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讲座30
我看了看张大昌和他的徒弟学习《辅行诀》对脉法的理解,觉得非常有价值,咱们今天也学习一下这些经典的好东西。他们分了三十六脉,包括了十八种体脉和十八种用脉。他们的理论里有体有用,体讲的是它的形态物质、阴的层面,用讲的是功能、能量、阳气的层面。从形状上看,第一种体脉叫坚脉,坚者硬也,其脉梗然而动。一摸好像顶手,按上去挺硬,所有的实病都会出现坚硬的、坚实有力的脉象。咱们按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来说,所以张大昌的脉法没有从气化的角度讲。他是先说那种脉象主什么病,再说三部里面的寸脉坚了,你就知道在胸部上焦,关脉坚了就是在中焦脾胃,尺脉坚了就是在下焦出现了实质的东西。他是把象讲出来了,然后再说是哪个部位。
他说加沉曰牢,沉取摸到坚脉就叫牢脉。牢者牢固也,沉取特别坚硬有力,并主痼积在内,有淤血、痰凝、结块等有形的东西。加浮曰实,浮脉主表实证,因为浮而有力。就是人体内的正邪之气都很旺盛,人体正气在攻邪的时候就出现实证,他说的是表上邪气实、盛,不是说的有实质的东西。这种实病有伤寒和中风,病主外淫邪盛,摸到了浮而有力的脉。外感风寒或暑热都有可能出现这种脉象,正邪在表激战所以叫实。
第二是软脉,软着柔也,好像按在棉絮上了。力不胜指,轻轻一摸就下去了,诸虚病主之。只要摸到软脉,就说明病人比较弱,气血和脏腑都虚弱。加浮曰散,就是咱们上次讲的久病逢之却可惊,浮脉没有根儿就成散脉了。软而无力的话人就危险了,轻轻一摸没了,再摸还有,特别没根儿。就好象咱们做饭上面飘着的那一层油一样,一碰就没了。有表无里,病主荣卫耗亡,久病者死,卒病者危。一得病就是这个脉象,脱了元阳就非常危险了。加沉曰虚,浮取没有,沉取是软的就虚弱了。还没有到阳气飘散的程度,虚者不足也,好像按粥一样,一下手指就陷进去了,一点都没有阻力。正气夺则虚,没有正气了,病主气血亏损不行了。
第三是长脉,这种脉特别长,超越了寸关尺了,寸上和尺下都还有。其状悠然越部,气势上逆,气郁才能表现出这种长脉来,肝肺气郁了寸关就会特别长。长脉是好现象,但是过长就是气滞了,这表示的是一种气分的状态。春天出现长脉叫弦脉,这时肝脉微弦就是正常,如果不是春天就成病脉了。因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才是四季的正常脉。加于它季曰强,强者病主冲逆和支满,就是胸胁和腹部胀满。属于气郁的状态,气该往下走却往上反逆打嗝。眩冒就是头晕,或者是癫痫和抽疯病。
第四个是短脉,短得只用中指就能把三部脉都摸到了,就是形容太短了。不及寸不及尺,寸尺都特别少,只在关上显。病主六腑水谷变化不良之病,好像就是消化不良和长期腹泻的病,人体没有正气的来源,气血总跟不上。因为肠胃是气血的来源,老是腹泻或消化不了,身上的气血都就亏了,没有力量和物质去充实脉管。加于秋曰毛,秋天肺脉出现毛脉是正常的,浮取沉取都有,有点浮就对了。因为肺脉不是特别长,浮短而涩。就好象摸到羽毛,中间有一条棱,中间摸着稍微硬一点,底下就没了,两边很软也没有。
