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后加年非当代创造
先看照片,这两张照片是我上个月在天津盘山拍的,一张石头上刻“重修石门桥道”,有字“大清光绪己卯年吉月谷旦”;另一张“名山古寺”题刻,有“民国甲子年三月十五”字样。这里“光绪己卯年”“民国甲子年”,就是干支后加年用法实例。
(文章较长,为避免繁杂,看官可挑标异文字浏览)
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表达三层意思或曰三个观点:一、古代(纪年)用法通常干支后不加年,或者说干支后不加年的用法更普遍(以皇帝年号纪年最多最普遍),此为事实;二、干支后加年与加岁意思基本一样,此时岁就是指年,并非岁星或太岁;三、干支后加年的用法并非人民共和后大陆创造,古代就有,亦未见哪朝哪代明文规定,干支后不能加年(或只能加岁)。第一点是客观现象,我说干支后加年古代就有,并不否认不加年的用法更普遍,此点也用不着举例说明;第二点简单讲一下,属于附带;主要在第三点,准备举些例子以证明。
略说的先来,先简单讲一下年与岁的问题。年与岁原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已写过《闲话干支表年》,此略),古代所谓一“岁”相当于现代天文学上一个回归年(太阳年),实际上也就是阳历年;后来年岁混用,意思趋同,用岁用年只是习惯使然(或时代特色),或避免重复同义互用。《尔雅》所谓“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即表示意思一样。“三年两载”“去岁今年”,还有什么差异?
于此补充一个史实:中历年号纪年,在年号后面通常都是用“年”字记数,如汉建安三年、唐贞观十年等;但记年数的后面也有不称“年”而称“载”的。唐玄宗天宝年间,自天宝的第三年正月初一开始,至肃宗至德的第三年二月初五日之间,称“载”不称“年”,共历十四年又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段纪年是:玄宗天宝元年,二年,三载,四载,……,十五载七月肃宗即位,改为至德元载,以后是二载、三载,至三载二月初五日改为乾元元年。
用岁的情况当然不少,如宋徽宗书《千字文》后题“崇宁甲申岁”,元倪瓒《容膝斋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题“壬子岁”,元朱德润《浑沦图》(上海博物馆藏)题“至正己丑岁”,等等;《太平广记》卷二十一有“自云开皇辛酉岁生,年九十三矣”句,此中年岁意几可与今互换,岁并非岁星。我不认为用岁就是正宗,我觉得用岁用年并无本质差别,干支岁即干支年(不仅古代,现代写干支岁的照样有)。唐代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与岁表达的意义并无不同,诗人只因平仄关系互换;《太平广记》卷一百六十三“吾以丙申之年,……后至丙申岁”及《宋史》卷四百六十一“自伏羲甲寅年至皇朝大中祥符三年庚戌岁……”与《辽史》卷四十四“日本戊午岁与辽历相近,高丽戊午年朔与奉元历合”等,句内明显年岁并用,意思一样。
下面主要讲第三点,干支年用法古代就有,以实例证明。我的例子大部分来自书本和网络,可惜有些非第一手资料(但保证不是本人伪造)——因不是写论文,虽第一手资料,也不一定注明出处了。
我看到干支年用法,历史上唐宋元明清都有。早于唐,南北朝时期的《魏书》乃北齐时修撰,《魏书·释老志》就有:“谓谦之曰,往辛亥年嵩岳镇……。”唐有韩愈《画记》“贞元甲戌年”句,韩愈《辛卯年雪》、韦庄《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诗题,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甲子年结实”,(虫篇)“壬戌年,有蜂如麻子蜂”。五代后晋《旧唐书》卷二十六有“今请以开元二十七年己卯四月禘,至辛巳年十月祫,至甲申年四月又禘,至丙戌年十月又祫,至己丑年四月又禘,至辛卯年十月又祫”句。