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发展史(上)

家谱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关于家谱的起源时间问题,学术界大致有宋代起源说、战国秦汉起源说、周代起源说、殷商起源说等四种,虽然起源时间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已有文献作为立论的基础。其实家谱的起源可能要更早。

家谱的起源

最早的家谱很可能出现在大禹时期。我们知道,大禹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夏朝的创建者,也是王位世袭制的始作俑者。这一时期,由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王位的传承不再与贤能、民意相关,而是取决于血缘关系,于是血统的纯净、王族成员血缘关系的亲疏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家谱的诞生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大禹治水

司马迁在《史记》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楚世家》和《三代世表》等篇目中,较为详细地记录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及楚国王室自始祖以下的历代世系。《史记》中世系追溯到的最早人物是黄帝。《五帝本纪》起自黄帝,《夏本纪》的前溯也至黄帝止,这与司马迁所说的“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相一致,表明司马迁所依据的谱牒资料的终极追溯人物应该就是黄帝,所追溯的时代就是黄帝时代。这与后代家谱往往追溯至黄帝的做法也是相符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最初的家谱记载的世系应该始于黄帝时代,换句话说,最早的家谱可能出现于距黄帝时代不久的某一时期。

司马迁《史记》

《史记》中关于《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的记载,说明西汉时期,司马迁可以从当时的文献、传说、追记中了解到上古时代的世系。

口述家谱

黄帝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这一时期的历史并没有留下文字的记载,只有一些口耳相传的传说。没有文字,那么最早的家谱就应该是口述家谱。口述家谱就是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将家族的世代谱系传承下来。关于口述家谱的存在,可以从少数民族的习俗中得到印证。在中原建立元王朝的蒙古人就有口述家谱的习惯,蒙古人有保存祖先的系谱、教导出生的每一个孩子知道系谱的习惯。这样他们将有关系谱的话语作为氏族的财产,因此他们中间没有人不知道自己的部落和起源。据说成吉思汗就能将自己黄金家族的世系背诵二三十代。

口述家谱在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中是极为普遍的,有些民族为了便于记忆家族世系还实行了“父子连名”的取名习俗。所谓“父子连名”就是父亲的名字的末位(或二位)音节与儿子名字的首位(或二位)音节相同。采用父子连名的民族一般没有文字,世系都要依靠口耳相传的口述家谱记录,而使用连名,一方面便于记忆背诵,另一方面也便于辈分的确认,与中原地区家谱中的字辈谱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彝族为例:古候吼兹——吼兹讫(qì)得——讫得谋巫——谋巫乌儿——乌儿洛勒——洛勒莫阿——莫阿阿讫——阿讫阿兔……

以大理白族为例:大理国有三个国主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分别为祖父名﹑父名和本人名。

结绳家谱

在文字产生以前,先民们使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记事,称为结绳记事。使用结绳的方法来记载世系,记录家族内成员的情况,便是结绳家谱。

结绳记事

结绳家谱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锡伯等民族中都曾采用。如在满族祭祀的神灵中,有位“佛托妈妈”,意思是柳枝娘娘,也尊称为子孙娘娘,是赐福降子的尊神,满族大祭的第三天晚上要为“佛托妈妈”举行单独祭祀。祭祀中的“佛托妈妈”是一个黄布制成的口袋,因袋口用布带抽紧而呈上尖下圆的形状,俗称“妈妈口袋”。口袋中装有长四五丈的彩丝索绳,俗称“子孙绳”或“长命绳”,绳上系有代表家族成员的小物件如五彩布条、小弓箭等。子孙绳平时不打开,装在布袋里供着。等妇女生小孩时,将布袋打开扯出子孙绳,悬挂在屋里。如果生的是男孩,则在子孙绳上系一个小弓箭、小筐、小篓什么的,意思是男孩长大成人之后,不忘祖上的武功;如果生女孩,则在子孙绳上系上一条红布条,意思是表示吉祥如意,女孩子长大贤淑温柔。直到小孩满月之后,才能将子孙绳收起,重新装进布袋里,放回原处供奉起来,让其继续享受人间烟火。满族人通过这根索绳可以记载辈数、每一代有多少男女,而且还以此寄寓对后世子孙的希望。“子孙绳”越长,系物越多,则表示子孙繁盛,子子孙孙,绳绳相继。“佛托妈妈”的“子孙绳”实际上正是结绳家谱。

