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饮食思维与现代营养学
王亚杰,解放军306医院,中医科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 左天宇 编辑
民以食为天。古代饮食文化不仅折射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探究人体与疾病的关系进程中,先贤们意识到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预防与此关系密切。《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现存最早的奠基之作,其理论贡献不仅囿于哲学、天文学、医学,散在各篇章中蕴含的饮食思维对后世养身保健乃至现代营养学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理论
《素问.脏器法时论》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记载。这是先祖根据实践经验加以总结而形成的古代朴素的营养学说,迄今仍为国内外营养学家所称道,而这也与营养学中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宝塔的推荐饮食结构相合。19世纪以来,随着实践与认知水平的提升,越发意识到营养结构的失衡与疾病发生关系密切,如高钠饮食可致高血压,蔬菜和水果对多种癌症有预防作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关系;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与糖尿病的关系等,这些研究仍在继续深入。另外,有些研究表明癌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甚至骨质疏松症等,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某些共同的饮食因素有关。尤其是因营养不平衡而导致的肥胖,是大多数慢性病共同的危险因素。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在社区营养干预中,采用改善饮食结构和适当增加体力活动为主策略,是多种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2. 提出谨和五味理论
《内经》中首次提出酸苦甘辛咸五味,以对应中医学肝心脾肺肾五藏,其食之五味与中药之五味同等重要,前者过则为害,后者以偏性纠偏治病。而五藏对于每一种饮食之味的接纳程度有一定限度,适度则养相对应脏腑,过则为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因此在当前中医学在国民健康保健中占有重要位置时,切不可因信言某种食物有特效,而过度食用或替代食用,基本的膳食结构原则不可违背。
3. 提出饮食有节理论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指出了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已经影响到人的寿命,过则“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从而致变证丛生。现代营养学更是提倡一日三餐进食热量分别占有不同的比重,不同体重之人所摄入的热量已可量化,从而在更精微的程度给养生防病予指导。
4. 提出方域饮食致病观
《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故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胕…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从成文可见,祖先已意识到不同方域饮食及致病的不同特点,从而施以不同的治疗,体现了基于个体化精准饮食、致病特点及治疗理论的科学体系,当今人们非常注重养生,而食疗又是与养生关系最为密切的。虽然食物其偏性小,不会快速治愈疾病,由于每天食用,积少成多,小偏不纠正就会成大偏,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内经》更讲究追求高性价比,尽量以自然疗法代替药物疗法,主张治未病,四季健康养生,食疗纠偏,针灸调理阴阳平衡,最终极的治疗才是药物,这种观点值得现代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