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平|薛姨妈“另迁房舍”位置之分析

薛姨妈“另迁房舍”位置之分析

徐建平

 :本文首先介绍了沈治钧先生关于薛姨妈另迁房舍位置的观点、其列举的“方位错乱、东西方向颠倒”的五组事例。然后分析了这些事例中人物活动轨迹的方向、地点方位的具体指向。综合书中相关描写,论证了薛姨妈另迁房舍的具体位置。从而也证明这些“方位错乱、东西方向颠倒”应该是对相关地点方位理解不同造成的,实际是不存在的。

关键词:《红楼梦》、薛姨妈、另迁房舍、位置

《红楼梦》第四回描写,薛姨妈一家初进京时,居住在荣国府东北角上的梨香院。第十八回描写,“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腾挪出来由小戏子在内学戏,这样,薛姨妈一家就搬入了另外一个不知名的院落之中。学界对这一房舍的具体位置存在颇多不同意见,许多人认为关于其位置的描写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冲突。有人提出这些矛盾冲突是作者成书过程中没有统一修改所致。有人认为这是作者为了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没有统一考虑建筑布局所致,等等争论很多。

笔者通过对书中宁荣两府及大观园建筑布局的研究,论证了薛姨妈另迁房舍的位置。笔者分析,作者在书中关于建筑布局的设定是准确的、完整的、有统一布局的。研究者提出的这些矛盾冲突都是对书中描写的建筑布局理解不同造成的,这些矛盾基本是不存在的。本文将通过分析论述学界提出的一些矛盾冲突,结合书中相关描写,对薛姨妈另迁房舍的位置作一详细解读。

  沈治钧就薛姨妈另迁房舍位置提出的矛盾冲突

沈治钧先生在《红楼梦成书研究》一书中称薛姨妈一家另迁的这个院落为“薛家院”,并在该书中列举了薛家院住址“方位错乱、东西方向颠倒”的五组事例。沈文分析,大观园应该占用了荣国府的东北部及宁国府会芳园。书中既然说薛家院在荣府的东北上(还提出在作者的旧稿中,薛家院或许就是梨香院),那么在作者的潜意识中薛家院应该属于大观园西北部的界墙以外;两处之间应该有西北角门相通。大观园园门应该临街,进门北边是翠嶂,翠嶂的北边是沁芳桥。怡红院应在东南方位,潇湘馆在西南方位。宝钗居住的蘅芜苑应该位于大观园的西北方位。由于沈先生在书中没有绘制宁荣两府及大观园布局图,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揣测或许就是如图1这种布局。沈文分析,宝钗从蘅芜苑回薛家院,只需要穿过大观园的西北角门即可。但书中却屡屡出现宝钗从大观园的东南角门进出的实例。沈先生认为这是作者在成书过程中尚未来得及修改旧稿而出现的“方位颠倒”问题,并就此提出如下五组事例:

图1:沈治钧所论述的宁荣两府及大观园布局推测图

事例之一:第三十四回……宝钗……到房里整哭了一夜。次日早起来……便出来瞧母亲。可巧遇见林黛玉独立在花阴之下,问他那里去。薛宝钗因说“家去”……黛玉……便在后面笑道……

沈文分析:“薛宝钗回家看她的母亲,向北一走出西北角门就能到薛家院。她怎么会遇到站在潇湘馆附近的林黛玉呢?潇湘馆应该属于大观园的南部,这就有矛盾了。薛宝钗或许是打算出西南部的左角门吧,但这样再绕到薛家院就有些远了。”沈先生进一步分析:“作者的方向似乎时常短路,造成东西方位颠倒,老觉得宝钗应该走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见事例三)。但是,东边那一带是宁国府的范围,薛家院应该不能在宁国府的,这明显方位颠倒了。”

事例之二:第三十六回……却说王夫人等这里吃毕西瓜……各自方散去。宝钗与黛玉等回至园中,宝钗因约黛玉往藕香榭去,黛玉回说立刻要洗澡,便各自散了。宝钗独自行来,顺路进了怡红院,意欲寻宝玉谈讲以解午倦……

沈文分析:“薛宝钗、林黛玉离开王夫人处必定是从西北角门进大观园。薛宝钗自北向南走不多远应该就是藕香榭,这个地方离怡红院是非常远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说‘顺路’走到怡红院去。这个方位是不对的。即使宝钗从左角门进来,去怡红院也不‘顺路’。当然,如果薛家院在大观园的东边,她们进的是东南角门,进来后去怡红院当然是‘顺路’的。这又是一个方位颠倒的矛盾。”

