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
——第十六周给教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这个学期过得特别快!一晃眼,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大家都在紧张的复习状态中,每一位老师都深怕自己所教的学生,考不取好的成绩。
或许,这就是最能体现我们为师者的一种职业良知吧!
(好习惯养成——学生家务作业照片)
我们常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
前段时间,我因出差需无法上课。过去只教一个班,我都会与其他老师交换好,不让学生缺课;而今年我所教的是两个班合并成一个班,要换就要同一时间与两位老师换课,这样换课的难度就很大。因此,都是让人代课。听说我要出差,几位平时挺爱与我搭话的女生,便跑过来问我:“校长,你出差谁来代课啊?”
我说:“那我还不清楚,怎么了?”
“千万不要让'四科’老师来代课,我们都受不了,每天就是复习和做题。”她们几个异口同声的说到。
听完她们的话,我就在想:毕业班的确是有考试的压力,但也应该注意适当的原则。听说有的学校还把六年级的音乐、体育等学科去掉,只上“四科”。这样过分的行为,严重违背了教育常识,我是坚决不干的。于是,我关注了毕业班的作业情况,与“四科”老师做了一些交流。我自己教语文时,学生作业较少,经常与他们读读书,偶尔组织一些班级的活动,师生关系就特别好。当其他老师作业挺多,我就布置得很少,甚至就没有。他们经常会高声大喊:“周老师英明!周老师英明!”
(好习惯养成——学生家务作业照片)
或许,学生们知道我能体谅他们,他们对待我所布置的作业也就相对认真一些。而有些同学因为没有掌握某些知识点,也愿意留下来认真补习。因此,我虽然少布置作业,但是考试成绩还是不错的。
我在反思自己这样的行为,到底哪里起到了作用?可能并非就是因为少布置作业,而是我对学生精神需求的理解。在这理解的外在形式上,才是少布置作业。有了理解,就有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就有了师生关系的彼此信任。他们在对待自己所信任的老师的功课会多一些情感上的认可,因此会更加认真对待。
所以,我觉得我们老师更应该要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需求。
这段时间,我发现六年级的两个班教室前黑板上,林玲老师每天都有会写上一句鼓励学生们的话语。如:最后一个月,做自己的英雄!复习了后悔,不复习更后悔!而且,她还会与学生讲述这一句句话背后的故事。我想这就是关注了学生精神成长的需求,但是我们也要时常与学生互动反馈,真正了解他们是否喜欢这样的方式?
(好习惯养成——学生家务作业照片)
大家可别看了这个小招数,有时候就是因为某一句话,让学生不再害怕困难。甚至,还有可能这句话会影响他一辈子。我想我们应该会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因为某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而改变了自己。
叶雅丽也曾经在班级里实行过和林老师类似的举措,不同的是,她是让学生自己写:按照班级座位,每天由一位学生将一句自己积累的,或者自己写的有感触的短句或者诗词,分享在黑板的右上角,语文课前由分享的学生上台领读一次。相同的是,她们都达到了一样的效果,学生们都很喜欢。她们都考虑到了学生的精神成长的需求,为学生输入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老师们,在这个紧张复习的时间里,我们是否可以不再是一天到头的复习和做题,不再是简单的校对答案和检查?可否换一种方式走近学生,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站在学生旁边,与他们一起共同想办法,复习好功课,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呢?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精神成长。我们一定要关注他们的精神成长的需求,创造一些活动和机会,让学生感受到人世间是充满美好的。
祝大家工作愉快!
与大家同行 周国平
二〇一八年六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