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分之一
因为大学好友玲的一个“在看”,我发现“应童说”这个公众号,发现她在倡导“狂野地写作”——连续三十天不间断,每天写作三千字。
犹豫忐忑终究抵不过蠢蠢欲动,5月6日那天,我开始了挑战。当时的心情,在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当中表露无遗。
到今天整整三十天,我终于可以非常开心,也带着一点儿骄傲地说:我完成了这个挑战。
就用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来做一个总结。
请允许我假装开一场记者招待会——
Q:挑战过程中,你最痛苦的是什么时候?
A:是开始之前犹豫再三的时候。
Q:通过挑战,你发现自己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A:思考力度和深度的严重不足。
Q:你认为自己比较明显的优点是什么?
A:有比较敏锐的感受力。
Q:整整一个月,有没有遇到过身体不适,影响写作?
A:肩颈问题导致的晕眩——晕到夜里去洗手间摔倒。黑暗当中第一个涌上来的念头是:糟糕了!如果像以前一样晕到不能睁眼睛,一点儿轻微的移动都会导致呕吐,那今天的三千字可怎么办?
Q:在这三十天里,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A:没有尝试过虚构作品的写作。
Q:你说全都是写实,那你有过粉饰历史吗?
A:我想我粉饰历史的方式就是选择性遗忘。
我没有说过假话——当然记错了的不算:人的记忆总是在以奇妙的方式自我矫正。记得哪些事,忘记哪些事,记错了哪些事,有时候是不由自主的。
但是从很多年前我开始写日记,就养成了一个习惯:绝大部分时候,记下来的都是高兴的事情。因为我不想白纸黑字地把不高兴的事情、不幸福的时刻、不喜欢的人记下来——我怕记下来以后他们就永远呆在那里了,更怕这些弄脏了我的本子。
事实上我也确实尝试过写下不开心的事情,写下我憎恶的人,比如说《动物园》那一篇。
那一篇是小豹子命题的。
当我面对这个题目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那些形象,写下来之后两天都感觉心情很坏。
于是我告诉自己:写下来就是准备忘掉了。我以后再也不会拿这段记忆,再也不会拿这两个人来污染自己的情绪。
所以其实我不是正能量满满的强者,恰好相反,我是一个很容易被负能量控制的人,所以需要用某种决绝的方式来努力摆脱。这种方式,有时是写,有时是不肯写。
Q:在你看来,三十天的写作能榨干一个人吗?
A:我不知道别人,但是确实能榨干我。然后迫切地想要吸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读书,渴望有人教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确地知道自己浅薄。
回忆是一种巨大的消耗。
一篇文章写出来以后,不一定给别人很大的触动;但是对于自己,把焊结实、藏稳当在心底的回忆连根拔起,却是一个伤筋动骨的过程。
有一天夜里,在半梦半醒之间,我忽然亲眼看见我的心里生长出庞大的根系。那日夜潜藏在地底的巨大根系正在阳光下奔跑——一平方米一平方米地袒露在强烈的光照下面:那些雪白的、彼此交错纠缠、互相通往对方又迷失在半路上的根须,野性勃发到了狰狞的地步……
真的,有时候写完一篇文章,并不感到痛快酣畅,而是觉出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被掏空的疲惫。
同时,我也意识到:如果三十天都能掏空我,那我就充分知道了自己不足,还有机会来补足它。
Q:经此一役,你获得的最大的长进是什么?
A:每一天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有些安排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但是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写作,所以,我比以往更懂得合理安排时间。
Q:如果还有下个三十天,你认为自己最需要改进的是什么?
A:增加陪孩子的时间。尝试虚构作品的写作。
Q:挑战过程中,有拉后腿的吗?
A:有。这个人就是我自己。
第十一天写完以后,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我厌弃的感觉,这是第无数次——真心感觉自己写的东西毫无价值。
那种念头越来越强烈:我写得这么差,没人看怎么办?浪费别人的时间怎么办?制造了更多的网络垃圾文字垃圾怎么办……我写得这么差,为什么还要每天花几个小时坐在电脑前面不停地写写写?
