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价岩茶,我来说几条Y理

去年年底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发布了“致全市茶企茶农的第二封公开信”(原文链接:致全市茶企茶农的第二封公开信),这份公开信里提出了几个倡议:第一反对价格虚高,第二反对过度包装、第三反对恶俗花名。

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但是其中在反对价格虚高中明确规定了,对于价格超过10万元的,应主动向市场管理部门报备,对于所谓“非卖品”上市销售的应开展自查工作。

一些不明所以的童鞋可能觉得这个不过又是公关应对而已罢了,呵呵那你可能低估了茶业公会在武夷山的影响力。

这么说吧,这份公开信是12月28号发的,到今天不过半个月时间,所谓的天价茶纷纷挑战价格,甚至有些天价茶直接打了5折,让价格直接低于10万元的红线。据Y老师所了解,也有一部分天价茶开始走了报备流程。

然而就在Y老师觉得武夷岩茶定价的这个问题终于有人管一管、也能管的住的时候,某些自媒体又迫不及待的发布了所谓2021年的天价岩茶榜单,如果单纯从传播热度的来说,这个天价单的传播力可比同业公会的公开信大多了。

这其实也是现在所谓天价岩茶尴尬的一点,你只看见了你想看见的。最近天气太冷,爬不动山,我们就翘着脚泡着茶悠闲的聊一聊天价岩茶的一点Y理吧。

1.

高端茶不等于天价茶

同业公会的公开信给岩茶价格划了一条红线,10万元人民币/斤

其实10万块这条红线只能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刀切。我们在讨论高端茶和天价茶的时候应该先屏蔽那些不靠谱的、蹭热度的茶与人,这样我们才能聚焦于岩茶这个行业的本质,真正理解高价背后的产业逻辑,做出维持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正确动作。

在我看来,品质和价格严重不匹配才是真正的天价茶。

有些所谓榜单上的天价茶不靠谱程度一点都不亚于郭敬明的导演水平,同样是50块,看阿凡达我就觉得赚了,要是看小时代,还是小时代3,我就觉得这电影还真是个天价。

同业公会的公开信里提倡大家不要炒作“山场茶”、“大师茶”,这一点我持小小的保留意见,把视野放到全茶类竞争的时候,武夷岩茶最大的两张牌就是小产区和工艺技艺,在我看来武夷岩茶的国标就是一个大的山场概念。

武夷山行政范围内的岩茶才能称之为武夷岩茶,而武夷山小山场味的差异性又确确实实是武夷岩茶最迷人的所在。工艺性就更不用说了,武夷岩茶是第一个获得非遗的茶类,是工艺最复杂的茶类,如果不让提山场不让提大师,这在市场竞争中无异于自废武功,不利于武夷岩茶的整体发展。

对于山场茶和大师茶,其实要做的更多的应该是规范,岩茶教室这几年的宣传中我们对山场的记录有一个价值观导向原则:关于一泡好茶,你可以说,也可以不说,但是不能乱说。

去年武夷山茶叶局发布了关于茶青卡的使用规范,为一些山场发放定量的茶青卡,这个其实是为规范的山场茶管理和宣传开了一个好头,但是有很多的细节要完善,对于管理部门而言这是需要坚持和细化的工作。

如何不让进价十块售价1000的天价牛栏坑这样劣币驱除真正牛栏坑良币是市场管理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情,而且这个管理部门绝对不止是武夷山的管理部门,绝大部分的“天价茶”其实都不是武夷山本地茶企的杰作。

对于武夷山的管理部门我也有个不成熟的建议,既然已经要求超过10万以上的天价茶进行报备了,不妨每年对这些“天价茶”做一个公示,或许也可以组织专家对天价茶进行一轮盲评,看看这些茶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毕竟像天价茶这样的事情官方不发声,各种牛鬼蛇神还是会不停的冒出来。

2.

几十万茶背后的定价逻辑是什么?

这一次同业公会的公告划定了10万这条红线,相关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10万元”这个界线是同业公会根据对武夷岩茶的原料、制作、产量、包装、利润率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得出的一个“比较靠谱的市场价”,而超过十万元,特别是几十万的武夷岩茶明显偏离了茶叶本身的价值。

对于这个解释,我是这么理解的,十万块以内的茶讲究的是性价比,而十万块钱以上的茶,则可能隐含着商家背后某些市场逻辑。

其一就是高定价很大程度上吻合了碎片时代的传播逻辑,一斤定价三万的茶和你说了半天山场工艺也只能在店里吆喝,而一斤定价三十万的茶,随便敲个黑版,就破圈了。哪怕骂的人比赞的人还多也没所谓,至少你知道了。

这种变相的“炫富”逻辑在类似抖音之类的传播平台上十分常见,而且通常还挺火的。

其次品牌里有一款甚至几款这么高的定价逻辑它符合锚定效应。

什么是锚定效应?打个比方,LV之类的奢侈品店一定是在商场的一楼,而打折店一定是在商场的顶楼,这就是锚定效应的实际应用之一。

当你进来的时候,你对我们的价格是有预期的,而当你发现这里还有折扣的时候,心里又是有惊喜的,自然会忍不住的买买买。这种锚定效应还不自觉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岩茶社交货币的属性。

什么概念呢?就是不仅你背着驴牌的时候可以嘚瑟,即使当你穿着打折品的时候,你也忍不住和你闺蜜炫耀,这是在LV那家商场里卖的。

而最后岩茶特有的斗茶文化,也加剧了天价茶在品牌之间的病毒似传播,你家要有的我家也必须有,你要是没有个几十万的茶,对不起,你连参加地下斗茶赛的资格都没有。

3.