肺脉长了就是气淤的脉了,肺气应该往下降,但是郁到上面下不去了,就会出现喘逆和哮喘。在别的季节摸到短脉叫弱脉,就是中气和气血不足。弱者衰乏也,就会长期腹泻,久利不固。把很多营养都浪费了,气血不能充盈脉道,因为人拉了以后阳气就下去了。
第五个是粗脉,就是粗大的意思,病主外实内虚。外面有病邪,但是人的正气比较虚。加软曰缓,摸着挺粗但压下去没有力量。缓者松动之意,浮取在阳如果是缓脉,就如中风和汗出,说的是表证的太阳中风。桂枝汤证的病人烧得不太高,在临床上心跳得不快,脉象比较缓。不像伤寒一样特别急数,因为他老是出汗,没必要去加快心脏跳动去增加阳气。出汗时表上通透不缺氧,但是汗液从脉管里流出去了,所以就没有力量了。沉脉或尺脉出现这种阴脉象,就会遗失尿便,就是大小便提不住,就是下焦阳气不足。
加坚曰洪,粗大而有力坚硬就成洪脉了,就是里面气机壅滞不通了。伤寒论说在阳明证出现这种脉象,大热大渴,咳嗽肺炎,不尿不拉,癃闭住了。脉象还是比较直观的,粗大有力量就是邪气盛,软弱沉石的就是阴气盛。先把阴阳分清,然后再把各部说明,不是多难理解。
第六个是细脉,摸着其状如线,跟线一样。病主外虚内实,外虚就是阳气不足。我在临床上遇到的细脉气血都是弱的,没有气血的充盈血管就细了。如果细而长就是弦细了,跟琴弦一样了。加坚曰紧,皮肤和脉象都绷得很紧,好像按在绷紧了的绳子上一样。伤寒的内寒和外寒都是紧脉,所以紧脉主寒。紧则束急,裹得比较急,浮取出现紧脉了,就会伤寒身疼了。在阴则阴澼里急,里面有寒饮和寒湿。往往肾脉紧了就是里寒了,尺脉紧在临床上高血压的人比较多。他的下面寒气太重,或是风寒,或者湿气和水液排不出去。可以吃 真武汤 汤或 肾着汤 汤,就可以把脉象缓和下来。
加软曰濡,细软无力的就叫濡脉了,在上则阳衰湿痹,就是关节炎一类的,阳气冲不动湿气的滞留。如果沉取尺部是濡脉的话,就是肾气虚了,因为肾主骨。肾消会小便多和骨萎,就是现在说的骨质增生。晚上去五六次厕所,睡不好觉,摸他的肾脉特别没有力量。肾气虚后记忆力不好了,就会好忘事。如果浮起来了,沉取无力就是阳气潜不下来了,特别容易闹骨病和前列腺病。都是肾水不能收藏出现的往外漂浮的症状。
下面说说那十八个用脉,就是跳动的幅度和力量。第一个是浮脉,一看就能看到脉在跳,主的是表证。在夏天出现的浮脉叫钩脉,夏天出现浮脉是正常,因为夏天阳气升浮在表。摸着好像拱出肉皮了,尤其是左寸脉主夏天,这说明心脏没事。如果夏天出现沉脉,就是心脏不应时,就是有心脏病。钩好像就是上去的很大,马上就没了,下去得很快。其它季节摸到都不应该,都是阳气不能潜藏。春天就是阳气生发太多,该弦的时候没有弦,没在中间,飘得过早。这就是春行夏令了,容易出现脑出血和头疼,肝血往上冲的症状。肾水不能潜藏,心火旺盛。秋天该沉下来又出现浮脉,就是火克金,就会伤到肺气,冬天出现浮脉就是阳不潜藏。
它季曰仰,就会伤结晕仆,气血上逆,暴逆猝死。不和时间配合,在夏天出现浮脉你会说病人心火大了,就不对了。人家没有不好的感觉,你一句话说出来人家就不相信你了。病人在考验你的时候,你一句也不能说错。你明明知道他的哪部脉出问题了,但他不一定有那个症状。你只能给他订到脏腑上,这个一般错不了。你再问他有什么症状,他说的一定能和脉象对上,因为脉不走空。脉象不会吓唬人,你直接说症状他没有,你号得对他也认为不对。他脾胃脉不好你就说他不想吃饭,他身上不一定,但可能体现在睡觉不好上。胃不和卧不安,有的人的脑筋就是迟钝,说他肚胀没感觉,一敲就能敲出来。