事例之三:第五十九回……(宫中一个老太妃死了,贾母、王夫人等都去参加治丧活动)园中前后东西角门亦皆关锁,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门,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这两门因在内院,不必关锁。

沈文分析:“薛家院明明是在大观园的西北园墙外,怎么会与园子有‘东边’角门相通呢?从东角门出去以后是宁国府,可分析书中描写薛家院明明不是在宁国府里的呀。这跟前面说的那个矛盾是一样的,这又是一个方位颠倒现象。”

事例之四:第六十二回……宝钗因嘱薛蝌:“……你只请伙计们吃罢。我们和宝兄弟进去还要待人去呢……”一进角门,宝钗便命婆子将门锁上……宝玉忙说:“这一道门何必关……况且姨娘、姐姐、妹妹都在里头,倘或家去取什么,岂不费事?”宝钗笑道:“小心没过逾的。你瞧你们那边,这几日七事八事,竟没有我们这边的人,可知是这门关的有功效了。若是开着,保不住那起人图顺脚,抄近路从这里走,拦谁的是?不如锁了,连妈和我也禁着些,大家别走……”……说着,来到沁芳亭边,只见袭人、香菱……等十来个人,都在那里看鱼作耍。见他们来了,都说:“芍药栏里预备下了,快去上席罢。”宝钗等随携了他们同到了芍药栏中红香圃三间小敞厅内。

沈文分析:“他们行走的路线所显示的方位又出了毛病。在上面描写中,宝玉和宝钗的行走路线应该是自东向西,再折向北。这又表明薛家院应该是在东边的。这种东西方向颠倒的问题,或许是作者在新旧稿修改过程中造成的。或许在作者的旧稿中薛家院就是在东边的。”

事例之五:第七十八回……(宝钗向王夫人解释自己搬出去的理由时说)自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图省事也从那里走,又没人盘查。设若从那里生出一件事来,岂不两碍脸面?

沈文分析:“大观园有西北角门通薛家院,宝钗为何舍近求远的经常出入‘东南上小角门子’呢?即使存在新旧稿的修改问题,但是宝钗的这个表述太明确了,作者不该没有注意到如此清晰的谬误的。另外,结合事例四分析,大观园应该自有门通街的,为何会有人图省事通过薛家院去后街呢?”

  对薛姨妈另迁房舍位置之矛盾冲突的解析

上述沈文中对于薛家院位置所提出的矛盾冲突,还是因为对相关院馆的地点方位理解的不同而造成的。笔者分析这些描写中人物活动轨迹的方向、相关院馆的地点方位是可以有多种理解的,这些矛盾冲突是可以得到解读的。

分析事例之一:沈文提出的矛盾冲突,是基于薛家院在大观园的西北园墙外去分析的。但是,书中并没有明确描写来支持这种说法,是否因新旧稿修改而产生谬误,也缺乏明确的证据支撑。

在第三十四回这一故事情节中,宝钗的行走路线描写是比较清晰的。学界一般都认可蘅芜苑位于大观园的北部,怡红院和潇湘馆、沁芳桥属于大观园的南部。而且怡红院和潇湘馆应该分处沁芳桥的东西两边,两处来往必经沁芳桥。在这一回中宝玉挨打了,宝钗、黛玉和大家都关心。黛玉应该是站在沁芳桥附近,观察怡红院中的情况。薛宝钗应该正经过沁芳桥,而遇见了黛玉。所以一般都认可薛宝钗这时是从北往南走。沈先生也认可这一点。分析书中这些描写,薛家院如果是在大观园的南边,薛宝钗如果走“东南上小角门子”(见事例三)回家,这段路线描写就合理了。

分析事例之二:这个问题,沈先生还是基于宝钗和黛玉应该从西北角门进来分析的。在事例三中明确说“王夫人大房后之角门”是众钗进出大观园的主要门户。这个角门未必就是西北角门。本文第三节将分析,大观园应位于梨香院和荣禧堂之间这个方位,学界也基本认可这一点。王夫人大房应该就是荣禧堂。众钗经常进出大观园的这个角门应该在荣禧堂后身,而且相距比较近。钗黛二人应该不是走西北角门进大观园,也不是走东南角门(事例五中说这个门通薛家院,二人不是从薛家院出发,而是从王夫人房出发)。

