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对《修真图》的参悟

原文地址:对《修真图》的参悟原文作者:南明离火对《修真图》的参悟柔弱 牯灵《修真图》是道教信仰者修炼养生的指南,然而,众多的修炼者,是否都读懂和解悟了《修真图》的奥旨呢?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常听到一些修炼者谈起修炼事,发现有些人并未认真读过《修真图》,往往是道听途说,便盲目进行修炼,有的人还自言“深有体会”,甚至自称体内已修炼出了“婴儿”。也有的人,经“气功师”稍加指点,修炼不过数月,便跑到深山老林里去“辟谷”。我们对这种自欺欺人之举深感忧虑。常听人言:“真理与谬误仅一步之遥”,不可不慎也。笔者悟道肤浅,对《修真图》也是一知半解,愿将一己所学的点滴体会,与同道者共同参悟。在此申明一点,这仅仅是一点体会,修炼者万勿“以此为据”,以免贻患世人,是为至嘱。一、《修真图》的基本理论:三才定位,天人合一。太上老君在《道德经》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二生万物”或“四生万物”呢?我们认为,这里蕴涵着极其深奥的哲理。按《说文解字》解释,“一”是“大”的意思:“惟初大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二”是“高”的意思,指事:“天地为形,天在上,地在下。”那么,“三”又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是“多”的意思,故生“万物”。万物者,泛指自然界一切生命形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又称“天地人和”,“三才定位”。应该指出的是,人也是宇宙间亿万生命形式中的一种,为何独能列入“三才”之位呢?毋容置疑,人是具有高等智慧的生命,惟有人能体悟大道,创造世界。无论是道学还是儒学以及佛学,说到底,是人学。正是从这种哲学原理出发,《修真图》把人勾画成一个独立的宇宙。《图》中云:“天有九宫,地有九州。人下丹田有九窍,以象地之九州。泥有九穴,以按天上九宫;脑有八片,以应八方。”那么,人体这个“天地”,又是如何划分的呢?《图》中说:人有“九真元命”,“不灭之道,存想泥丸”(体之外),实际上是“道生一”的思想,也就是从“无”到“有”的关系。通俗地说,人的肤体(包括细胞)在哲学上都属于“有”的范畴,而与之相对应的“无”,则指人的元神、精神、思维、魂魄等等。只有精神与肉体的结合(人神合一)才是完整的“人”概念。《修真图》认为:除了无极的天,人还有物质的“天”,指的就是头部,故头脑之中,有“天庭”、“九霄”、“紫微”、“太乙”等等。依据“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易经·系辞)的哲理,人体这个“天地”与自然界的天地一样,也有阴阳、四象、八卦。例如心部,为炁之所藏,属“离”卦,为火,应十二地支中的“申”(猴),称“朱陵火府”。心为肝之子,脾之母,舌为之宫厥(宫厥是指元神的居处)。从中可以看出,“炁”属火,非一般人所理解的“气”。人的精气藏于脐门之内,又称“下丹田”。而肾却是“精神漏泄之窍”。脐之下属“坤”卦,为阴跻、阴腧,至“生门”而出。精、炁、神构成人的生命的基本原素,而人体的各个部分无不围绕精、炁、神的存在而存在。它们各司其职,互相作用(互为其“宫”),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如“肝为心母,为肾子,肝中有三魂”,“目为之宫”;“肺为脾子,为肾母,内藏七魄”,“胆为肝之腑,合与膀胱,亦主毛发”等等。《修真图》还认为,人体各“宫”均有神,且皆有姓字服色。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认为,神者,名也。名是人取的,本为“示别”,亦为修炼者有名可循,这才是真谛。如不加领悟,妄加迷信且疑神疑鬼,则与《图》的本义大相径庭。说到这里,是否人体与天地之间就没有内在的联系呢?也不是的。因为天地万物无不包含在“道”中,“道”也无不包含在万物之中。《淮南子·精神训》认为人体生理机构与性情都是与天地的形象与自然变化相契合的,或者说,本来就是“天”赐予的。“故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鲜、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太平经》云:“相去远,应之近,天人一体,可不慎哉!”这些都说明,人与天地虽然各为一个体系,却是相通相应的。人不可能离开天地而存在,而天地四时又无时不在作用于人体。举例说吧,春华秋实,夏旺冬杀,人体于此四时也相应发生变化,修炼者如不明其理,按照一个模式炼下去,则有损而无益;子时为夜半,万物休眠,如彻夜狂欢,势必伤神;鸡鸣于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