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宗室分封制的悲歌
三国后期,魏国权臣司马昭独掌朝政,飞扬跋扈。魏主高贵乡公曹髦见皇权尽失,不胜愤懑,决定率宫中宿卫讨伐野心勃勃的司马昭。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五月,曹髦到后宫辞别郭太后,然后率领几百名家僮奴仆出宫攻打相国司马昭的府邸。司马昭的亲信中护军贾充带兵拦阻,与曹髦遭遇。贾充唆使太子舍人成济上前刺死了曹髦,此举开了臣子弑君的恶例。随后,司马昭又拥立常道乡公曹奂为皇帝,继续擅权专政,培植私人势力。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又上演了一出“受禅”的把戏,终于取魏而代之,建号大晋,曹魏就此灭亡。
晋武帝司马炎
司马氏如此明目张胆、毫无顾忌地欺压曹魏皇帝,窃取神器,那曹魏的皇室宗亲为什么没有起兵反抗呢?他们当时都在干什么?这就要从三国时期的宗室分封制度说起了。
魏国的太祖武皇帝曹操共有二十五个儿子,长子曹昂在随父征讨张绣之时死于乱军之中。所以次子曹丕就被曹操立为魏王太子,并于公元220年登基称帝,建立魏国。由于曹丕兄弟众多,他这个皇帝之位来得很不容易,为了打消弟弟们觊觎皇位的念头,他就在黄初三年(公元222年)颁布了一道诏旨:封皇弟鄢陵公曹彰等十一人为王;并规定诸王的长子可以承袭王爵,是为嗣王,其他庶子降爵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亭侯;乡公之庶子为亭伯,依次递降,直到与平民百姓无异。
魏文帝曹丕逼迫曹植吟《七步诗》
曹丕为防范宗室篡权可谓不遗余力。在中国古代的其他朝代,皇帝的兄弟子侄基本上都会被封为亲王或郡王,占据大都名城,拥有亲军护卫,享受皇族的种种特权。而曹丕却反其道行之,创立出一个“县王”的爵位。其同胞兄弟年长者都被封为县王,比如鄢陵王曹彰、鄄城王曹植、定陶王曹据、白马王曹彪;兄弟年龄幼小者,仅仅只封为公爵,比如济阳公曹玹、范阳公曹矩、襄邑公曹峻、汝阳公曹彪。这些县王、县公在曹丕一朝被严密监视,行动很不自由。曹丕死后,他们才被继任的魏明帝曹睿晋封为郡王或者县王。
曹魏的宗室在名份上没有地位,在政治军事方面更是没有丝毫实权。王公们到封地就国,只允许带不超过二百人的护卫兵卒,并且大多是老弱残兵。王公们到了封地以后,没有得到皇帝的许可,是万万不能随便出境的,即使外出射猎,也不能离开王府超过三十里,否则就会被治罪处罚。魏国的皇帝为了贬抑和制约众位王公,经常以诸王公擅自派人到京城尚方署制作御用器具为借口,削夺诸王公的封邑户数,减少他们的赋税收入。
被兄长曹丕打压的临淄侯曹植
曹操的爱子曹植被徙封为东阿王的时候,曾给魏文帝曹丕上书反映自己悲惨的境遇。奏章中说:“我被分封于青州的土地上,本来是作为魏国的皇族而翼卫皇室,然而分配给我的护卫兵卒才一百五十人,且都还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卒。我家中的奴仆屡次被朝廷征发为兵,前后已经走了三十多个,现在仅剩三十七人,其中有二十三个还是聋哑盲人。我不得不亲自带领儿子们耕田种地,维持生计。”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自幼才高八斗,出口成章,深得其父其兄的宠爱,其境况尚且如此凄凉,就更不用说其他王公了。所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魏国的宗室分封制度时就说:“魏氏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于囹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骨肉之恩乖,常棣之义废。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
东吴末帝孙皓投降晋军被封为违命侯
魏文帝曹丕制定的宗室分封制度最终造成了严重的恶果。晋朝取代魏朝之际,魏国的大小宗室王公都被司马氏集中到邺城关押起来,重兵看守。这些宗室王公好像也习惯了长期被圈养的生活,没有一丝丝的抗拒,如同监牢中的囚徒一样忍受着悲哀的宿命。
蜀汉和东吴的宗室分封制度大体上和魏国一样,只是爵位等级要比魏国高很多。蜀汉先主刘备称帝后,封他的另两个儿子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这都是亲王的规格。后主刘禅则分封他的七个儿子为郡王。其中比较知名的就是第五子北地王刘谌,在蜀汉灭亡的时候誓死不降,痛哭于昭烈皇帝刘备庙中,然后全家壮烈殉国。东吴由于孙权时期奉曹魏正朔,受曹魏册封,所以孙氏宗族大多受封侯爵。直到吴末帝孙皓即位后,才将自己的十一个儿子晋升为郡王,每王配给三千士卒,但是由于诸王年幼,这一制度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中国古代从周朝建立宗法分封制以来,其后的各朝各代都纷纷效仿陈规,一直持续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灭亡。分封宗室有利也有弊,但综观中国古代史,有利的成分要稍大一些。西汉分封同姓为王,虽然在汉景帝时期发生过“七国之乱”,但在王莽篡权之时,汉室宗亲刘秀乘势而起,推翻新莽政权,恢复了汉朝皇统;东汉灭亡后,同样是汉室宗亲的刘备在西川即位称帝,延续了季汉的血统。这种“广封懿亲以藩屏王室”的做法对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是有很大作用的。所以,在三国乱世用武之际,各国统治者的这种抑制王室宗族势力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
三国归晋后的天下形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