第二个是沉脉,在里在脏,加于冬曰石,冬天摸到沉脉就是石脉。如果是肾脉就是正常的,加于它季曰伏,别的季节出现叫伏脉。夏天该浮的时候心脉沉了,那就是水克火,肾脉伏到骨头上也不对。应该是寸脉和关脉在皮下,太沉了就不对了,大家应该掌握好这个度。这些都不能用数据表示出来,只有凭感觉。伏就压住气血了,主饮食梗阻和霍乱腹痛。夏天的脾胃脉伏的比较多,都是吃凉东西带拉肚子。肾脉还好一点,吃了凉药的人中焦的脉也是有寒和沉的。
第三个是滑脉,滑者爽利极也,流利的好像如盘走珠。一个一个的特别能分辨清楚,主气血充盈的孕脉。女人头来月经以前会出现滑脉,稍微有一点滑,不象孕脉那么明显的滑,这时你不能说人家怀孕了。因为养胎儿需要足够的气血,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就是有病了,主痰火实热。
加粗曰动,滑而粗就是动脉,好像是特别慌张的脉象,动荡不宁。在寸脉出现好象是心神不稳那种,三焦少阳火往上反逆到心脏,惊悸汗出。有点声音就会心慌和心跳,严格说还不是冠心病的症状,但是冠心病也是这种脉。劳力性心绞痛我在临床上发现两种脉,一种是寸脉比较沉,就好似张仲景说的寸脉沉、心脏阳气不足造成的胸痹证,就是瓜蒌薤白桂枝汤证。确实有这种跳动不宁的动脉,有这种脉的人也是不能劳力,走得快了人就受不了,憋闷气短。在屋里呆着就得把门窗打开,憋闷得很其实就是氧气不够用。
我前两天治疗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就是这种劳力性心绞痛的脉象,所以说心脉独大或独沉都不对。一摸他的心脏有问题,再问他症状不能费力的话,一费力就会胸闷疼、心慌、气短,这就是劳力性心脏病。滑脉加细曰乱,你就摸不清了,没有多少气血但又走的比较快。其实走的不是气血,是痰火、痰饮,所以他的脉就比较乱了。一般人一分钟跳七十五、八十下,三指下去摸不清数。
食物中毒了又吐又泄,身体里面都没有水分伤阴了,脉就特别细了,心脏跳得快就乱了,就身心不宁了,人遇到急症危险的时候出现这种乱脉。咱们要有这个观念,气血就是供应脏腑和大脑的营养,一刻都不能缺气血。气血不足或过量都是有病,然后你再分别他的部位。
第四个是涩脉,摸着特别费劲,不流利、顺当、艰涩。李时珍说如轻刀刮竹,病主虚寒,血液来往不顺当肯定就虚寒了,氧气和血液就虚弱了。加细曰微,又涩又细的脉就是微小的脉了。寸上是微脉,就好象是少阴脉,人没有精神。脉沉细旦欲寐了,尺上是微脉就是精血少了。因为寸脉主气,尺脉主血,总之这是阳气不够和气血不足的症状。
加粗曰革,脉管很粗大,外表很坚硬,但是里面的气血不多。其状如按空囊,一按下去就没了,但见脉形而无脉流,不能感觉血脉的流动。革脉和芤脉差不太多,芤脉还能摸到一点血液的流动,但也是如按葱管。革脉更厉害一些,外面更硬一点,里面更空一点。革脉是芤脉的延伸,在上是出血,在下是失血。女人崩漏在下,突然失血了,心脏要给各部门供血,力量就特别强,但是里面没血。