宋如《太平广记》卷一百六十三“移闰在丙戌年正月,……闰乙酉年十二月”;《云笈七签》卷五“《世谱》年三十,则庚午年去世”,卷六“……以己卯年正月降天台山”;苏轼《牛口见月》“忽忆丙申年,京邑大雨霶”;郑刚中《癸丑年暖阁初成》《壬寅年南游至衢州》、杨亿《乙亥年十月十七大雪》等诗题。元如《金史》卷八十八“太祖皇帝以甲午年伐辽,太宗皇帝以丙午年克宋”;《辽史》卷四十四“高丽戊午年朔与《奉元历》合”等。明如沈德符《顾曲杂言》“顷甲辰年,马四娘……”;《万历野获编》(张诚之败)“曾于邸报中见己丑年上手谕一道”,(四衙门迁客)“又,余所目睹则辛卯年冯具区祭酒……”;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自陈大声正德丁卯年没后,……”。清朝较多,如尘定轩藏板《渔洋诗则》(《文献》第十三辑插图)“乾隆乙亥年梓”;昆明呈贡区关圣宫(凤凰寺),正脊梁记“大清道光拾柒年岁次丁酉年大吕月望七日吉旦立”;顾炎武《日知录》卷四(星陨如雨)自注“余于甲申年闰六月丙申望见月食”;例不多举。民国时期就更多,暂举二例:《清史稿》(民国初年北洋政府编修)卷三十九(志十四)“太祖丁未年九月丙申,彗星见东方”;梁实秋《槐园梦忆》“季淑生于辛丑年二月”。
干支年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不仅民间、文人雅士,即使官方也有使用(或被官方认可)。唐代政书《通典》,编者杜佑当过宰相,按内容性质可视作官方书,内有“至丙戌年十月又祫,至己丑年四月又禘,至辛卯年十月又祫”句;另,《通典》(礼)“俗忌今时以子卯午酉年,谓之当梁年”句,地支后并未用岁。《四库全书》是官修书,《四库提要》即有《南涧甲乙稿》“称其生於戊戌,至甲子年二十七”,《蚕尾集》“此集目录下乃注诗自甲子年起,其年冬及乙丑年作别为《南海集》”,《诗林广记前集》“题岁在屠维赤奋若,盖己丑年作”等;四库本《宋史》卷八十二有“玉讼壬子年六月,癸丑年二月、六月、九月,丙辰年七月置闰皆差一日……德卿历与玉历壬子年立春、立夏以下十五节气时刻皆同……德卿推壬子年二月乙卯朔日食”,就算文章为文人所撰,那么其书口(雕板)所刻字(如嘉靖丙辰年、丁巳年等)总该代表官方刊刻。《永乐大典》可谓官书(明成祖亲自撰序并赐名),其所辑书中亦可见干支年用例,如:《永乐大典》残卷辑《文献通考》(韩偓)“吾家所藏诗虽不多,然自贬后,皆以甲子历历自记其所在,有《乙丑年在袁州,得人贺复除戎漕依旧承旨》诗,……其后又有《丁卯年正月间,再除戎漕,依前充职》诗,……”;辑《大明仁孝皇后劝善书》“时咸淳庚午年也”“又于丙辰年葬父”“宋淳癸丑年瑞阳,有陈其姓者,谋杀一贩生药商人,……宋丙寅年间袁州有僧,俗姓王氏”;辑《元史》“初,宪宗壬子年秋八月,祭天子日月山……”;辑《严州府志》“严州府杂造局,在城东北隅秀山下,庚子年开设”,“府志”本身就属于官修书。此外还看到过《续修新城县志》(紫泉书院藏板)书样“光绪乙未年刊”。《太平广记》系奉宋太宗之命编纂,也可算官书;卷第五十五有“天祐癸丑年”,卷一百八十一有“元和天子丙申年”,等等。《大清一统志》有(朝日坛)“每年春分卯时祭遇甲丙戊庚壬年亲祭,余年遣大臣摄祭”,(夕月坛)“每年秋分卯时祭遇丑未辰戌年亲祭,余年遣大臣摄祭”(天干、地支后并未用岁)。《万历庚子同年录》有“甲戌年正月二十六日生”等。清《浙江乡试硃卷》(名录)有吕秉常“同治甲子年”、吕家骐“咸丰乙卯年”、吕衷谦“道光庚子年”、王登堦“乙酉年二月”、钱殿宣“辛酉年十月”等。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国家图书馆藏)有“乙亥年至辛亥年完”“癸巳年冬十月”“太祖壬子年并癸丑年”等。
从《四家藏墨图录》上可以发现,万历到崇祯年间,墨的纪年多出现带年字款,如:寥天一墨,款为“万历甲午年,张子高藏”;先天气墨(汪岂凡造),款为“万历丙辰年造,叶恭绰藏”;藜光墨(吴三玉造),款为“崇祯己卯年造,尹润生藏”。梁基永《干支带年字说》云:从《清墨谈丛》可以看到,清代宫廷制墨款识均为干支加年字,此可视为宫廷制法的标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佚名(一说王凝)《子母鸡图》上题“成化丙午年仲秋吉日”,系明成化皇帝收藏过这幅画,在画上题诗、落款。还看到过一张“圣旨”(网上),有“辛丑年仲春”字样。
