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旧时夏日的水井|原乡

夏天,故乡的河水是热的。

夏天,故乡的井水是凉的。

有多凉?

小时候,我祖母一辈人都给我讲过一个关于夏天井水的故事,这个故事我后来在书上也读到过,至今记忆犹新。

故事讲的是遥远的过去,一位行旅之人匆匆赶路,夏日炎热,口渴,过一村庄,村里一小媳妇正在打水,旅人向小媳妇讨水喝,小媳妇拿葫芦瓢盛了一葫芦水递给旅人,干渴难耐的旅人端起要喝时,小媳妇突然顺手抓了把砻糠撒在了葫芦瓢里。旅人惊骇,责问既然给水喝,为何又如此这般?

我们小时候听这故事,也是一下子惊住了,屏息侧耳谛听:

那个小媳妇好心啊。为什么?夏天井水凉啊刺骨啊。赶路的人口渴,又贪凉,咕嘟嘟一下子喝完,会坏了肚子的。撒了砻糠,喝起来不就要小心地吹掉漂在水面上的砻糠嘛,喝起来就慢了,就像端着热水吹着慢慢喝一样。你们喝井水,也要慢慢喝,不要贪凉贪急。

祖母讲这个故事,跟我后来书上读到的故事几乎一模一样。

我小的时候,故乡的井水是洁净的,甘甜的,除了黄梅天。我小时候主要喝生水,喝生井水,甚至包括冬天。无论是挑进家门储存在水缸里的,还是用吊桶直接打上水头伸进吊桶喝,从来没有闹过肚子。我喝井水也从没见过撒砻糠的小媳妇,除了在长辈们讲述的故事里。

我尤其喜欢故乡夏天的水井。

夏天的时候,水井里往外冒着凉气,加上周边有树荫,这里是中午和晚上乘凉吹牛的好去处。

吃过午饭之后,有人打水把井台边的砖石地面浇湿,主要是为降温。于是,孩子们在边上的竹园里打闹,或者就踞坐在井台附近的石礅上乘凉。老太太们,则坐在井台边树下纳鞋搓草绳。

而大姑娘小媳妇们,则一人端一张凳子或小椅子,一个脸盆,脸盆里装着满满的木槿叶,大多是吃饭前从木槿枝条上捋下的,也有吃饭之后去捋的,木槿叶上压着搓衣板。打上水,倒在脸盆里,脸盆或搁地上,或搁凳子椅子上,或坐或蹲,开始使劲在搓衣板上搓揉木槿叶。随着木槿叶被搓烂,脸盆里泛起了一泡沫,有些类似今天洗发液或洗衣液放少了的那种泡沫,不多,但有。撇开一层黏乎乎的泡沫和揉烂的木槿叶,脸盆里的井水变成了绿色,同样黏乎乎的。大姑娘小媳妇把木槿叶捞起,使劲挤压,然后扔到一边,捞干净后,就用这木槿汁液混杂的水洗头发。然后用井水清洗。

这是我小时候夏天水井边最常见的场景。在没有洗发液的岁月里,夏天乡下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们,都喜欢用木槿叶洗头发,纯天然。

男人们男孩们只省了,他们可以在任何一条河流洗冷浴(游泳),顺带着把头发洗了。但是,半大小子们夏天玩后热,贪凉,常常跑到井边,打上水,从头顶倒下。那个爽啊,没有小孩不喜欢。但老人们都会很生气地责骂,说小心年纪大了关节痛。因为井水凉。

我一直到工作后,夏天回家,仍喜欢用井水冲洗。那是自小养成的习惯。

夏天的井水,打上之后,倒在锅里,放上一把用井水潲过的竹叶,烧开,做成竹叶茶,凉热皆可饮。在我记忆中,这井水煮的竹叶茶,曾经是最好的解渴饮品。

当然,我们更喜欢的是,打上一桶水,把难得买的西瓜,或者自家菜地里种的黄瓜、香瓜、水瓜,扔进水桶里,待到吃的时候,无论什么瓜,糖分凝结,口感比没用井水浸泡之前,不知好了多少。这夏天的井水,在没有冰箱的时代,起到了土法保鲜冰镇的作用。

分田之后,父母造起了楼房,并在院子里凿了口井,我们不再去村里的井边了。我们喜欢把买回家的西瓜,直接扔进井里,用井水冰镇习惯;在还没有冰箱的时候,我们喜欢在夏天打上井水,把啤酒放在井水里冰镇。。。。。。

哦,我对水井还有一个永志难忘的个人记忆。1983年夏夜的晚上,在村里的井台边乘凉吹牛之后,我要回家做作业。天有些黑,我起身之后,在井台边一个箭步,试图跨过影影绰绰的水渍,井台边的青苔使了个坏,我落地时脚踩上了青苔,一滑,摔了一跤,膝盖上的肉像一张嘴似的张开了,我站不起来了。父亲连夜用自行车驮我到前黄镇上的公社医院,打了麻药,缝了7针!后来连续多天,都是父亲送我上学。膝盖上至今还有针眼可见。

关于老朱煮酒

更多分享,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

  • 朱良启丨村头的那口老井(散文)

    在学习北宋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词中名篇<望海潮><雨霖铃>时,我向学生介绍柳永生平及时人对其的评价,引用了这样一句话:"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不料让我没想 ...