第五个是速脉,正常的人一息四五至,六七至就是快了,一分钟九十下以上。速脉病主虚热,洪大就是实热了。加短曰促,短小又急促的脉是促脉。寸上是速脉就是表上的荣卫伤了,沉取是速脉就是肝肾的精血伤了,就是肝硬化后期了,这是危险的脉象。加止曰结,跳得速度比较快,但是猛地停一下。没有定时和规律,不定什么时候停一下,有规律的跳三五下停一次那叫代脉。结脉说明可能有地方堵塞了,心肺脉出现结脉往往就是气管炎和哮喘病,在阳就是痰堵到气道上了。在阴就是淤血,结脉就是中间有阻隔。
第六个就是迟脉,一息三至以下,有时是虚寒,就是脏腑的功能差了。有时是实寒,有了实质的东西。加涩曰代,跳着跳着有规律的停,来往的比较涩,跳了一会儿停的时间比较长。代者殆也,在阳则心肺气衰,在阴则肝肾气结。脉来得老够不上劲儿来,就是现在说的心律过缓。加止曰绝,黄帝内经上说,跳五十下停一下就是没事,人体五脏六腑就循环一圈儿了。四十次停一下叫一脏无气,三十次停一下叫二脏无气,跳十次停一下五脏都就无气了。理论是这么一说,在临床上也不一定。有的人跳三五次一停,活一两年的有的是,这就是室性心律不齐。但这种人很能活,不论用什么药老是这个样子,肯定心脏上的气血不够。可能还有点早搏,会发生在天热又穿得很多的时候,这种人不爱活动。心脏跳动出问题时阳气不足了,血液就供不上来了。要看这是哪一种心脏病,是阳气不足还是心血不够,西医也分是窦性还是室性心律不齐,也就是少阴脉。
张大昌是比较实战派的,他的经验都是比较实用的,没有华丽和虚假的东西。在临床上很有用,他们师徒就是用辅行诀那本书看病,他家是书香门第。他从小家里各种医书都有,他也是博览群书,他研究了别的以后再研究辅行诀,认为里面的规律包括了伤寒论所有的规律。他才着重去研究辅行诀,发现这和现在上学的和在社会上流传的东西的理论都不一样。他这才洞悉了汉朝以前,《液汤经法》里面的用药规律,以前是按照五脏和五气的化合来辩证的。那是最早的气化,不但是脏腑气化还有药味气化,后来就断代失传了。这个思想特别周密,在补这个脏腑的同时又不能伤害到其他的脏腑。左旋为补,右旋为泻,是用的《难经》的理论,这种理论特别独特。
我这两天有一个病例,晚上十点时候病人在医院给我打的电话,已经因为发烧输了一周的液了。他听一个朋友说以前发烧也是多少天治不好,吃了我的药好了。病人很紧张,他们是杀鸡卖鸡肉的,怕得了禽流感。长期高烧一用退烧药就下来了,停药后几个小时就上四十度了。症状是恶寒,浑身哆嗦,背特别冷,非常怕冷。输液一周后复查肝功能就出问题了,医生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也害怕了,他半夜就打车过来找我了。一周来他反复出汗,加上消炎和抗病毒,他的症状已经乱了。
他说浑身乏力和头疼,有点恶心和口苦,看似少阳证。他的舌苔是一层特别白的颜色,嘴唇发紫暗红,好像严重的缺血氧的情况。舌质暗红按温病派说叫绛色,高烧出汗特别大,得病过程,他说一开始热着了,回家喝了凉啤酒觉得好一点了,又吃了一点藿香正气水。第二天又被雨淋了,里面湿热外面受冷,就开始发烧了。我辩证他是湿温证。