这一事例的主要问题是为何说宝钗去怡红院是“顺路”。学界一般都认可怡红院在东南方位。如果说宝钗进的是西北角门,去怡红院当然很远,应该不能说是“顺路”。如果薛家院在大观园的东边,二人进的是东南角门,当然可以顺路经过怡红院。但是笔者分析,二人如果进“王夫人大房后之角门”后也可以有“顺路”的说法,这个说法结合事例五共同分析。

分析事例之三:如果说“东边……的角门”是在大观园的东园墙上,过该角门就是宁国府的范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别的可能性。首先书中没有关于大观园的东园墙上有东角门,从而有人出入的描写。本文后面还将论述,书中明确描写宁国府和大观园是没有门户通行的。沈先生也是认可这一点的。

沈先生应该认为大观园占用了宁府会芳园的全部,从而认为大观园的园门是临南边街道的。本文第三节将分析大观园的四至范围,大观园只是占用了会芳园的北部。而且园门应在荣府内部,并不临街(对此后面也将有专门分析)。笔者分析,这个“东边”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东园墙上的角门可以称为东角门,而南园墙上、园门东边的角门也可以称为“东边角门”。比如宁荣两府大门东西两边的角门就称为“东、西角门”。

分析事例之四:该段活动描写显示,宝玉和宝钗从薛家院出发,进了角门,经过沁芳桥,然后去了芍药栏。沁芳桥应该位于大观园的南部,和园门非常近。所以一般都认为二人是从南边往北来。还是如事例一分析的那样,如果薛家院在大观园的南边,二人如果走的是东南角门(如事例五中宝钗所说),这个路线就通了。这个问题也类似于事例二,应该都是从南往北走,只不过事例二中宝钗是从王夫人处回大观园,这两次进的应该不是一个角门。

沈文还是基于二人应走西北角门提出的问题。如果说“东南”、“东边”这些词可能是新旧稿交替过程中一时疏忽所致的谬误,这是有可能的。但是上述这几个事例中的人物活动描写是很明确、具体的,作者应该不会都没有看出。除非如有人所说,作者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放弃了对建筑布局的总体要求。总之说,这些矛盾是否因新旧稿修改所致尚缺乏证据,但是如非要说薛家院位于大观园的西北园墙外,现在显示越来越不确切了。

分析事例之五:这个事例中,宝钗明确说明其经常出入的是“东南上的角门”,而书中对西北角门是没有明确的描写的。笔者分析,这个“东南角门”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东园墙的南半部分上角门可以称东南上的角门,而在南园墙东半部分上的角门也可以称为东南上的角门。园门东边的角门也可称东南上的角门。

前面分析实例二时提到,如果说宝钗进的角门位于大观园的东园墙上,经过东南方位的怡红院可以算是顺路。但是在该事例中明确显示,宝钗是从王夫人处出发进园,应该走的是王夫人大房之后之门,这应是从大观园的西南方位进园。由此,如果薛姨妈院位于大观园的东边。宝钗从西南方位进园后,可以往东走,出东南角门去薛家院。途中可以顺路经过怡红院。但是,大观园的东边是宁国府的范围,一般认为薛家院不应该在宁府内。笔者发现,如果这个东南角门位于大观园园门的东边、怡红院的西边这个方位;假设这个东南角门外面是薛家院。宝钗从西南方位进园后,可以出东南角门去薛家院。这时,宝钗不出东南角门,往东继续走去怡红院,也可以算是“顺路”。

在书中,宝钗只是说有人图省事从该东南角门出入,但没有说有人走此门去后街。大观园、薛家院都是内院,不会直接通府外,这些是有明确描写的,后面对此也将继续论证。

综合所有这些分析,都说明薛家院似乎应该位于大观园的南边,而不应该在大观园的西北园墙外。这个进出薛家院的角门,或者可能在大观园的东园墙上,也完全可能在大观园园门的东边、南园墙的东半部分。

  关于宁荣两府及大观园布局的分析

前面分析了关于薛家院位置的矛盾冲突,而弄清薛家院的位置首先需要落实宁荣两府及大观园的大体布局。学界关于宁、荣二府和大观园布局的论述及绘图很多。通过对这些解读的对比分析,笔者深入研究了书中人物的活动轨迹及脂批提供线索,详细论证了宁荣两府及大观园的平面布局,撰成《贾府建筑布局探论》(以下简称“探论”)、《大观园平面布局考论》两文;绘制了贾府建大观园前后的平面布局图。下面就先简单阐述宁荣两府及大观园的平面布局。

