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让行医笔记》连载6——追忆恩师(2)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68期
审稿|王军红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导师之恩  山高水长」回忆舅父2
加入党组织 服从国家需要
1949年舅父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在党旗下举起拳头的那一刻起,就暗暗起誓:“把一切献给党,永不反悔。”他先后在蓝田地方担任过乡文书、乡长、乡指导员、法院副院长、区长、区委书记,工作中舅父做事坚持原则,不媚上,不欺下。求真务实,不随波逐流。
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中,刻苦钻研业务,坚持中医临床诊疗工作。他走到哪里,就给群众把病看到哪里。1957年他深感夙愿未酬,遂向组织写申请弃政从医,要求回医疗部门工作。
当年党组织派他到县文卫联直总支任总支书记(当时县医院、广播站、县法院为一个总支部)兼县医院副院长,在当时的县医院除了应付正常门诊的治疗外,他还是团结全县基层医务工作者,是贯彻执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纽带,是农村卫生、防疫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舅父定期组织全县医务工作者学习政府的医疗卫生方针政策,交流医疗技能,汇报疫情,安排防疫工作,同时遍访全县名老中医及有一技之长的民间医生,汇集经验写成《蓝田秘方》和《土单验方汇集》。
1957年秋季多雨,几场暴雨过后,庄稼被淹,群众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受灾地区水井被淹,群众饮用水被污染,腹泻、痢疾等疫情迅速蔓延,舅父立即带领医疗队到灾区查看疫情,治病救灾,他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和医疗队的同志深入到群众中用中药、西药、针灸等手段为群众治病,迅速控制住了疫情,深得群众的赞扬和好评,得到了省卫生厅的嘉奖。
由于他医疗经验丰富,医技精湛,不仅在蓝田广大干部和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临近周边县也有群众慕名前来就医。1958年,随着党的中医政策的贯彻,全国相继办起了中医院校,需要培训师资,舅父应招报名,在省卫生厅主持下你,对全省应招者进行考试,舅父被录取到北京中医学院教学研究班学习。

名校深造  刻苦攻读医典

进入北京中医学院学习,对舅父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所以他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入学前虽然刻苦攻读和跟师学习,读了很多医学书籍,并有几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但对学校开设的中医内科、解剖、医史等课程并不熟悉,毕竟此前未系统学习过,所以他废寝忘食,孜孜以求,潜研经典,博览诸家,对中医学理论的源流、发展及各家学说的形成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受到了自然科学的影响,开阔思路,增长见识。他在课堂上全神贯注的听讲,并且作了详细笔记,课余时间跑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照教材和老师讲授的内容,与自己过去临床实践做出对比,写出心得体会。当时的北京风光秀丽,市场繁荣,但舅父从不涉足其间,即使节假日也在学院图书馆中攻读。学院图书馆的大量藏书,中医药研究的丰富资料,强烈地吸引着他。在此期间聆听了名老中医任应秋、谢海洲等的传授教诲,卫生部的领导经常去学院作重要讲话,因此,这段学的提高了舅父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辩证诊疗技术,舅父遨游在浩如烟海的医学瑰宝之中,废寝忘食地博览群书。以勤为径,以苦为舟,向中医学知识的海洋进发,每次考试舅父成绩皆名列前茅。课堂讨论时,他的发言有理论,有实践,讲得生动活泼,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几年的高校学习期间,除攻读完了30多门所设课程之外,还有机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友与国家知名中医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使原有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得到了充实与提高。

献身陕西中医教育事业