张仲景治疗温病的时温有一个栀子淡豆豉汤,栀子开白花,结红果,能清心肺。它特别轻,能清上焦和中焦的火,还能清血分里面的湿热。我给他用上这个方,然后再加上《温病条辨》里面的三仁汤,有杏仁,薏仁,白寇仁,泽泻,茯苓,滑石,木通。我看他有点表证,舌苔发白,怕他有暑湿,又加了一点香薷来化湿。治疗时温首先得利湿清热,就不能再考虑再用热药解表了,因为他这一周一直在出汗。已经就伤了津液和阳气了,但是他恶寒的症状特别容易误诊成太阳伤寒证。西医也是误治,退不下来烧肯定有别的原因了,咱们中医不讲反复出汗、退烧,发一两次汗不能退烧就不要考虑这个了,就得赶紧转思路。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肠胃和三焦里面的湿发汗发不了。恶心是伤到肝了,就不想吃东西了,中焦有湿就是在太阴上,就走到太阴和厥阴了。这个思路就要看湿重还是热重,舌苔厚白是湿重,否则就是热重。他是湿热在里面,外表还是寒的,因为他还恶寒。寒气把湿热和阳气包住了,热气透不到外表,就出现寒症了。如果没有热只有寒就可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汤、麻黄汤一解表就过去了,这就需要利湿给它以出路,三仁汤本身就是利湿的。
这两个方合在一起抓了两服药,我让他三个小时喝一次药,中药疗效一个是药方正确,再就是熬药的方法对。和服药的方法,仲景治外感是:半日许令三服尽。芳香化湿的药不要煮时间长了,大火二十五分钟就行了。从开始喝药他的体温就开始往下降,第二天早晨降到了三十七度四,就开始想吃饭了,再过一天降到了正常。我又特别告诉他忌嘴生冷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可以喝豆浆、米粥等五谷一类的食物。不要吃肉,因为不管是湿温还是平常的感冒,只要是发烧都能喝豆浆、米粥这些养人最好的东西。病人吃了一个星期的中药就痊愈了。
不要吃肉类的,否则就会食复,人体的抵抗力就要往回走去消化肉类。就不能去抗病了,只要发烧的孩子吃肉第二天就重了,这是古人留下的经验。咱们学习伤寒论思想不能陷到里面,温病也是从伤寒论里面提出来的,也有它的价值。用栀子淡豆豉汤加五苓散利湿也行,效果不一定比三仁汤好,因为三仁汤利湿但不伤阴,这个方设计得挺好。
再一个就是升降散,治疗传染病和疑难杂症效果可以,有天虫、蝉衣、姜黄、大黄四味药。蝉只有小便没有大便,蚕只有大便没有小便,吃了桑叶就拉,拉出来的屎叫蚕沙。这两个虫药可以清利大小二便,把病毒排出去,大黄也是往下泻的。姜黄可以活血,能带动血液流通开。这些是偏凉的药,但不是特别凉的药,可以把血分里面的淤滞打开。大黄可以通大便和利湿热,还能活血化瘀和去浊气,这个方子在以前的很多瘟疫时都要用到。比较保险不会出问题,没病吃它也不会有事,有病了效果还比较快。天虫就是僵蚕,就是蚕中了风和病毒,感染后僵死到那里了。因为外感中风而死所以中医就用它来治疗中风,它就有了抗风的能力了,就好象免疫力一样。
所以养蚕的人不让开门窗,生人进去通风了蚕就容易得病死,特别忌讳生人去。以前古人不知道是中病毒了,认为是中风了。古代的方子特别有用,关键的时候一剂药就下去了,所以学好还是有必要的。咱们要结合临床,可以试药,不试验永远没有把握。
有个五岁的小孩子发烧,没有别的症状,冷热的感觉也不说。但是他在热天穿了两件衣服,没说热实际上是怕冷。他的脉象只是心脉大,肺脉还是不大,和一般的情况不一样。肺主皮毛,受寒后右寸脉应该大。舌苔不厚不薄,我就用排除法,不是沉细脉就不是三阴证。这两天不爱吃饭就有一天没大便,不拉稀不肚胀证明没在太阴上,就看在阳证的哪一经上了。阳明证大便干,还有口臭的热证,也不太符合。大热就不会穿那么多衣服了,不渴不吐也没在少阳证,这就是还在太阳证。不出汗就不是中风的桂枝汤证,嗓子不红证明不是嗓子疼的葛根汤证,还是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