  • “井文化”琐谈

    "井文化"琐谈 王兆贵 在没有自来水之前,人类与水井的关系相当密切,特别是对不能逐水而居的人们,就更加须臾不可分离了."凿井而饮,引水灌园","临井汲 ...

  • 井边的碎日子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2015-05-14 15:01 海飞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爱上了江南的井.江南多水,也多井,我所居住的丹桂房,就有许多井.父亲说,我们也打一口井吧.在我现在的记忆里,父亲的话 ...

  • 霭士井的故事

    刊发日期:2020-11-21 语音阅读: ◇李一凡 在我家老宅的旁边有一座古井,名叫霭士井,位于永州市零陵区东山脚下的霭士井巷,正是古城区的中心位置.古井历史悠久,于何时开掘成功?民间有多种说法:一 ...

  • 哇塞!清朝从一品赵提督府邸在邵东木林新村

    岁月的痕迹 (散文组章) 曾  恒 故乡的老井 枫树井的年岁悠久,名气很大.刚一进村,人群便挤满了偌大的水井台阶,每个人的手机都在拍照,井台之上瞬间变得热闹非凡. 井台的四周整齐干净,一层不染.井水不 ...

  • 童年与井

     如果你是七八零后,问你这样一个问题:故乡村子里的什么物件留给你最亲切难忘的印象?你会怎么回答?答案也许是某棵树.某个建筑或某个地方等等.可我要说,故乡村子里最令我难忘的是那水井!   在没有自来水的 ...

  • 井是一枚乡思印

    赵文新 家乡的井像一枚印,常常扣在梦的扉页上. "一字四十八个头,中间有水不外流."小的时候,在水井边.在洗衣声和嬉笑声中,我们说着有关井的谜语.老家门前的井,犹如刻在我身上的胎痕 ...

  • 魏青锋:水井里的旧光阴|散文选读

    作者|魏青锋 来源:绥化晚报 记忆中村里有两口水井,一口在村东头打麦场的边上,距离我家只有不到两百米,另一口在出村的路口,有高高的井台,木质的磨得锃亮的辘轳,还有一个离地一米高长方形的水槽,形似现在缩 ...

  • 安秀玲:我爱你,故乡(外二首)| 原乡诗刊

    我爱你,故乡(外二首) 诗人:安秀玲 长夜的双手 捧着满天星光 万里蓝天的屋檐上 环绕着一群白色的鸽子 我哗啦啦奔向你 拥抱海的宽容 如绿草般丛生的思念 正在把孤独和伤感燃烧 照亮故乡的月亮 2017 ...

  • 故乡的咸肉饭|原乡

    (行将回江南故乡过春节,心绪难平的眼前飘过的,全是故乡旧物.林语堂说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不过是童年的味蕾.我完全赞成.这篇咸肉饭,写于2010年2月23日,快十年了,咸肉依然飘香.李渔.袁枚.梁实秋.唐鲁 ...

  • 在北京,第一次吃故乡风味的腊八粥|原乡

    今年腊八,北京常州宾馆的咸粥 农历12月初八,俗称腊八,腊月初八,按旧俗,要吃腊八粥.这个习俗是不是全国都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故乡常州以及北京是要吃腊八粥的.小时候,吃了腊八粥,对小孩而言,那是真 ...

  • 我爱江南故乡的莴苣干|原乡

    莴苣干是故乡的一种特色菜肴. 4月底五月初,正是莴苣丰收的季节. 水泥铺浇而成的晒场上,泛着新鲜嫩绿的莴苣片,已被太阳晒得皱缩的莴苣干,以及正在晒场上切莴苣的妇女,是故乡乡下随处可见的风景. 家家户户 ...

  • 我爱江南故乡的肉圆子|原乡

    老兄自故乡来,带了些地方传统美食过来,其中一道是肉圆子. 做出来佐酒,我有些摇头,只能用差强人意来点评. 老兄跟我解释,说肉圆冰冻过,所以味道差了些. 这个解释和理由,对别人说得过去,但对于我这样的饕 ...

  • 元宵节,故乡的糖圆|原乡

    元宵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一过,年也就过完了. 元宵自然是元宵节的当家主食,也久有历史. 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元宵只是个总称,南方人北方人对于元宵的做法和称呼都是不太一样的. 我的故乡常武地 ...

  • 难忘江南故乡的水腌菜|原乡

    (2017年冬天,弟弟腌水腌菜时拍摄的照片) 最近几次(2012年) 同学老乡聚会,朋友们多次跟我提起水腌菜,希望我写一下. 今晚(2012年12月30日)聚餐,兄弟们纷纷忆旧,我心软,不得不放下我的 ...

  • 故乡的“金光大道”|原乡

    始建于1980年代早期的前庙公路 "金光大道"是浩然的名著,他塑造的高大泉后来直接被视为"高大全",代表着正面人物的形象,今天三十多岁的年轻一代,恐怕不仅不知道 ...

  • 戳茄子:遥远的夏日当家菜|原乡

    日前因故归故乡,弟弟做了一份戳茄子,一个大饭盆,一大盆,几乎被我一个人就着酒吃掉了. 戳茄子,是我故乡乡村夏日一种古老的茄子食用方法. 戳茄子做法很简单,就是将茄子在饭锅上蒸熟,加盐,酱油和猪油,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