贾府为宁国公府和荣国公府。两府坐北朝南,中间隔一条小巷,巷子东为宁国府,西为荣国府。贾府房式完全是明清北京大型府邸的格局,总体布局为东、中、西三路并列。宁荣两府同为国公府,其中路规格完全相同,从大门开始,依次为大门、仪门、大厅、内厅、内仪门、正堂、后照房、下人群房、后门。

宁府西路为花园即会芳园,会芳园南北临街。宁府东路的描述不够清晰。荣国府正堂即荣禧堂。后照房由李纨居住。荣府西路以贾母院为主。荣府的东路有贾赦院、东廊三间小正房、梨香院等;梨香院位于荣国府的东北角上。荣府后门、梨香院往南至李纨房后这一区域是下人一带群房。

为迎接元妃省亲,贾府建造了大观园。大观园是在荣府的东部和宁府会芳园的基础上建造的。笔者在《探论》一文分析了大观园的方位及四至范围。大观园就位于梨香院的南墙外,是完全位于宁荣两府之内的。另外,大观园并没有占用会芳园的全部,而只是占用了北部一部分。

大观园的正园门开在荣国府内。正园门的左右有东西角门。大观园西北方位还有后园门、后角门,二门开在荣国府内、并不直接通街。大观园的东西园墙没有角门,书中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描写。打开大观园园门,迎门是翠障。翠障的北边是一池清溪,溪上有沁芳桥。大观园的东南有怡红院,西南有潇湘馆。蘅芜苑位于大观园的东北方位。见图2。

图2:宁荣两府及大观园布局简图

  薛姨妈另迁房舍的确切位置

沈文虽然认为薛家院位于大观园西北园墙外,但还是属于荣国府内的,而有人认为薛院应该位于宁荣府外。这种观点提出薛蟠娶夏金桂时,虽然没有明确说明薛家搬出荣府,但是薛家在京中有自己的产业,应该不会在亲戚家结婚。从而认为建大观园时,薛家就已经搬出贾府,这个薛家房舍只不过是和贾府有相通的角门罢了。并举出以下例子说明:

第四十八回……至次日,薛姨妈命人请了张德辉来,在书房中命薛蟠款待酒饭……至十四日一早,薛姨妈宝钗等直同薛蟠出了仪门,母女两个四只泪眼看他去了,方回来。薛姨妈上京带来的家人不过四五房……今跟了薛蟠一去,外面只剩了一两个男子。因此薛姨妈即日到书房,将一应陈设玩器并帘幔等物尽行搬了进来收贮,命那两个跟去的男子之妻一并也进来睡觉。

根据上述描写,有人认为薛家如果是借用荣府房舍,院内不会有仪门;而且还认为薛家院如果是荣府内的一个院落,不会有别的男人居住的“外面”。其实,这是误解。首先说,无论薛家是否从荣府搬出,下人都是住在二门以外的,而不会住在主人居住的内院。另外,如果薛家是住在自家宅子里,即使男性下人出发了,也没有必要专门安排“男性下人之妻”住进主人内院的。所以,在荣府二门以外应有给薛家下人的住房,这个“外面”说的是荣府二门以外。另外,这个书房也是荣府给薛蟠的书房,应也在荣府二门以外。试想,如果这个书房是在薛家自家宅子里,也没有必要把薛蟠书房的陈设之物搬走收储的。所以,薛家院肯定在荣府以内。这个仪门应该是指的荣府仪门。薛家院没有与荣府外相通的门户,而是走荣府仪门、大门出府。

第四十九回……探春道:“……宝姐姐的妹妹……一定是在咱们家住定了的。倘或那三个要不在咱们这里住,咱们央告着老太太留下他们在园子里住下……”……贾母欢喜非常,(宝琴)连园中也不命住,晚上跟着贾母一处安寝。薛蝌自向薛蟠书房中住下……

从上面描写看,众客都留在了荣府。薛蝌应该也留在了荣府,而不会单独到荣府外薛家自家宅子居住。薛蝌向薛蟠书房住下,也可说明这个书房是荣府分配给薛蟠的。这些都说明薛家院应该属于荣府以内。其实,书中还有明确描写说明薛院应位于荣府内,相关描写如下:

第六十二回……这日宝玉清晨起来……便至宁府中宗祠祖先堂两处行毕礼……一顺到尤氏上房,行过礼,坐了一回,方回荣府。先至薛姨妈处,薛姨妈再三拉着……让一回,方进园来。

宝玉“方回荣府。先至薛姨妈处……让一回,方进园来”,说明薛院肯定位于荣府以内,在大观园外边;宁府和薛院、大观园也没有相通的角门。在第七十五回描写,尤氏从荣府回宁府,是出荣府大门,走街道到宁府大门。这也说明宁荣两府之间是没有其他门直接相通的。书中还有描写说明大观园和宁府也不是直接相通的,描写如下:

第七十六回……尤氏(在大观园凸碧山庄)……笑道……贾母听说,笑道:“……既这样,你就……陪着我罢了。你叫蓉儿媳妇送去,就顺便回去罢。”尤氏说了。蓉妻答应着,送出邢夫人,一同至大门,各自上车回去。

这段描写中,贾蓉之妻从大观园出发,也是出了荣府大门回宁府。这说明,大观园和宁府之间肯定是没有角门相通的。

综合前面这些分析,都说明薛家院应该在荣府以内,而且应该在大观园的南边。书中说薛家院在“东北上”,这和“东北角上”应该是有区别的。一般考虑,“东北上”应该在荣国府中轴线的东边,属于荣府的东半部分。

笔者在《探论》一文分析,荣禧堂的后身是后照房,即李纨房。大观园的南园墙应该就位于李纨房的后身。在上面事例三中,第五十九回这个“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门……在内院”是一个决定性的信息。看图2,王夫人大房应该就是荣禧堂。荣禧堂后身就是李纨院这个“内院”。大观园的这个“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门”应该通向中路的李纨院,且临墙。这实际说明了李纨院的北院墙就是大观园的南园墙。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于是抬舆入门,只见院内……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

沈治钧先生应该认为大观园园门临着南边街道(看图1)。而从这段描写看,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元妃是进了荣府大门、在“体仁沐德”院内暂歇,然后进园。这说明园门肯定位于荣府以内,并不临街。元妃进大门、仪门往东去,然后经园门进园。这说明去园门要走荣府的东路。大观园园门应该在荣府中路、东路的这部分大观园南园墙上。结合前面“王夫人大房之后之门”位置的分析,园门只能是位于李纨院的东边,如图2。

图3:贾府建大观园后平面示意图

从图2分析,在大观园正园门的东边、南园墙外还有个空间。这个空间可以算是荣府的“东北上”,薛家院在这个位置最符合以上这些分析。黄云皓先生绘制的《建大观园后贾府总体平面图》中,薛家院也是在这个位置。这个院落有一个通大观园的角门,正在园门东边这个方位,可以称为“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东南上小角门”。综合以上观点可见笔者绘制的《贾府建大观园后平面示意图》(图3)。

在事例一中,宝钗从大观园北部的蘅芜苑出发,往南走沁芳桥、入东南角门回薛家院。而林黛玉站在沁芳桥附近,正可以看见薛宝钗。在事例二中,宝钗和黛玉从王夫人处出发,进西南角门。这时,二人可以经沁芳桥去藕香榭,或者黛玉去潇湘馆。宝钗可以去蘅芜苑,或者从东南角门入薛家院。宝钗不进薛家院,往东边继续走去怡红院,可以称为顺路。而在实例四中,宝钗和宝玉从薛家院进东南角门,可以走沁芳桥去稻香村北边的芍药栏、红香圃。见图4。这些路线都是没有矛盾的。

图4:东南角门位置分析图

在事例四、事例五中,宝钗说“保不住那起人图顺脚,抄近路从‘东南角门’走”,这其实不是说有人通过薛家院去后街或者去府外。在第四十八回中描写薛蟠外出,薛姨妈和宝钗送出荣府仪门,而不是有通街门可以自行出入。前面分析宝玉从尤氏上房回来也是先进荣府再入薛家。这说明薛家院没有直接与荣国府外相通的门户。

大观园也没有直接与府外相通的门户。前面已经分析大观园的园门、“王夫人大房之后之门”、“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等都通向荣府内部。大观园还有后园门、后角门,但也是在荣府内部,并不直接通街。书中有关描写如下:

第七十七回……于是周瑞家的人等带了司棋出了(迎春住处)院门……一面说,一面总不住脚,直带着往后角门出去了。司棋……只得跟了出来。可巧正值宝玉从外而入, 一见带了司棋出去……因忙拦住问道:"那里去?"周瑞家的……那几个媳妇不由分说,拉着司棋便出去了。宝玉……指着恨道……守园门的婆子听了,也不禁好笑起来,因问道……