一般说法夏不用麻黄,冬不用石膏,所以古人说话不是一定全对。夏天有这种症状就可以用这种药方,我就用了麻黄汤,小孩子要掌握好量的大小。用麻黄六克,桂枝十克,杏仁十克,炙甘草五克。咱们讲辅行诀,苦味的杏仁和甘味的炙甘草化出了咸味,可以补充汗液,使他不至于虚脱。桂枝用来强心,他的疑惑点在肺脉不大,肺脉浮紧是典型的麻黄汤证。心脉大是为了加强心脏的搏动力量去出汗,因为汗为心之液,要想出汗心脏的力量必须够。桂枝甘草汤是专门强心的,没有桂枝也能发汗,但是会特别累,人就会感觉到心慌等不舒服。
这个方子下去人没感觉很痛快就出汗了,说麻黄会造成心慌是没有用强心药,桂枝配合好了就没有这个副作用了。就抓了一副药吃了孩子的病就好了,辨证时不太典型还是要分析他。孩子不愿意喝药,用针刺放血和捏脊按摩也可以解决问题。倪海厦说你不用扎针,用针在他皮肤上比划一下他就吓得出一身汗,可以针刺少商,商阳和大椎,可以不让它往别的地方走。针刺肺经的少商可以泻肺气,商阳是大肠经的也可以。这个孩子一扎针就哭得没气了,半天没缓上来,脸憋得黑紫,把大家都吓坏了。再也不敢用针刺了,这孩子也习惯吃我的药了。
他是肝太弱了,容易抽搐和脾气大,痉挛得缓不过劲儿来。小孩子发烧刺下唇放血我没试过,但肯定有好处,可能是通过任脉借督脉的气。诸阳汇聚于大椎,针刺它可以增加人的免疫力,用罐子拔出血来可以泻热。夏天喝凉东西,外热里寒,人中暑热气郁到头上,针刺大椎加上十宣指尖放血,还可以在肘内侧血管放血,用东西把胳膊勒一下,用手拍一下他的血管,消好毒刺出一些黑血来,头疼恶心呕吐的症状马上就缓解了。
现在肝脉弱的人特别多,辅行诀里面的大小补肝汤效果就比较好,男人肝旺就好,女人肺气旺就好。按咱们的气化理论,它的理论是对的,他把每一个五行又分了小的五行,桂枝属于木中木,把桂枝做成钉子钉到树上,树就死了,因为它的木气特别厉害,是木中之王。在桂树下面杂草不生,桂枝是补肝汤的君药,桂枝和肉桂是一个东西。
人的肝不好就会恐疑不决,胆量不行,不能当机立断。决断属于胆这个中正之官,肝脏是谋虑出焉,考虑事情太多。肝实则怒,虚则恐,是因为木升不上去就陷到水里面了,容易做怕梦还醒不了。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就醒了,所以这个方子就能治梦魇。人睡觉的时候突然动不了了,心里还很清楚,就是梦魇。梦魇的人就是肝弱和体质弱,因为肝藏魂,这样的人的魂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了,阳气出不来了,就会梦境很多而且很乱。肝不好的人还会目中晃晃、耳有所闻,就是幻听到不该听到的东西。耳鸣要是肝上的问题,眼睛看不清,肝开窍于目。小补肝汤的病只涉及到肝脏,还没有涉及到别的脏腑,心脏喜软,所以血管不能硬化了,软能生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