溥仪《我的前半生》,出版时作者已为平民,虽不能代表官方,但毕竟当过末代皇帝,不仿引相关文字附于此为例:“到丁巳年(民国六年)张勋进宫请安这天,就开始出现了高潮”(丁巳复辟);“徐太傅慨然道:'慰亭(袁世凯)先不该错过癸丑年的时机……’”(北洋元老);“原来我父亲早先定了亲,庚子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许多旗人因怕洋兵而全家自杀”(亲王之家)。
正史《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用过的例子很多,略如:《魏书》(例见前);《晋书·律历》“入内纪甲子年也;满法去之,入外纪甲午年也”;《隋书》(袁充)“唐尧丙辰生,丙子年受命,……”;《旧唐书》卷七十九“今大唐以戊寅年受命,……”;《旧五代史》(后汉)“自戊申年八月十二日,入太微西垣,……至己酉年十一月十二日夜”;《宋史》卷八十二“诏以戊辰年权附《统天历》颁之”;《金史》卷七十七“以辛亥年为阜昌元年”;《元史·百官志》“乙未壬子年,夺罗歹大使臣重阳所管”;《明史》(金华府)“太祖戊戌年十二月为宁越府,庚子年正月曰金华府”。《清史稿》卷三十九“太祖戊子年九月辛亥朔夜;太祖壬子年九月癸丑……癸丑年九月庚辰……乙卯年三月甲戌”;卷一百十七“初,太祖辛丑年,始编三百人为一牛录,……乙卯年,定五牛录置一扎兰额真”;卷四百八十七“乙未年,特音珠从额驸扬古利征辉发部,……己亥年,从征哈达,……庚戌年,阿巴泰从内大臣……辛亥年,特音珠从扬古利攻呼尔哈路札库塔城,……癸丑年,乌拉贝勒布占泰负恩叛”;卷五百“康熙癸丑年,王师下台湾”。
文学作品中所用例,前举唐宋诗词中即有,兹以明清小说为代表。如《金瓶梅》三十九回“西门庆,本命丙寅年七月廿八日子时建生,同妻吴氏,本命戊辰年八月十五日子时建生”;《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那先生便说,甲申年正月丙寅这四个字内有伤官败财,……”,第九十五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以假混真宝玉疯癫)“稍刻,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薨逝。’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大某山民(晚清)《红楼梦》评语中亦多有干支后加年的,如十九回“此回接上回,写壬子年正月半后事”,六十六回“此回仍是癸丑年秋间事”。《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在下今年三十二岁,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那妇人道:我是丁亥年三月初三日酉时生”。《聊斋志异》(夏雪):“丁亥年七月初六日,苏州大雪。……丁亥年六月初三日,河南归德府大雪尺余,禾皆冻死,惜乎其未知媚大王之术也。悲夫!”“三言二拍”中,如《警世通言》卷四十(旌阳宫铁树镇妖)有“正德戊寅年间,宁府阴谋不轨”,《喻世明言》第二十四卷(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有“三儿道:'自丁未年至此,拘在金吾宅作奴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张福娘一心贞守朱天锡万里符名)有“看那盒子底下,镌得有字,乃是宣和庚子年制”,等等。
