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榜样】选矿六院士

王淀佐院士

男,汉族,1934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县(现凌海市),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

王淀佐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矿物工程学家,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校长、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高级学术顾问、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选矿学术委员会主委、国际矿物加工理事会主席等。是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淀佐教授长期从事选矿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矿物加工浮选理论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所创立的浮选化学理论已成为现代浮选理论的基础,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未来浮选科技发展的方向。在生物冶金技术,铝土矿浮选脱硅技术方面也卓有成就。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撰写10余部著作。他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和国家优秀教材奖等多项奖励,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王淀佐教授1990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06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获国际矿物加工理事会授予的卓越科学贡献的“终身成就奖”。

陈清如院士

男,浙江杭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深院士)。

195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采矿系选矿组,1958~1960年由国家派往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进修。五十多年来他致力于选矿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研究和开发,是我国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深院士)。2010年,陈清如院士荣获第16届国际选煤大会“终身成就奖”和“美国肯塔基上校奖”。

他建立了“粒群透筛概率”的筛分理论,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煤用概率分级筛。建立了“空气重介稳态流化”的选矿理论,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座高效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厂。主持完成科研项目5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为中南大学名誉教授,河南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兼职教授,兼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高级顾问、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学会名誉理事、《Particul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USA)、《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委等职。获得中国及美国专利19项,出版论著11部,发表论文180余篇,被SCI、EI收录80余篇。

余永富院士

男,1932年9月生,河南南召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6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选矿系,1956年分配至长沙矿冶研究院工作,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学会理事,中国矿业联合会高级顾问,中国钢铁协会矿山技术委员会顾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余永富院士长期从事铁矿石、大型多金属共生矿、稀土稀有金属矿及铜、钴、硫化矿选矿研究,先后取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十余项。在武钢大冶混合型(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铁矿石选矿新工艺新设备研究,包头白云鄂博大型多金属矿弱磁-强磁-浮选回收铁、稀土矿物选矿新工艺研究,包头白云鄂博铌资源开发利用,河南舞阳铁矿及首钢秘鲁铁矿(南美洲)等选矿研究工作中,创造性地解决了选矿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2000年后余永富院士针对我国铁矿山铁精矿质量差,影响高炉炼铁效益的现状,在我国首次提出“提铁降硅”和“铁前成本一体核算”的新思想以及“铁精矿质量主要评价体系”。使我国铁矿山选矿出现了新局面,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在全国各钢铁企业和矿山的广泛推广应用,系统地解决了长期困惑我国铁精矿的质量问题,对于全面提升我国铁矿山和炼铁行业经济效益,推动炼铁原料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余永富院士在1985-1997年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冶金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奖6项,其中“包头白云鄂博大型多金属矿弱磁-强磁-浮选回收铁、稀土矿物选矿新工艺研究”1992年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鞍山贫赤(磁)铁矿选矿新工艺新药剂新设备研究及工程应用”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鞍山贫赤(磁)铁矿选矿新工艺新药剂新设备研究及工程应用”获2003年度冶金科技进步(冶金部)特等奖。1986年被评为湖南省劳动模范,并获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被评为湖南省特等劳动模范,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孙传尧院士

1944年生于黑龙江省饶河县,山东省东平县人。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1981年毕业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获硕士学位。曾任新疆可可托海选矿厂副厂长、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1988年2月一2007年2月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院长,现任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 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矿业联合会高级资政,选矿委员会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选矿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复杂多金属矿石选矿工艺和浮选理论研究,在钨铋钼、铅锌、铜镍、锂铍钽铌等复杂多金属矿选矿领域做出重要贡献。领导并参加柿竹园十年国家科技攻关全过程,采用主干全浮流程和自主工业开发的高效螯合捕收剂,攻克黑白钨和硫化矿物及多种含钙矿物浮选分离的难题,使我国独创的钨铋钼复杂矿选矿新技术柿竹园法获得成功,是世界钨选矿技术的重大突破。利用矿物等可浮原理首创异步混选法并在工业推广应用;铅锌浮选分离技术有多项创新推动我国铅锌选矿技术进步。电化学控制浮选工程化研究获优秀成果。低锂矿石浮选新工艺的创新使生产指标国内外领先。率先工业浮选铍精矿和引进惯性圆锥破碎机开发均获成功。领导研制成功BK301捕收剂填补国内空白并在国内外选厂应用。关于硅酸盐矿物浮选的晶体化学原理的研究获重要成果,出版学术专著一部。编写大型专业书3部。获国家二等奖3项;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38名,已毕业22人。

刘炯天院士

男,汉族,1963年1月生于河南省南阳市,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年6月本科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选矿工程专业,1989年获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化工系副主任、化工学院院长,中共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3年6月任郑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刘炯天2009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是我国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知名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召集人,兼任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刘炯天长期从事微泡柱分选与洁净煤技术研究,提出了旋流-静态微泡分离方法,发明了微泡柱分选设备与工艺,开辟了我国微细柱分选技术体系,开发了煤脱硫与深度降灰工艺,建立了我国第一座超净煤制备厂与废弃煤泥利用工程。同时,他还开发了矿物柱分选设备与短流程工艺,把柱分选技术应用于矿物分选,发明了矿物凝聚剂净水方法,实现难沉降煤泥水的高效循环利用,为煤炭分选与洁净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刘炯天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国家重点技术推广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973计划”项目2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奖励4项,授权专利20余项;主编教材4部(其中国家重点规划教材1部),主持国家精品课程整改与省优秀课程建设各1门。

