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总结暨“写给我带班学生”的一封信:学渣的五点自觉

按照惯例,每年底都要写一篇总结给自己。2020年的工作实在是太忙,长期处于十几件工作并行状态,感受良多,又感觉无从说起。今天之所以想起写这个总结,也是因为事情较多,偷懒写个随笔休息一下脑子。今年的总结,我想写给我带班的学生们,也作为未来的自勉。当然不一定是正确的,仅供大家参考。

Liekkas Sofia Jannok - Assogattis - by the embers

2020年夏天做了一个决定,要把带过的18级和19级两个班带到出道。本着自愿的原则,跟30多名同学建立了一对一联系。从夏天开始给大家建立了独立的出道记录表,记录每一次交流和重要学习进度,第一页是我自己,做自己的学生,争取与大家一起再次出道。期末也腾出了25个小时,跟每位同学都认真交流了一下。总体感受是存在较为普遍的“眼高手低”和“妄自菲薄”。其实,这两者是一币两面。因此我想把它们合在一起来说。
我是一个标准的学渣。本科平均成绩只在勉强八十分上下。硕士考过四次。博士考过三次。而且也没有念过什么名校。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考试战绩。如果说唯一可以凡尔赛的话,是博士毕业时获得了几乎所有北京211+高校面试,还拿到了三所985高校的Offer,虽然最后都没去。相比绝大多数学术高产的同学,几乎没有什么发表的我可以说是十分的幸运。事实上,我从大学入学到博士毕业经历了十五年的坎坷,期间准备出国失败、工作创业失败、考研三次失败、侥幸读上书、跳槽失败、考博两次失败、心灰意冷已准备回家随便找个工作、抱着再试一次的想法撞上好运又读书。所以大家经历过的“眼高手低”,对于我而言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如果不是手低,我就不可能浪费这么多的年华,一次次地不自量力。但如果不是眼高,我就不会一次次地不自量力,尝试挑战自己的备考吃苦局限性。因此,眼高手低,既是负面缺点,也可以是一种激励自己不断向上的正能量。在我坎坷的求学生涯中,我总结出了五点体会,是特别适用于学渣的五点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一是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不要被浮躁的世界蒙蔽双眼。

前几天我看曹德旺在一个节目里面讲(具体记不清了,大抵是这个意思),“大家都觉得我没有文化,那是因为你们不懂文化。你们学的计算机、会计、金融,都是知识点和技能。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处不在的东西”。我想“知识改变命运”里的“知识”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不是说你必须要学会什么,要记得教材上讲过什么,而是通过受教育的过程与实践过程相结合得到的体会。事实上,在我有限的经验看来,无论是高尚的理想还是世俗的理想,把事情做对和努力探索的路径都是差不多的。人们都是在不同的经历中、学习不同的专业过程中,体会感悟到相同的世界规律和方法论。
此外,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也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际遇。经济学上讲内生增长模型,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人力资本是其它要素投入的结果。或者说并不是因为你有多优秀就能具有机会,而恰恰相反地是你拥有过哪些机会才能决定你能学到什么、成长到何种程度。因此,无论何时,努力让自己简历上的下一个标签更加优秀,能够让自己与更优秀的人、更优秀的平台站在一起,不仅是世俗的功利,也是非常纯粹的理想。
从经济学上来看,教育体系除了人力资本培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解决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信息不对称,换言之发给你的学位就是一个你的身份信号。当你具有某一层次信号时,跟你站在一起的不仅是你的老师、同学,更是整个世界跟你具有同一层次信号的所有人。对于绝大部分的普通人而言,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捷径。如果你觉得改变命运这个词太虚,可以把它看作见识更大的世界。读书是见识更大世界的捷径。如果单纯地去思考读书对职业发展、收入贴现的影响,就会跟曹德旺讲的一样,陷入了知识点的误区,而忽视了教育背后的长远价值。我想我最后悔的事,就是大学时满瞧不上考试成绩好的同学,坚信自己就是那个考试成绩再差也会改变世界的人。
二是你决定了角色,而不是角色决定了你。