1961年,舅父从北京中医学院毕业,陕西省卫生厅安排他到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师资班任教,为陕西中医界培养出了建国后的首批栋梁之材。省中医进修学校师资班的学员,大部分是本省各区、县医疗单位的优秀中医和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骨干,属实力派,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医疗经验,在学校他们如鱼得水,教学相长,学校以讲授中医经典著作为主。同时聘请当时国家级名医秦伯未、施今墨、蒲辅周、朱琏和陕西中医名流黄竹斋等来校讲课,学员们原来就基础雄厚,再加上名家授课、指点,以后大多成为陕西中医界的栋梁之材。如20世纪陕西中医学院两任院长,陕西当代中医泰斗张学文、杜雨茂,省医院著名中医王万贵等皆出于该师资班。陕西中医学院成立后,陕西中医进修学校和陕西中医学院合并,更使陕西中医学院成为陕西培养中医高级人材的最高学府。舅父执教于陕西中医学院,任基础教研室主任,任教期间临床和教学双肩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讲课中深入浅出,生动易懂,内容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经典条文讲深讲透,疑点重点攻破,思路条理清晰,舅父的教学方式方法深得师生的一致好评与赞许。
1964年后,舅父又先后任职于陕西省中医学校教育主任和渭南中医学校教务科长。在几十年的中医教育生涯中艰苦卓绝,兢兢业业。初到陕西中医学校,既无校舍又无办公地址,为了解决学生入学的燃眉之急,暂借房屋办公,暂借房屋给学生上课,和他一块去工作的同志打趣说:“鸟儿也知道先搭个窝后下蛋,中医学校连个窝都没有还办什么学校?”但他没有放弃,他认为在这个时侯上级把建中医学校的重担交给了他,是对他的信任。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建校、征地要钱、要人,都得他去跑,凭着对中医事业的满腔热情,白手起家,三易其址,在既不通电又不通水的偏僻农村凭着一股执着劲和满腔的热血,硬是建起了一所中医学校。
当时同事普遍有畏难情绪,但他勉励大家说:“我们建设的学校是几千年历史上陕西省第一所中医专业学校,我们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担呀!”冬天来了,可是选作校址的土地上仍然是满地早已成熟的庄稼,为了清理场地盖学校,在他的带领下同志们刨红薯、收玉米、摘棉花、拔棉花秆。建校劳动成了他们的中心任务,连盖学校的木头都得师生亲自去拉,寒冷的冬天,他带着师生去几十里外的农村拉木头。冬云低垂,寒风凛冽,天空飘着飞飞扬扬的雪花,河里也已经结了一层薄冰。拉木头回来的路上必须先趟过一条齐腰深的河水,他第一个脱衣服跳入河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志们也跟着相继下了河。当第一只脚踏进冰冷的河水时,透骨的寒气好像钻入骨髓,从脚心直达心脏,冷得人浑身发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周身的血液似乎也凝住了不再流动,开始时只感到腿脚刀割似的痛,后来全身都麻木了。这次拉木头下河让他患上了风湿病,终身不愈,每到刮风下雨,浑身就痛。
1978年,我在渭南中医学校省中医经典理论进修班学习时,教室每遇下雨就到处漏水,学生反映到教务处,舅父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一次下雨时,他自己爬上教室房顶,用塑料布把房顶盖得严严实实,下来时由于雨大地滑,从梯子上摔了下来,脸和胳膊都擦伤了,鲜血直流。同志们让他快去包扎一下,但他似乎没有听见,爬起来又攀上其他房顶,继续将漏雨的地方全部盖好。血水伴着雨水,渗透了他的衣服,当时的他竟然完全忘记自己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春来了,秋去了。舅父以自己呕血奉献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心歌,为陕西的中医教育事业倾注了一腔热血。
他治学严谨,对学生更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对自己却严格要求,身体力行。多来年,学校培养出来的中医学子已遍布三秦大地,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中出色地工作着,为陕西人民的健康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几十个寒来暑去,他一年四季都在15平方米的教务办公室办公休息,几十年如一日的操劳着中医学校的教学管理,无法统计他所付出的劳动和应取得而没有得到的报酬。他一身孤胆,曾只身和滋扰学校安全的歹徒搏斗;他桀骜不驯,敢为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向上级请命。鲁迅说过:中国自古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我想舅父就是这样的人。
舅父逝世后,我们送回老家安葬,之前并没有通知什么人,但送葬时却来了几百人。当时许多人都抱头痛哭,一位年迈的白发老人跪倒在舅父的坟头放声大哭:“张老师,您真是个好人哪!”