满族风俗:“佛托妈妈”里的“子孙绳”

甲骨文家谱

商代甲骨文的出现,使家谱从口耳相传的口述家谱及结绳记事家谱阶段步入了文字记载的实物家谱阶段。所以学术界大多把商代(公元前1500-1000年)作为家谱的萌芽阶段。中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家谱便是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商代甲骨文家谱,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实物家谱。甲骨文主要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情况,因此也被称为卜辞,但其中也有一些记载着人物世系的内容,这些记载了同一家族多代人名字的甲骨文就被称为甲骨文家谱。

骨版记录的是殷商贵族日常生活行事和天文气象等有关资料。在殷商甲骨刻辞中,一般记载的是占卜、祭祀、狩猎等活动;也有的骨版包含家族世系人名 的内容,相当于带记事功能的甲骨文家谱,可以说这是历史最悠久的实物文字家谱。

这份《倪氏家谱》刻于3200多年前的商王武丁时期,其中父子关系11人,兄弟关系2人,是现存最完整的商代家族世系。

根据对现有甲骨卜辞的研究,共有三件甲骨卜辞可以被认为是家谱。一件收于《殷契卜辞》,序号209;一件收于《殷墟文字乙编》,序号4856l一件收于《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序号1506。其中《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1506号卜骨收录了儿氏家族11代13个人名,其中父子关系11人,兄弟关系2人,是现存最完整的商代家族世系。据考证,这份《儿氏家谱》刻于3200多年前的武丁时期,谱中的名字均不见于商代先公先王谱系,表明这些人可能并非是王室成员。这就证明了早在3000多年前,王室之外的显贵家族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家谱。

金文家谱

商代晚期,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实物家谱,这就是金文家谱。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此所谓的金文家谱也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

周代以后,人们普遍在青铜礼器上铸刻铭文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这些铭文一般先叙述祖先的名字及美德、功勋,然后是铸器人的名字,涉及到家族世系的比较多,因此金文家谱屡见不鲜。

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制度是一种建筑在血缘关系上的等级制度,出于维护宗法制度的需要,记载血缘关系亲疏、嫡庶长幼的家谱在周代得到了很大发展。周代家谱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家建立了一套史官修谱的制度,设立专人负责周天子王室家谱的记录与管理。据《周礼·春官》的记载,小史是掌管谱牒的官员,专门负责定立王室的世系、区分王室成员的长幼次序与嫡庶亲疏,遇到有祭祀还要告诉周王其祖先的忌日和名字。各诸侯国也都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诸侯国王室的谱牒和家族事务,如楚国就设置了三闾大夫之职,专门负责楚国王室的家谱记录与管理。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曾经担任过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昭、屈、景三姓的谱牒。国家还设立官员负责卿大夫谱系的记录和管理,这个职位叫做太史。

随着家谱的发展,周代还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谱学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

《世本》记录了自黄帝至春秋战国历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姓氏起源、世系源流、迁居本末、生前创制、谥号及其他事迹,是一本万姓统谱式的 谱牒著作,被誉为中国最早的谱牒著作,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谱学著作。《世本》分为《帝王谱》《诸侯谱》《卿大夫谱》《氏姓篇》《居篇》《作篇》《谥法篇》等十五篇。其中《作篇》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如神农氏发明了琴,伯夷发明了打井,杜康发明了酿酒,蚩尤发明了用金属制造兵器等等。

