓的杜致远、张绍先,敲碟子的张宝正(张甲午的爷爷)等。
除了搭台演出,更多的是坐场戏。因为上辈的人大都能唱几段迷胡,所以逢年过节或是农闲时,演员和乐队成员坐在板発上,围成一圈进行演唱。演唱时没有明确分工,即是演员也是乐手,一边唱一边打乐器。他们的乐器主要是三弦、板胡、梆子、碰铃、碟子等。竹马戏的音乐悦耳动听,曲调悠扬缠绵,有令人听之入迷的魅力。竹马的唱腔慷慨激昂,荡气回肠。他们的演唱大都在晚上月光下进行。张宝正、杜光华、伯父杨克恭那原汁原味的老腔老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官台村景 刘焕民摄
老官台的竹马戏曾经那么有名,和当年居住在东巷一王姓人家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这家人在外有生意,很有钱,是村中的首富。这家人买戏衣,办戏箱,添置各种乐器和演出设备,极大地促进了村中竹马戏的繁荣和发展。购置的戏箱有三种:大衣箱、小衣箱、头盔箱。戏箱有专人负责保管,每年的六月六,都要晒戏衣,晾戏箱。这家人慷慨解囊赞助竹马戏的善举得到村人的高度赞誉。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老官台的竹马戏再也没有演过,不知何时,箱中的戏衣戏帽不知去向。竹马箱成了生产队饲养室中装饲料的箱子。曾经辉煌过的戏箱散落在村民家中。老官台的竹马戏,宝贵的文化遗产没有传承下来,实在可惜。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