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来乡村小学教画画
画家来乡村小学教画画
砚云斋主人砚云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为当代实力派画家。观云,砚云先生夫人,是资深古琴演奏师。
自本学期始,两人成为我们学校的中国画和古琴两个社团活动的校外指导师。我们这样一所乡村学校,怎么就会与大师结缘呢?这其中必有故事。
刚来桐浦小学那年,我邀请了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来校讲学,其中有一个半天安排在砚云斋(那时叫朴朔山居)做沙龙分享活动。从此便与砚云斋有了联系,经常有砚云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消息,苦于没有时间前往参加。后来,与观云女士加了微信,一直想能否达成双方合作,为桐浦小学的孩子增加艺术教育的可能性。观云女士也非常热心,在微信上有过几回的沟通,但无实质性的结果。
直至一次姜局长前往砚云斋,打电话通知我与他们会面,才促成了这桩美事。姜局长与砚云先生谈话期间,一直肯定了我们学校这几年的努力,也希望我们能够有更多的联系,以便促进学校的发展。
于是,我与砚云先生就有了更多的联系。通过几次交流,得知砚云先生儿时曾受到一位老师的极力影响,才走上今天画家的道路的。另外,他也曾经教过书,对教育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他说,城市的学校已经够好了,不应该做锦上添花的事,而应该多做雪中送炭的活。
我想,砚云先生只是在他人口中得知我们学校的一些事情,不能够完全了解我们。因此,我便邀请砚云先生和观云女士方便时,来学校走走看看,听听我的办学故事,看看我们的学校。约了几次,都因为忙碌其他事情,而没有约成功。
直到有一天,砚云先生开着他的大奔,终于来到学校。
一进校园,两位老师就很喜欢这里的学习环境。我带着他们游览校园十景,一路讲讲学校里发生的故事。走完这一圈,更是加深了他们对学校的印象。回到我的办公室,我们又谈了很久,关于艺术、教育等方面的话题。最后,我们决定在学校开设古琴和国画两门课。
这个学期一开始,我们的课程就正式启动了。第一次来上课,砚云老师安排了三辆车,七八个人。有两辆车专门是运输古琴和绘画的器材,还有一辆砚云老师自己开的大奔,这场面着实壮观。
当他们几个助手打开车门时,更是惊呆了:十几架古琴装得满满当当的,还有十六套古琴桌椅,都要从车上卸下来,再搬运到教室。绘画材料,也是一整个后备箱,纸墨笔砚一应俱全。孩子们只需要空手来,就能过学习古琴和绘画。
这一切都搬运好后,老师们还得现场布置,古琴还得一架一架地进行调整和调音。后来,我还得知这些个琴,装车时更是破费功夫。砚云斋依山而建,琴房在半山腰,每一次都得从半山腰,顺着台阶一架一架背下来装车。
上完课,又得从这里装车运回砚云斋,重新一架一架地摆回原有固定的琴桌上。砚云老师说,这些古琴都有自己的名字,因此也都有自己的固定的桌子。我们这里上完课,已经是五点半了,他们回到砚云斋也不早了。
每一次我想着这些,内心就特别感动。我们的孩子真的是特别幸运,能够遇上这么个好人!
虽然一周只有一节课,上到现在也只有四五节课的样子,但是看到孩子们画得有模有样,弹奏的曲子也越来越有感觉了。砚云老师说,他们就希望为桐浦小学的孩子,做点事情。将来有机会,还要带着这些孩子去展示自己的作品。
为了让孩子平时也能够练习古琴,观云老师又和厂家联系,砚云斋出一点,学校出一点,厂方赠送一点为学校购置了一台古琴。现在,每天中午我在办公室休息时,都会有两三个孩子来练习古琴。孩子们一边讨论着老师教过的点,一边轮流练习着指法,我在旁边休息也感觉特别踏实。
真心希望这些孩子,将来长大了也还能记住,曾经在小学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人为他们无私的付出。同时,也希望这里今后能出个艺术人才。当然,哪怕没有也没有关系,因为他们已经享受到了一种美的教育。
不管怎么样,我们已经在他们的生命里,种下了艺术的种子。
感谢砚云、观云以及砚云斋其他所有的老师!
二〇二一年四月十五日
写于桐溪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