我所看过的那些名家大师的作品,那些关于可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的经验之谈、肺腑之言,无时无刻不在指导着我,同时又在拉扯着我——让我不要再写了。
藏起自己的笨拙,不仅可以不用天天受累,更可以不必自取其辱。
可是我又非常想继续写下去,似乎不是出自内心的渴望,而只是单纯地“不想输”。
只是想完成这三十天,看我这辈子究竟有没有一次能把一件事坚持每天做,连续做三十天。
哪怕就是这三十天过后,发现自己真不是干这件事的料,我也想试一试。
在我心里,一直浇不灭的一个冲动就是:写,不停地写。
可是,如果我从来没有尝试过把冲动变成行动,如果我的写作连三十天都没有持续过,又怎么能证明心底对这件事的热情?难道我的热情从开始到最终都只是建立在虚妄的废墟上面吗?
有时候我又想,如果这三十天证明了——我根本就不是干这件事的料,可是我依然想写下去,那又怎么样呢?这个世界上的垃圾已经那么多,也许不在乎我这一点儿吧……
Q:完成挑战,也许会感到满心感激?
A:那当然。我由衷地感激家人,感激知音。
这三十天里,我过着规律的生活,身体经受的劳碌和辛苦非常少,这种生活状态并不是总能拥有的。
我常常上午写作,中午辅导孩子做功课,下午跑步,在跑步的时候构思下一篇的写作,晚上喝一点儿酒。
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有人供养的生活,是一种有人牺牲,有人代我付出的生活,并不是生活的常态,却是促成这次狂野写作挑战的最重要的基石,我深怀感激。
我身边的每一位家人,上至公婆,下到小朵朵小豹子小狮子,给了我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尊重和提醒,让我毫无负累地专心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在身边的每一位家人,读每一篇,不厌其烦在朋友圈点赞,在文章后面点“在看”,推荐给其他朋友,还慷慨打赏。
其实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有一个心怀写作梦想的成员,并不是一种幸运。压力在上,我几乎是“六亲不认”地写了三十天,一个月里没有和远方的亲人好好聊聊天,也没有连几次视频,冷落家人良多。可是家人始终如一,毫无怨言地包容和支撑着我。我深怀感激。
或远或近的知音好友,更是从未离开。写三十个三千字固然是挑战,连续三十天每天读三千字,又何尝不是呢?这些文字并非名家经典,但是他们不嫌弃,还频频留言点评,也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情,让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毕竟,写作既是“自说自话”,又天然地渴望着交流。单向的信号发射,终归是少了些味道。你们是我的动力源,我深怀感激。
Q:在努力写作的过程中,遭遇“取消关注”,会沮丧吧?
A:取关仍旧是一种打击,但是受打击的程度没有以前严重。
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仍旧会想:最近一定是连续写了好几篇很差的文章,超出了别人的阅读底线,所以人家只好取关了。
但是我尽力了 ,每一天生产三千字出来,在这个时间限定之下,我就只有这个水平。我已经做到了目前我所能做到的最好。对于我不能达到的好,我心向往,继续努力,我不能抱怨别人的取关。
但是有时候我也在想,关注与取消关注,其实和一路走来的朋友有相似的地方 ,因为志同道合而相伴走下去,因为不再志同道合而分道扬镳于中途,都是自然的,这中间没有迎合,所以可贵。
实际情况是:现在的关注人数比三十天前多了许多。
有一天我看狮子画画,一边看一边笑。因为他画得非常丑粗犷、意识流,但是下笔毫不犹豫,一副胸有成竹,很知道线条要往哪里去的样子。
线条往哪里去他都不担心,是因为他毫不担心别人的评判。我要向狮子学习。
Q:写作过程中,有什么奇妙的感受吗?