看这段描写,周瑞家的带司琪出了大观园的后角门,这时遇见了从外而入的宝玉,宝玉应该是从荣府的后府门进来。这说明大观园的后角门在荣府的后府门以内。宝玉还和守园门的婆子说了话,这说明后园门也在荣府的后府门以内。这些都说明大观园没有直接与府外通行的门户。

宝钗应该是说一些女性下人有时为了进出大观园方便,过东南角门,走薛家院通行。因为女性下人在进出大观园时也是有人盘查的。书中相关描写如下:

第六十回……正值柳家的带进他女儿来散闷,在那边犄角子上一带地方逛了一回……五儿道:“今儿精神些,进来逛逛。这后边一带,也没什么意思……”芳官道:“你为什么不往前去?”柳家的道:“我没叫他往前去。姑娘们也不认得他,倘有不对眼的人看见了,又是一番口舌。明儿托你携带他有了房头,怕没有人带着逛呢……”……柳氏作别回来。刚到了角门前,只见一个小幺儿笑道……

第六十一回……那柳家的笑道:“……还不开门让我进去呢。”这小厮且不开门,且拉着笑说:“好婶子,你这一进去,好歹偷些杏子出来赏我吃。我这里老等。你若忘了时,日后半夜三更打酒买油的,我不给你老人家开门,也不答应你,随你干叫去。”……

首先,上面描写在大观园角门值守的小厮是不敢到园中偷果子吃的,男性下人及外人轻易是不能进大观园的。书中也多次描写,宝玉的小厮都是在“东边二门”处,由别人通报才能找到宝玉或者传递东西。在第五十一回描写大夫进园为晴雯看病,不只是没有见到宝钗、黛玉等小姐们,而且连年轻的女性下人都没有看见,沿途都是回避的,大观园是戒备森严的。其次,柳五儿不在大观园当值,也是不能随便出入大观园的。再次,从柳家的出入大观园的描写来看,大观园的各个角门都有值班的小厮,女性下人也不是随便出入的。

薛家院通大观园的东南角门或许是没有人值守的,这从宝钗锁门时的描写可以看出。另外,薛姨妈属于外客,或许薛家院院门口的管理也不是很严格。所以有些女性下人图顺畅,就由薛院通行了。宝钗应该就是说的这些人有时由薛家院出入,躲过了“东边二门”处的盘查。宝钗搬出了大观园后,这个东南角门应该锁死了。

从图3看,薛家院正位于荣禧堂的东北方向上,由此我们还发现作者的一个表述习惯:

第十八回……一面说,一面(宝黛)二人出房,到王夫人上房中去了,可巧宝钗亦在那里。此时王夫人那边热闹非常……那时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

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先叙述了宝黛来到王夫人上房,上房热闹非常,然后交代薛姨妈另迁房舍位于“东北上”,这可能就是说薛家院相对于王夫人上房的“东北上”,与梨香院所处的“东北角上”是有区别的。另外,在第五十九回中说“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后……之门,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这个“东边”也可能是相对于王夫人大房之后之角门是“东边”,而不是大观园的东边。这也是作者的“狡猾”之处。

综上,笔者通过分析沈治钧先生提出的五组事例,论证了这些描写中人物活动轨迹的方向、地点方位的具体指向,从而论证了薛姨妈另迁房舍的具体位置。这些都显示许多所谓“方位错乱、东西方向颠倒”的问题或许是不存在的,这应该是作者故意的安排。在宁荣两府及大观园建筑布局的研究中我们会发现,作者在书中虽然没有直接交代有关建筑布局,人物活动也基本不交代方向,但是,有关建筑布局解读的线索已经设置在人物活动描写中,而且作者的设定是准确的,完整的,有统一布局的。这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运用能力。当然,以上笔者个人观点,未必完全正确,纯属抛砖引玉,欢迎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原文首发于2020年《曹雪芹研究》第二期

近期文章选读

【红楼诗社庚子第四社】正是人间四月天(朗诵版)

《红楼梦与真州》专题邮册诗词书画欣赏

藏愚守拙与不写之写  ——黛玉和宝钗的“闲言碎语”及其它(二)

公告|关于仪征市红楼梦学会颁发会员证并吸纳新会员的通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