舅父是家乡和中医学校里人人皆知的“好人”,好人的标准虽然没有严格规定,但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把尺子。“你舅是个好人”这不仅是舅父的同事和他的学生对舅父的评价,也是三秦大地受惠于舅父的众多群众的共同心声,这是黄金换不来的评价。学校有一位男同学,因为自己丢了钱,出于报复心理,赌气拿走了同宿舍另一位同学的手表,失主的家长找到了舅父,说是亲眼看到他带的手表是自己儿子的,反映到教务处。舅父知道了此事,找到了那位同学,说了几句话“你是否认为你丢了钱,就应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我知道你在赌气,你若真需要手表,我给你买一块,但是不能干损人利己的事。”那位同学哭了,哭得很伤心,舅父没有过多的指责,更没有严厉的批评。那位同学交出了手表,又主动写了一份检讨。舅父把手表还给了那位同学的家长时,反复叮嘱:“希望你们原谅他,绝对为他保密。”事情就这么简单地过去了。后来舅父从他的工资里省出钱,给这位同学买了一块新手表。当他把崭新的手表亲手戴到那位同学的手腕上时,这位七尺男儿又哭了。“张老师您是我前进路上的指路明灯,请您放心,我不会给您丢脸,看我今后的行动吧。!”浪子回头金不换,几十年后的一个春节,这位学生已是一家县中医院的院长、副主任医师,提着拜年礼,双膝跪倒在恩师膝前声泪俱下地说:“张老师,没有您的良苦用心,就没有我的今天。”
作为医生的舅父,身上注入了精湛的医术和富于创造性的遗传基因,以庄子之道自怡,以荀子之通自克。他身上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淡泊情怀和高尚的人格,一生胸怀坦荡。对工作尽心尽力,从不敷衍和延误,对朋友、对同志见贤思齐,对群众满腔热情,乐于奉献。始终保持低调做人,从不装腔作势,不摆架子,不务虚名,不谋权位,对事业精益求精,执着追求。正是存在于他天性中的自然美德,使他赢得了群众和同志对他的厚爱和称赞。“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舅父数十年如一日,把中医教育事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把全部的精力奉献给了陕西的中医教育事业,以一个学者的风范影响着三秦莘莘学子,以一个中医教育家的风范推动着陕西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于作者
郑立让:1948年 7月出生于陕 西省蓝田县,中共党员,毕业于陕西中 医学院。副主任医师职称。曾任蓝田县康复医院院长,蓝田县医 药科学研究所所长,蓝田县医院业务院 长、党总支委员、支部书记、蓝田县圣 邦医院业务院长、蓝田县友谊医院名誉 院长、蓝田县老年科技教育卫生工作者 协会常务理事,蓝田县政协六、七届政 协委员、西安白鹿原文化研究会常委, 西安市科协理事、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会员,《中华医学临床研究》主编、中华 医学临床研究编辑委员会常委、蓝田县 老年医药卫生科技协会副会长兼秘书 长,陕西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陕西省 医学专家库专家。曾荣获西安市“学雷锋先进个人”称 号;被西安市委、市政府、西安军分区 授予“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先进个人称 号”;西安市优秀科技成果奖获得者。被县人民政府授予“九五”期间优秀科技工作者;被西 安市科协授予防治非典优秀科技工作 者;还曾多次被县卫生系统评为先进工 作者、蓝田县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 产党员、先进学科带头人。联系电话:15829670185。
往期作者精彩文章回顾
《郑立让行医笔记》连载1——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郑立让行医笔记》连载2——踏上中医征途
《郑立让行医笔记》连载3——坎坷的中医之路
《郑立让行医笔记》连载4——医  途  求  索
《郑立让行医笔记》连载5——追忆恩师(1)
滋水美文
汩汩清泉流过     倾听心灵声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
主编微信:mxy2722801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投稿邮箱︱865909186@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