A:若说“奇妙”,那应该是“通过文字产生的交流”所带给我的感受。
一位网友告诉我,她很“震惊”,因为——“我很羡慕你是一名语文老师,我小时候最喜欢语文课了,让人意外的是我现在是一名钢琴老师;今天看你的文章,你居然梦想过当钢琴师。我觉得人生太不可思议了!”
这位朋友数次发来长长的留言,还介绍她喜欢的书给我读,把她阅读的摘录和感悟与我分享。
还有一位网友说:“搜索数学课的表扬语,找到了你的微信公众号,很有意思,继续关注!”——这又是怎样一种缘分?
另有一位厚爱者,反复确认我有没有作家梦,一再谬赞,让我又是汗颜,又是感动。
共事二十二年的老同事、现在的领导告诉我,你那篇《嫁作潮汕妇》“我们潮州人群体在转发!”
所有这些连接,都是无法预知的。一个想法一种情感一篇文章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会被谁看到,会被谁喜欢被谁讨厌,都是无法定制的。这份未知让每一个因文章而产生的小小连接都是意外惊喜,让我充满感激。
还有两位朋友告诉我,她们因我而受到鼓动,也要开始自己的写作了。我因别人而受到鼓动,而今也可以去鼓动别人,这真美好。
我读了她们发来的文章,风格迥异,但是因为出自生活,发诸己心,读之兴味无穷。
我忽然想明白了,不想再像以前那样,把自己藏着掖着懒着拖着;我想把所有的浅薄和不足展示出来,让自己知道,让自己清醒。
这世上文字功夫好的人太多了,而坚持做一件事的人并不那么多。从今往后,我只想诚恳地在自己的基础上努力。
Q:最初鼓动你开始写作的那位公号主,她也坚持写了三十天吗?
A:她没有。她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非常忙碌的女子。她是作家,也开设整理收纳营和亲子训练营,还做公益。她在通过自己的能量去影响和帮助许多人。
今天小狮子也问我同样的问题,他告诉我:“没有坚持下来的人,并不是不努力,只是太忙了。”
是的。其实没有什么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只是生活重心的选取问题。
Q:为什么一定是三十天,一定是三千字?
A:没有为什么,这只是一个由头——只是在我自我厌恶达到极点的时候,正好有这么一个陌生人提了这么一个建议。不管这建议是多少天多少字,我都很想跟上去试一试,想证明自己不是懒得无可救药。
Q:完成挑战,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这三十天,我清理了很多年的思绪和情感淤积,写完了一些一两年甚至三四年前就想写的文章。不能不说,这是逼出来的成果。而最幸运的是我感到,写出来就是某种程度的放下,心里感觉轻快了。
这三十天,我赢得了自己对自己的尊重,每多坚持一天,我会更欣赏自己一点。因为我是一个在刚度上很强,但是韧性方面很差的人。坚持三十天,从未有过,这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一次走出舒适区的挑战。
Q:完成挑战,给自己什么奖励?
A:我给自己的鼓励是:从明天开始,用心爱的女儿朵朵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一个美丽的本子来做摘录。
十四岁的女儿,给我的四十四岁生日礼物是一个令我称心如意的本子。
她不但知道我最爱什么,而且了解我的审美风格,从颜色到外皮手感到内页质地,无一不是我的心头好。
来自一个青春期女儿的懂得,是不是给自己最珍贵的奖励?
Q:如果别人也想尝试这个挑战,有什么操作性强的建议吗?
A:与其等待不知何时到来的灵感,不如立即动手推进目前并不满意的选题。
二零二零年,开端于沮丧、困顿、惶恐之中,如今它行进到第六个月。这期间,我们尝到了太多失望的涩与失去的苦,整个世界、整个人生似乎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可是这一年当中十二分之一的岁月,我感觉自己至少实实在在地将一些东西抓握在手,无论动荡和疾病、变故与恐慌都夺不走它。
嗯,这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