在与同学们交流时,大家普遍存在这样的误区:如果我走了某条路,大概率就会成为某种人、过上某种生活。甚至有很多同学在还没有拥有对应选择权的时候,就会以“不想那种一眼望到头的未来”来作为不努力的自我安慰。反之,也会有很多同学会因为“如果是这样的机会,最多只能怎样”而来作为眼高手低的自我激励。正如前面所述,的确,越高的平台、与越优秀的人站在一起,你的成长就越快,你的机会就越多。然而根本上,是个体决定了角色,而不是角色决定了你。为了标签而追逐标签,则是本末倒置。同样入读一所学校或从一所学校毕业,看起来好像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同辈,但事实上早已因为各自对待奋斗的内涵而拉开差距。只不过这种差距要等到十年的持之以恒后,才会逐渐变得十分明显。
什么是奋斗的内涵?就是着手于事,而不是回报或者说标签。希望借着侥幸考入和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考入不是同一种考入。依靠哗众取宠自娱自乐而成为教授和陋室千篇潜心一业成为教授也不是同一种教授。凭借运气跟着大平台偶然挣到不菲的奖金和依靠自己逐步打造稳定的奖金不是同一种奖金。坚守理想信念刻苦钻研业务当上高级干部和趋炎附势到处攀附溜须拍马当上高级干部也不是同一种干部。
事实上,任何学校都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任何职业都能产生一流精英。每一种专业,好好念书结果都不会太差。每一种职业,干到极致都能坐在一起。举个凡尔赛的例子,在我博士毕业求职过程中,在不同学校面试时总是能遇见相同的几个人,大家最后都会找到各自安稳的归宿。如果你对某种角色不太满意,你可以循序渐进、不忘初心,通过你的努力试着去重新定义这个角色。比如我就坚信自己缺少的只是读书的机会,只是考试吃苦能力不够,不是读不好书。我费劲辛苦,虽然也谈不上学霸,但最终突破了自己的学渣束缚,重新定义了什么是读好书。当然后来求职时也有这种突破。在大家都认为必须依赖于发表才能找教职的氛围中,我在认真做了市场分析后,重新定义了事实上什么人都可以找到教职。
说起这一点还有个趣事。2011年底我打算报考何帆老师的博士,他耐心地跟我分享了他去哈佛读书的故事,本来是抱着想要认真补修数学去的,结果去了反而彻底放飞遵循自己的兴趣了。而那时我的硕导张明老师正在哈佛经历同样的心路,本来也是抱着想去补一补学术研究的他,去了哈佛以后反而放飞自己认真从事交叉型的宏观研究。他们都用不同的方式,重新定义了什么是优秀的经济学者。看来哈佛既是名校,也是一个劝人放下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多同学在国内学了十几年,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出国一两年,没学会多少,自信得不行。多元化的见识告诉他们,卓越其实并没有固定定义,每个人都可以定义自己的卓越。
而我大概也在近一年经历了这个过程,开始接受自己更喜欢的自己。投行有保尔森,私募有彼得森。买方既有索罗斯,也有巴菲特。对冲既有西蒙斯,也有达利奥。企业家既有乔布斯,也有韦尔奇。足球明星既有C罗,也有梅西。尽管他们从表面来看,无论是理念还是路线抑或风格,或多或少都有点南辕北辙的意思,但不影响他们在同一行业,都能成为顶级的领袖。
在我有限的经历里,我见过很多从名校毕业的优秀学生,但我总感觉并不是名校造就了他们,从他们的努力和坚韧出发,其实是名校有幸能够遇见他们。当一个人遵循内心的兴趣,越来越多地重视他所做的每一件工作、所学习的课程、所读过所写过的每本书每篇论文本身时,他所拥有的奋斗内涵就已经跟那些只盯着回报和标签的奋斗内涵分道扬镳了。根本上,是你定义了角色,你定义了什么样的人配得上什么样的机会或标签,而不是角色或标签定义了你。
三是从获取一件小成就感开始,不能好高骛远,也要学会喜欢你自己。

我回顾自己之所以成为学渣,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自己不努力,这占据一大半。二是天生能力有限,别人一年能学会的内容,我可能需要三年。这件事,在我第一次报考中科院研究生时被遇见的一个物理系小孩所点醒。三是自己过去不努力,导致平台能力有限,或者说身边能够带来的Spillover(知识技能溢出)是有限的。
从获取一件小成就感开始,能够树立起良好的自信。虽然我大学时代成绩不行,但是我发现自己语言能力很好,就拼命努力,除了睡觉都在练习,曾用不到一个星期就掌握了美音的标准体系,甚至被多个外教和翻译老师直接指定为比磁带还标准的现场示范。这件小小的成就感,打开了我敢于积极进行国际交流的信心,也使得我在数学专业成绩较差之外获得了信心。此后,我又在本科期间发现自己的动作细节感悟能力比别人好,持续练习了跆拳道、空手道、咏春和古剑道,使得我又对自己多了一点小小的信心。遇见硕士导师后,我第一次学习经济学就坚持把宏观经济教材看了六遍,以至于我至今都能感受到不少同辈的宏观基础是不如我的,这给我在专业上带来了一点小小的信心。而遇见博士导师后,我坚持不懈不问有没有意义埋头就是干,通过搬了大量的砖,除了在干活效率这件事上,也在经济政策研究结合现实工作的感悟方面,拥有了又一点小小的信心。
所以回头看,虽然十五年求学生涯几经坎坷,但也正是这些小小的信心,让我能够始终坚持尝试下去。学渣之所以成为学渣,有三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不容易克服的。相比第一个原因的克服方法就是建立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成就感。这也是学渣的自觉。你要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处境,具有怎样薄弱的基础,不能贪多,更不能好高骛远地去跟学霸比较。成就感越多,自信就会上升,人的动力就会越强,慢慢地发现自己的懈怠也不见了,从讨厌学习工作变成渴望学习工作。挫折感越多,自卑就会上升,人的动力就会越少,慢慢地发现自己的积极性也不见了,甚至厌恶学习厌恶工作。
我在大二的时候,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专业课很差的局面。从图书馆借了几本竞赛层级的习题集,在图书馆苦攻,遭遇了挫折,让我基本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学习。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从先做会所有数学教材上的基础习题开始,也许不至于一落千丈。当然,如果有一个好老师能指导开解一下,也会有好处。不过成为学渣的第三个原因也不容易改变,因此你要不停地努力。郭靖在江南七怪授下学了十多年,毛头拳脚也学不好。遇见马钰后,学了几个月内功就飞檐走壁。遇见洪七公和周伯通后终成大才。所以有时候不要自我怀疑,可能是我们老师不行。要学会喜欢你自己,从一个一个小小的成就感,积累起你的自信。