《帝系篇》是专门记载文字产生以前的传说时代血缘系谱的谱牒著作,实际上记载了黄帝的谱系,在这一谱系中共有男性38人,女性13人,记载内容特点鲜明。尽管这一谱系的可信性值得怀疑,但在谱学发展史上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传为荀子编修的《春秋公子血脉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谱”为名的宗族史籍,其“血脉”二字,形象地揭示了家谱作为血缘系谱的特点。尽管此书如今已佚,但却是后世家谱称“谱”的滥觞。

姓氏文化摆件

带您穿越时空隧道进行一次寻根之旅,

展开一幅五千年长卷让您尽享文化大餐!

www.qituteng.com

更多姓氏图腾文化、齐文化内容,尽在齐图腾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真定史氏世系家谱序

    真定史氏世系家谱序 大宗.小宗之法废而后谱牒兴.秦汉而下, 士大夫之族历世不散得以识其先人而不相忘者, 谱牒存焉耳.五季之乱, 谱牒又废.宋欧阳文忠公.苏明允先生虽倡为之, 而继之者或寡, 以至名门盛 ...

  • 谱牒文化丨怎么判断修的是一部好家谱?

    怎么判断修的是一部好家谱?不同的谱牒研究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本文是从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分别是:谱序.家风家训.世系图.世系(录)传. 谱序 每一次修谱都会有谱序,且历代都会将谱序给保存下来.谱序主要 ...

  • 谱牒的发展和类别

    "谱牒"一词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 ...

  • 才子佳人小说: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朵玫瑰,承金瓶梅孕红楼梦

    原创读书悟道2020-01-10 15:04:33 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纵观我国的文学史,汉赋.唐诗.宋词和元曲均可称为"一代之文学",到了明清两朝,小说和戏曲 ...

  • 这首诗是七绝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8个字饱含意蕴,读后人人叫好

    七言绝句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它的严谨格式是在唐朝时期形成的. 那么七言绝句迈入成熟时期,是有一个标志的,这个标志你可知道?--就是唐朝诗人张说的一首绝句<送梁六自洞庭山>,它被称为七言绝句发 ...

  • 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三个巅峰时期

    商周以前 玉器都是与巫有关 沟通人神的 西周后作为礼器 约束大家 慢慢一直走下神坛 沦落成世俗之物 到清代时达到最后的顶点 集天下巧匠 不计工本 怎么爽怎么来制作玉器 算是把这个俗玩到了极致 这就是为 ...

  • 量子计算发展史上的27个里程碑事件

    40年前,诺贝尔奖获得者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 理查德·费曼 (Richard Feynman) 认为:"自然界不是经典的,如果你想模拟自然界,那么你最好使用量子力学." (Natur ...

  • 何海霞在中国画艺术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何海霞(1908年-1998年8月5日),名瀛,字海霞,以字行.北京市人.为"长安画派"代表画家之一.何海霞60年代与赵望云.石鲁深入生活,共同谱写了中国美术史上光辉的一页.他与石 ...

  • 此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点,也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顶点

    清高宗乾隆皇帝,公元1711年出身于北京雍和宫,1736年登极,在位六十年,禅位后继续训政,实际掌权六十三年,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高寿的皇帝,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一朝,中国社会经 ...

  • 徕卡发展史上的三个关键人物

    相机,对于我们来说早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拍摄工具,而是观察世界.认知世界.表现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相机发展史上,能称得上著名品牌的并不少,但是能成为一种情怀和信仰的便屈指可数了,德国的徕卡相机就是这样一 ...

  • 太极拳发展史上一个神秘但又不神秘的结论

    --允升园 谁创立太极?太极拳各派各持己见,众人众说不一. 研究太极拳之发展脉络,时间是一个重要基准,而时间框架里的太极拳人物则是重要标志.翻阅太极拳史确有记载且近现代太极拳界皆为认可之重要人物,可略 ...

  • 北齐白瓷——瓷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转折!

    从青瓷到白瓷,是瓷器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不仅仅是色彩的多样化,还为彩绘瓷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青瓷因为胎釉含铁量高,烧成后呈现出各种深浅不同的色调,无法在瓷胎上绘画,只能采取在胎体上刻花.压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