书画中写法比较谨慎,但也有用的。如元王冕的《墨梅图》(上海博物馆藏)上题“乙未年春正月朔写于草堂”;《三希堂法帖》中明詹景凤的“万历乙未年中秋后十日”;明陈洪绶《香燕图》左上题有“丁丑年正月六日书,江村高士奇”,高士奇为清代官员、史学家;清代伊秉绶隶书作品,题“嘉庆乙亥年秋七月既望”;清代书画家吴历《溪阁读易图轴》(藏于上海博物馆),落款出现“戊午年嘉平廿七日拟古”;《兴福庵感旧图卷》(吴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署“甲寅年登高前二日雨霁并书”;《少陵诗意图卷》,署“乙卯年清和,写少陵诗意赠西塞山人.墨井吴子历”;吴历“墨汁图”,书“康熙戊子年春仲仿古人”;梁同书(清代书法家)作品有“乾隆壬子年”“甲戌年”等;伊立勋(清书法家)对联,署“癸亥年仲冬月上澣”;杨沂孙(清代书法家)《录说文解字叙一则》,有“同治乙丑年虞椒杨沂孙在濠州书”;啸风(即范寅,清代语言学家、书法家)作品,署“甲戌年仲夏”;清阮元(御题诗)注有“康熙乙卯年”;清孟昭孔题签有“光绪乙巳年冬”“光绪乙巳年八月”;清郑文焯对联,题“甲寅年春日集多宝塔字”;现代书画家吴湖帆题“文衡山怀归诗”卷首语有“嘉靖癸未年五十四”。
现当代书画家写干支年的比较多。当代名人范曾等写得很多,可不算;首届书协主席舒同也有写的;刘开渠、戴敦邦、沈定庵都有写,看到过照片;林散之先生应该是受人尊敬的前辈,他也写“辛酉年冬月”“丙寅年六月”。
又石刻中所见例。如泰山“与国咸宁”题刻:乾隆戊辰年仲冬,知泰安府事长白萨槎题;“峻岭”:大清光绪丁亥年,晋阳王启恩书;“举足腾云”:康熙乙酉年菊月泰安使者祁国祚题;“还愿”碑:丁卯年卯月卯日,民国二十一年夏月,潍县众弟子立碑。天津盘山,例见前。顾渚山摩崖(浙江长兴顾渚山摩崖石刻),唐张文规题名:癸亥年。宋景定“石之奇墓志”(藏绍兴会稽金石博物馆):以甲子年十有二月……。台湾日月潭干涸所见石碑,右边文字“乾隆丙寅年修”。《新昌历代碑刻》一书所收有:(拔茅小龙亭香炉碑)“万历甲午年仲冬立”,(茶田碑记)“大清光绪丁未年荷月谷旦立”,(三圣殿碑记)“大清宣统岁次己酉年菊月”,(孝思堂碑)“民国丙子年仲夏月守龙公派立”,等等。
鲁迅、周作人、胡适大概也可算作民国时期文人的代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坟》“庚子年的义和团捉住路人,可以任意指为教徒”,《三闲集》“丁卯年八月廿四日,香港孔圣会谨启”,《中国小说史略》“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周作人《北平的春天》“庚子年三月十六日的日记云”,《立春以前》“在辛丑年往南京当水兵去以前,一直住在家乡”,《甲申怀古》“甲申年又来到了”;胡适《四十自述》“光绪甲辰年的春天,三哥的肺病已到了很危险的时期”“《竞业旬报》第一期是丙午年九月十一日出版的”“己酉年,大哥和二哥回家,主张分析家产”,《找书的快乐》“原来是甲戌年手抄再评本”。
王国维、陈寅恪总算得上学术界的牛人了吧,他们也有用。王国维书赠李哲生诗幅(《学术集林》卷十一插页)有“昔游五首癸丑年旧作”;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有“唐蕃翻经大德法成辛酉年……”,《戊戌政变与先祖先君之关系》有“以内阁候补侍读于光绪戊戌年七月”,《恪守词韵》署“丙申年七月上澣”。
其他用例,如线装书影:在兹堂《第一奇书》“康熙乙亥年”,雅语堂藏板《金石录》“乾隆壬午年刊”,丘琼山阁老原本《成语考》“乾隆壬辰年镌”,广新堂《情史》“乾隆甲辰年镌”,扫叶山房藏板《元史类编》“乾隆乙卯年镌”,文光裕记藏板《太平广记》“道光丙午年镌”。清墨:“康熙甲戌年制”“乾隆乙亥年”“乾隆戊申年制”。戏单:晚清戏单(新舞台)“乙卯年七月十四”;民国戏单一(广德楼)“丁巳年阳历二月五号”,戏单二(中和茶园)“即丁巳年闰二月二十四日”。昆明太和宫金殿“棂星门”匾,“大明万历壬寅年季春月鼎建,大清光绪辛卯年季秋月重建”;民国时宪书“丁卯年春牛图”,文昌宫《弥陀经》“民国庚午年小阳月”,峨眉山青玄宫委任状“太岁丁丑年”,……
四九年后,中国大陆以西历(公历)纪年,中历(农历)就多作干支年,似无不可;至如启功先生,多直接书公元年号,于古更无据,亦并无不可。
(此文结束,“事不过三”,今后不再写干支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