炒作这口锅,岩茶不背!

摒弃那些不靠谱的茶和没有性价比的高端茶之后,武夷岩茶到底贵不贵?贵,确实贵。但是贵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一说到贵,就甩来一口叫做炒作的大锅,到底什么是炒作?我们看到建国以来的各种有名的炒作,从炒君子兰到炒股再到炒房地产炒普洱……在经济领域,炒作有三大标准。

第一:大量行业外的钱和人进入到这个行业的流通环节,俗话说的热钱涌入。

什么意思?比如我这公司主营业务做互联网的,账上一大笔钱,也不知道咋用,买点普洱吧,买了干嘛,喝是喝不完的,卖吧也没有门店,反正放着呗会涨价,据说总有人买,没人买怎么办,没人买的时候就叫崩盘了,炒作的这些热钱有一个特点,他既不流入生产环节,也不会在最终的销售环节,对于热钱来说一个太累,一个太慢。

第二就是在定价外的溢价销售。比如1499的茅台,你们买到过吗?

第三当然就是要价格在某个阶段内持续性暴涨暴跌。

在岩茶领域这样的情况似乎没有出现,去年的正岩茶区拍卖,中标的企业是两家武夷山本地知名茶企联合拿下,你品品,本地,知名、联合,妥妥的OLD money 的味道有没有。

天价岩茶通常也只有打折卖没有溢价卖的,那些榜单上的天价茶,大概我做岩茶教室这五年也没涨价,层出不穷的都是一些昙花一现的新品牌。说岩茶炒作,感觉确实有点冤枉了岩茶。

岩茶贵其实主要还是贵在稀缺性上。

2017年武夷山全市毛茶产量19800吨,精茶9800吨,注意不是正岩产区,是全武夷山,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红茶。即使按照岩茶产量一万吨左右计算,大概是普洱茶产量的1/15,铁观音产量的1/7,福鼎白茶产量的1/3,妥妥的全国最低。

即使全国喝岩茶的童鞋只有100万(这个是岩茶教室努力的粉丝数哈哈哈),那么平均每人不过区区20斤茶,我摸摸的看了看我们去年年会喝掉的“天价茶”,暗暗的想,这一次我应该没有拖全国人民的后腿。

而在这一万吨的茶里,收限于岩茶的产区和工艺,还有诸如当年气候等等的限制条件,真正达到高端茶标准的,恐怕连1/100都不到吧。

所以说,说到底岩茶之所以贵,还是在这样“畸形”的供需关系中,定价权更偏向于供给方的原因吧。

4.

岩茶的价格走势会便宜吗?

喝茶的童鞋最关心的大概就是公开信发布之后,岩茶的价格能不能便宜哪怕一丢丢吧?这点Y老师觉得这得分两头看。

如果是土豪童鞋平时买的都是十万以上的天价茶的,那么估计能便宜不少,Y老师认识的很多天价茶最近都把价格调到了十万以内,其中很多就包含了某些自媒体火急火燎的发布在最新版单里的茶,有些茶甚至打了5折。这种降价幅度也只有特斯拉比得上了。

燃鹅对于大部分的岩茶来说,降价,这是不存在的。房价不降的话,岩茶的价格我看是很难降下来了。

这又回到刚才说的那点,岩茶价格是由他“畸形”的供需关系,也许有的童鞋会问,供需关系这么简单为什么就不能多做一些呢,岩茶是小米吗?还搞饥饿营销。这么说你就误会岩茶了。

由于岩茶对于产区和工艺的依赖巨大,其实早在2000年前后,武夷山的茶业专家就到武夷山周边的丹霞地貌山区试种岩茶,可是经过多年的实验依然是无法达到武夷山核心产区的品质。而武夷山自08年以后禁止开垦新茶园,这在保护了武夷山的良好的生态的同时也锁死了武夷山的产能。

去年武夷山政府为茶业行业制定了11363的发展规划,要在2022年实现全市规模以上茶企100家,产值100亿,2017年的时候,这个数字是20亿出头,你品,你细品。

关于岩茶这件事,Y老师的逻辑就是:在靠谱的渠道买你买得起的有点贵的茶,至于天价茶,能蹭就蹭,别追,尤其是那些网红脸,你懂的,离开了滤镜可能啥也不是。

而那些真的做到极致又确实没有什么量“非卖品”,其实也可以大大方方的定出规则来,明明白白的和别人说,你买一万我送你一泡不香吗?

另外我还有一个好建议,这些“非卖品”来岩茶教室做个分享品鉴会吧,我们一起走出去,让大家看看顶级岩茶到底是个什么样,到底值不值得这么贵!

今日互动

对于天价岩茶的逻辑,你有什么想要表达的吗?留言区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