刘炯天先后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教学团队(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主干课教学团队)带头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能源大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次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首席科学家、“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高效的流态化清洁煤理论与技术)团队首席专家、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

邱冠周院士

男,汉族,1949年出生,广东省梅州市人,中共党员。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7年9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位自行培养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博士生。

邱冠周教授是著名的矿物工程学家,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南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邱冠周教授长期致力于我国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研究,在细粒及硫化矿物浮选分离和铁矿直接还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在低品位硫化矿的生物冶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发表了97多篇科技论文和5部专著,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2003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04年、2009年连续两次担任生物冶金领域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2011年第19届国际生物冶金大会主席,并被推选为国际生物冶金学会副会长。

(编辑:三三)

五六专供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洗选小咖

选煤知识哪里学?

专注选煤

五六啊!选煤第一平台!

好多资讯,不看后悔!

(0)

相关推荐

  • 邱冠周院士:从微小处着眼,最不急功近利的老师

    邱冠周,汉族,广东大埔人.工学博士,矿物工程学家.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党委常委,中南大学副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体学术带头人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发展项目(973项目)生物冶金项 ...

  • 谢建新:加强科技创新,企业是关键

    创新是一个国家永葆发展活力的源泉,只有加强科技创新,国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激流勇进,屹立世界之林而不倒.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研究院先进制备加工技术研究所谢建新教授在 ...

  • 盐湖科学及其矿业的奠基人——郑绵平

    郑绵平,盐湖学和地质矿床学学家.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矿产资源研究所学术 ...

  • 你知道为什么采矿选矿起泡要用采矿选矿消泡剂

    工业让人类的生活过得更加的简便,将一些人类日常每天都需要做的繁琐的事情给替代.而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帮助.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一种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在矿产 ...

  • 矿物加工工程专家——孙传尧

    简介 孙传尧,1944年12月13日出生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山东东平县人.1968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大学,1981年毕业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获硕士学位.曾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院长,新疆可可托海选矿厂 ...

  • 选矿专家王淀佐院士——祖国的发展就是他的“中国梦”

    人物简介 王淀佐(1934年3月-),辽宁省锦县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物工程专家,现代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理论创始人.1961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1985年晋升为中南工业大学 ...

  • 孙璘,无锡市书协主席。曾任中国书协第六届...

    孙璘,无锡市书协主席.曾任中国书协第六届理事,第六至十届全国刻字展.第四届全国扇面书法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评委,当选为2007年中国书坛十大年度人物.其擅篆隶,行草.犹以隶书见长.深受收藏家和书 ...

  • 中国省份【六壬】课

    中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其简称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 空亡 2.天津(津) 小吉 3.上海(沪) 速喜 4.重庆(渝) 空亡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蒙)留连  2.维吾尔 ...

  • 手绘素材-中国最美六所大学

    文字丨『誰最中國』 圖片 | 來自網絡 首圖 | 武漢大學 每到盛夏 许多人心底最深的情结 都在大学校园 高中的少男少女 怀着对未来的憧憬 即将步入大学 大学的青年男女 怀着对生活的向往 即将离开大学 ...

  • 一带一路看中国之旅 六——罗布人村寨

    4.30日我们来到了"沙漠中唯一没有消失的王国"--罗布人村寨.他们隐匿在塔里木河洪水消退的低洼处,守候着楼兰古国最后的家园.是西域三十六国的活化石,是沧海桑田的纪念碑,是沙漠文化 ...

  • “前沿未来”大讲坛亮相中国海洋大学,“与院士面对面”续写新篇

    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微波与海大师生交流 青岛讯     日前,连续三期"与院士面对面"活动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标志着由海洋高等研究院.深海前沿科学中心创办的"前沿·未来&qu ...

  • 二战中,韩国政府曾流亡中国二十六年,1945年才回到自己国家

    缩小字体放大字体收藏微博微信分享 1904年,日本与韩国订立了一条<日韩协议>,韩国的财政,军事大权从此落入日本之手,同时也宣告着两国的合并.而韩国也成了历史.日本的这种做法,引起了许多韩 ...

  • 今日中国·江苏丨六圩河口 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这里交汇

    今日中国&#183;江苏丨六圩河口 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这里交汇

  • 「家规」江苏泰州溱潼李氏:80字家训成就“三兄弟六院士”

    这是一座水城,四面环水,港叉纵横. 这是一座古镇,深巷幽居,麻石当街. 溱潼,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水绕城池,十里溱湖,万顷碧波,如玉带.似玉盘,妆点着这座千年古镇. 水的灵动 ...

  • 中国山水画的六远法

    北宋   郭熙  雪景图 宋代郭熙著<林泉高致>,其中提出"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