四是要主动靠近你钦佩的人,向那些你钦佩的人学习。

钦佩的人,可以是近距离的同学和老师,也可以是远距离的领袖名人。你钦佩的人,一定有你钦佩的理由。但无论是何种理由,他对世界规律的认识一定在你之上。你在模仿他的成长路径、学习他的工作方法、聆听他的生活态度时,其实真正学习的是他对世界规律的认识。好比我自己在家琢磨颜真卿的书法,琢磨了一辈子,对其真迹的分辨力也比不上宫廷里的一个太监。
当然这个例子是极端的,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它很直观。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良好的出身和更高的社会见识,总是有相对优势的。这也是为什么往往从老师角度,看你们的学习规划和态度,比你们更清楚你们大概率的未来。与此同时,这也是为什么老师给你们的建议,听听就得了,不能真听的原因。因为老师是站在他对世界规律认识基础上去看待你接下来可能会去的某个位置,而你不具备同样的认识基础,因此你去了未必就能实现老师看见的那些好,还需要你从自己的兴趣和远景目标出发去大胆想象和稳步探索。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也有这个层面的原因。老人言并不是他比你高明,而是他的认识要比你深,比你丰富。要解决这样的信息不对称,就要主动靠近那些你钦佩的人,向那些你钦佩的人学习。我有幸在本科、硕士、博士都遇见了这样的老师,王老师教会我自释,张老师教会我自信,韩老师教会我自律。他们都在关键的时候点拨我,避免我跌入一味偏执的误区。当然,回头看更觉惊喜,我所遇见的好老师,都像茅台一样。初次品尝,凛冽沐喉,知道是好酒却有点难咽。随着时间越久,才始觉经久弥香回味无穷。茅台董事长说年轻人不懂茅台,诚不欺我,虽然现实中,我依然喝不了茅台。
任何人都有局限性,这也是一币两面的辩证性。一开始钦佩某个人,满眼全是优点。时间久了,开始发现这个人也有一些不足。然而这才是关口。一旦你继续用赞赏的眼光钦佩这个人,最后你会对他真正的优点钦佩之至。钦佩一个人,靠的不仅是盲目崇拜,也需要你自己不断成长,具有更好地钦佩别人的能力。到最后某一天,你会钦佩身边的大部分人,从不同的人身上反思自己的不足,客观地认识接受自己的不足,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而完善自己。而这一切的开始,都是要主动靠近你钦佩的人,向他学习,即便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一开始只是盲目崇拜。
五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大潮中的一滴水,享受生活,生活的目标就是有目标的生活。

既然咱们是经济学专业,不得不客观地说,一个人的奋斗,是始终与他所处的时代分不开的,尤其是与20-40岁之间的时代分不开,决定了一个人基本的世界观和人力资本结构。尽管汇涓成海,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加起来就是时代大潮,但我们依然不可避免地要认清自己只是一滴水。我们要承担我们的历史使命,但也要客观正确对待我们的努力与回报。随着竞争不断加剧,内卷这个词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于方方面面。信息越来越对称,各种平台的门槛都在不断上升,人能通过好运气侥幸碰见捷径的概率正在下降。
一个人有追求自我实现的欲望,是他源源不断奋斗的动力来源之一。但也要同时特别小心这种能量,要把它控制在有限适度的范围内,绝不能放在生活的第一位,否则就会陷入Dark Side(黑暗面)。要明白,我们不断追求卓越、追求与更优秀的人站在一起,这只是生活经历的一部分。生活的目标就是有目标的生活(这句话是我大三时写日记写给自己的话)。如果能享受奋斗就享受。如果你看了上面的内容,觉得拼命学习真的很辛苦不值得,放弃一定程度或某种形式的学习也是可以的。毕竟,是你定义了什么叫奋斗生活,而不是世俗的奋斗定义你应该怎么活。把土豆丝切得越均匀,把衣服叠得越整齐,让三分球投得更精准,让手上的鼓棒更流畅地转动,让换刃的姿势变得更帅,让绩点变得更高,让雅思成绩达到八分,让Top Tier Offer拿到手软,经历更加丰富,看更大的世界,陪父母吃更多顿饭,陪孩子放更多次风筝,都是奋斗。认真的、有目标的生活,就是奋斗。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