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通往幸福的“健心之路”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嘉兴实践

作者:张兵《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1日 06版)

  【学思践悟】

  没有心理健康就谈不上高水平小康,也不能实现人的现代化。心理健康不仅关系个人美好生活,也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在国家卫健委和省卫健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努力,2019年6月,浙江嘉兴被列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一年多来,我们坚持系统谋划,全生命周期覆盖、全市域布局、全社会协同,突出队伍、平台、机制三个关键点,推动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初步探索出一条通往幸福嘉兴的“健心之路”。

  坚持专兼结合,打造一支老百姓身边的心理服务团队。心理服务的本质是人与人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一支专业的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在这方面,中国制度有着独特优势。比如,部队里有政委、指导员,企业里有政工师,大学里有政治辅导员,这些同志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也是在进行心理服务。依托这样的体系和人员优势,我们有效整合来自政法、卫健、教育、妇联、民政等各方面,以及社会各界的社会心理服务资源,培养了一批拥有多种身份、多种技能的兼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在具体培养中,我们抓好以下三个着力点。一是专家牵头。与浙江大学心理团队合作,共建“浙江大学—嘉兴心理健康联合研究中心”,已邀请20多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研究团队,打造嘉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高端智库。二是精英引领。自2020年7月起,依托浙江大学的专业力量,启动心理顾问精英团队培养项目,已培养56名核心心理顾问。三是裂变培养。充分发挥心理顾问精英团队“传帮带”作用,每位核心心理顾问再培养20名心理顾问,再让培养出的这1120位心理顾问每人再带20名心理顾问,由此产生裂变效应,加快形成覆盖全市的心理服务队伍。

  坚持“线上+线下”,构建嵌入式、下沉式心理服务平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关键在于让人民群众触手可及、享受得到。我们结合“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和图书馆总分馆模式两项嘉兴特色品牌工作,创新打造了线上线下一体互动的心理服务平台。

  一是线上的“嘉心在线”平台。互联网时代,为民服务也要与时俱进、走到“线上”。近年来,嘉兴把全市划分成4365个网格,实现“网格化管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又进一步细化成近10万个“微网格”,每个网格10到20户人家。每个网格里都有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联系和服务,形成了“网格连心、组团服务”的线下治理模式。在线上,建立了“微嘉园”,每个家庭至少有一名成员登陆“微嘉园”,构建了一个24小时在线的交流平台。在“微嘉园”上,老百姓可以随时发布需求,党员干部倾听并回应社情民意,切实解决群众困难。通过线下“微网格”、线上“微嘉园”,形成了“微治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2020年2月,嘉兴在全国率先推出公益互动心理服务平台——“嘉兴心理抗疫平台”,并有机嵌入“微嘉园”移动平台,建成“嘉心在线”平台,为市民戴上“心理口罩”。在这个平台上,市民可以进行免费在线心理咨询、参与心理测试和调研、发起话题参与线上讨论、了解身边的心理服务项目、阅读原创科普文章。同时,平台上还有覆盖全市各县(市、区)的“心理地图”,市民可以快速查询到附近的心理服务机构、服务人员信息,以便及时获得心理服务和援助。这样就构建起“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网络”的社会支持系统。截至2020年12月,已有372名嘉兴本地心理顾问和60位全国专家入驻“嘉心在线”平台,共为10153人次提供了咨询服务;平台原创科普文章和视频阅读量突破50万人次。

  二是线下的“健心客厅”平台。“健心客厅”是线下服务站,旨在提供公益普惠的、涵盖全民全域全生命周期的社会心理服务。“健心客厅”的定位是“读懂儿童、赋能家庭、温暖社会”,通过创设安全有益的学习环境,构建以人为本、儿童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近年来,嘉兴率先构建图书馆总分馆模式,已建成1个中心馆、6个县级总馆、66个镇级分馆、88个村级分馆、400多个图书流通站点,每年举办5000多场次读书活动,群众走进任何一个乡镇、村分馆,都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依托这一网络,试点建立“健心客厅”,为市民提供家门口的心理服务站。目前已在嘉兴市图书馆总馆、秀洲区油车港镇分馆布局和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街道运河公园智慧书房试点。“健心客厅”以心理顾问为主,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等为辅开展活动。2021年,我们将把“健心客厅”全面拓展到所有的镇(街道)图书馆分馆,并下沉到部分村(社区)、智慧书房和文化礼堂等,进一步把心理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坚持系统集成,形成齐抓共管、协力推进的工作机制。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机制。在实践中,应当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政主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把方向、谋全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主心骨作用,谋划确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规划、重点任务。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把社会心理服务作为普惠性民生工程,纳入民生保障、平安考核范畴。二是部门协同。建立健全卫健、教育、民政、群团、政法等多部门协同机制,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加以推进。三是专业指导。这项工作有别于其他党委政府的工作,必须提高系统化、专业化水平。“浙大—嘉兴心理健康联合研究中心”、浙大教育学院、浙大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等为这项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是跨界融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是独立的体系,而应该是跨界融合的,是嵌入式、分布式的,可以依托卫生、教育、文化等系统现有的阵地构建服务体系,并集成医生、教师、律师等各领域的专业人才以及社会工作者,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等多学科知识,提升综合服务效应。五是全民健心。老百姓的心理问题归根到底要靠自己解决,心理建设应当是一种出于健康需求的主动行为。因此,社会心理服务不等同于心理健康服务,也不等同于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这个体系是人人可享有的免费、便捷、基本的公共服务,就像公园的健身设施一样。“健心客厅”不是课堂,更不是咨询室,而是像公园绿道一样,是市民可以充分利用其进行活动和交流的、更符合市民需要的、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公共心理服务空间。要加大宣传,引导人民群众既健身又健心,由被动应对心理健康问题向主动培养健康心态转变,形成既健身又健心的新风尚。

  (作者:张兵,系中共嘉兴市委书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