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了一个老“色”鬼
第三重解密
《宋定伯捉鬼》是一场“人”与“鬼”的邂逅。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指出,这个名叫“鬼”的年长者,有恋童癖,他在夜色掩护之下,用软暴力强迫宋定伯与之发生身体接触。但是有人会说了,从文中第一段来看,两人相逢,是宋定伯主动打招呼搭讪啊?
我们看,宋定伯是否主动跟鬼搭讪呢?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鬼曰:“鬼也。”鬼曰:“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数里。
从文中可以看到,两人相逢,首先说话的是宋定伯。宋定伯说:“谁?”
试想,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路上走,总会遇到人的,但是你会不会遇到一个人就问他是谁呢?正常人对那些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是不会去问他的身份的,只有在别人对你产生好奇,并且已经表现出要跟你说话,接近的欲望时,你才会问他是谁。
所以,宋定伯问“鬼”是谁的时候,说明,这个鬼已经有了和宋定伯接触、靠近的行为,引起了宋定伯的警觉,宋定伯才会问他的身份。
鬼在被问之后,对自己的身份丝毫不予掩饰,他为什么不掩饰一下自己的身份呢?他为什么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是“鬼”?这种回答正常吗?
笔者认为这种回答是正常的,却也反映了“鬼”的心理。
这个“鬼”应该具有正常的理智,他应该知道自己碰到的人有两种身份可能,要么是跟自己一样,是“鬼”,要么跟自己不一样,是“人”。
如果“鬼”害怕“人”的话,他会一开始就亮出自己的身份吗?一个小偷在警察面前敢泄露自己的身份吗?相反,一个警察就敢在一个小偷面前亮明职业。为什么?强势的一方不害怕弱势的一方。这个“鬼”他是强势的,他不害怕人,所以敢在不清楚对方是人是鬼的情况下亮明身份。
所以“鬼”在承认自己是鬼的时候,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对方面露恐惧,说明他是“人”,就可以消灭之;对方面色淡定,说明他是跟自己一类的人,就可以同行。
宋定伯听说对方是鬼以后,如果有一刹那的犹豫和一丝毫的恐惧,他就立刻毙命当场了。
这个故事的第一段可以这样解读:
一个有着恋童癖的同性恋者,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鬼”,以表明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的性取向,具备有对人生杀予夺的强大权势。这个名叫“鬼”的权势人物,遇到了一个名叫“宋定伯”的俊美少年,顿时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少年注意到他,问他是谁。他自恃地位尊贵,权势倾人,就毫无忌讳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欲求。少年人忌惮他的权势,不得不曲意迎合,谎称自己也是同性恋。这个名叫“鬼”的同性恋男人,便放心地和他在一起了。
第四重解读:
神话故事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像《宋定伯捉鬼》这个故事,里面包含着许多意象,我们不妨探讨下这些意象背后的意义。
“南阳”这个词,一般人以为它只是一个地名。笔者以为,“南阳”是一语双关,即表示地名,也表示“男阳”。而“男阳”又有丰富的指代,它可以表示男人的阳具,也可以表示男人的“阳气”。“南”和“阳”都带有阳性,这两个词放在一起组成“南阳”,就代表了双重的阳气,也就是“重阳”。
“阳”与“阴”是对立的。白天属于阳,夜晚就属于阴。人属于阳,鬼属于阴。宋定伯在“夜晚”遇见了“鬼”。“夜”与“鬼”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重阴”。“南阳宋定伯夜行遇鬼”,就是“重阳”遇见“重阴”,自然构成了激烈的矛盾。
“宛市”不见得特指地名,它也可以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交易场所”。“鬼”和宋定伯互报身份之后,就有了“合作”的可能性了。然后“鬼”问宋定伯,你要去“何所”?宋定伯回答他要去“交易场所”,鬼说“我也要去交易场所”,于是,两人一起走。他们两者之间的合作,目的地在于“交易”。“鬼”通过这场直奔“交易”的合作,满足自己的欲望;宋定伯通过这场直奔“交易”的合作,实现自己的人生安全。这种以“交易”为目的的行为,对宋定伯而言,是被迫的。所以宋定伯心中还有另外一个交易,来实现平衡,那就是将这个胁迫自己去“交易”的“鬼”卖掉。
宋定伯在和“鬼”一起前往交易目的地的过程中,一开始就萌发了将“鬼”“出卖”的预谋。
有人说,宋定伯卖羊是不道德的。宋定伯明知道这个羊是“鬼”变的,却还要将它卖掉,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害了第三方的利益。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仍然是将此“鬼”看做一个真实的鬼。我们知道,“鬼”并不存在,这里的鬼是一个人,名字叫“鬼”而已。可是又有人抗议了,说,既然说“鬼”是一个人,那么你如何解释“鬼变成了羊”呢?
我们说,神话故事是对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鬼变成了羊”,我们按照无神论的方法来解释的话,就是这个名叫“鬼”的人,他投降了。“鬼变成羊”,等同于“鬼投了降”。
宋定伯卖羊,我们不要看成他真的将一只假冒伪劣的羊给卖了,而是要看做宋定伯“出卖”了已经投降了的“鬼”。
“羊”还有另外一个象征意义。鬼变成羊,有双重意义。第一个,羊是没有能力反抗的弱势动物。“鬼”变成了“羊”表示曾经强大的鬼,一下子失去了反抗的能力,成为任人摆布的弱势者。第二个,羊是温顺的,不具备有反抗别人的意志,此时此刻,“鬼”已经丧失了所有的优势,愿意展示温顺的姿态,乞求得到宋定伯的谅解。
但是,宋定伯有没有谅解这个变成温顺绵羊的“恶鬼”呢?没有,宋定伯直接“唾”了他一下。在这里,“唾”也有象征意味,“唾”在表面上表示吐口水,实际上是表示极度的憎恨,嫌恶。
宋定伯曾经问鬼害怕什么,鬼回答说“唯不喜人唾”。其实,这段问答已经告诉我们,“鬼”不是真的“鬼”,而是一个名叫“鬼”的人。文章中,“鬼”就是人,跟宋定伯一样都是人,一样有人性人情,所不同的只是性取向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人喜欢别人“唾”自己吗?不喜欢别人“唾”自己,这不是“鬼性”而是“人性”啊!
宋定伯和“鬼”一起来到了宛市。鬼的真正目的地不是“宛市”,鬼的目的,是和宋定伯一起走相互背着走到宛市的过程。快到宛市的时候,鬼的目的已经实现了,对“鬼”来说,他可以离开了。但是宋定伯不答应。他在和“鬼”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已经吃了亏了。所以,他要开展第二场交易,将“鬼”出卖掉,然后获得补偿。这一次,宋定伯是要和“人”来进行交易。
而在“宛市”并不缺少人。“鬼”原本是很强势的,但是他的强势只能在路上,一旦和宋定伯来到了靠近宛市,或已经到达宛市以后,这个“鬼”就处于敌对者的重重包围之中,没有能力反抗了。也许一开始,宋定伯并不想去宛市,宛市是一个陷阱,是“鬼”的陷阱。“鬼”在一开始说出自己的身份以后,宋定伯就临时起意,有了要将此鬼带到这个“陷阱”的念头。在这个环境下,鬼只好投降,他通过摆出温顺的姿态,渴望得到宋定伯的开释。但是宋定伯已经极端憎厌他,就直接将他唾弃、出卖了。宋定伯如果不是得钱千五百,如何肯离去呢?
既然“宛市”只是“陷阱”的代名词,那么与宋定伯达成交易的,也许要的就是这种“鬼”呢?
未完待续。
用心、用意、用好料;有胆、有趣、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