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清肺定咳汤-治支气管炎,咳嗽日久,粘痰阻滞,咯痰不爽等】

清肺定咳汤:治疗支气管炎,咳嗽日久,粘痰阻滞,咯痰不爽等

治肺热燥咳经验方—清肺定咳汤。
该方对支气管炎患者,咳嗽日久,导致痰热蕴肺,粘痰阻滞,咯痰不爽等症最为适宜。

清肺定咳汤组成:金荞麦、白花蛇舌草各20克,鱼腥草15克(后下),苍耳子12克,橘红6克,枇杷叶10克(去毛包煎),甘草5克。

功效:清肺泄热,化痰定咳。

主治:支气管炎,中医辨证属肺热燥咳,痰少而粘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方解:方中金荞麦、鱼腥草为治肺热之要药,有清肺化痰之功。白花蛇舌草除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外,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使痊愈;配以枇杷叶清肺泄热,化痰止咳;苍耳子本为通利鼻窍,散风祛湿之品,

朱老则用其防治感冒(因其有抗过敏的作用),久咳不愈者用之,颇有良效;橘红调中化痰;甘草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朱老临床用本方治疗本病肺热蕴郁热,久咳不愈,痰黄稠之证,收效颇佳。

案例:赵某,女,30岁。
外感后,咳嗽近1个月,痰多泡沫,夹黄浓痰,口干粘腻,舌苔黄腻,舌质微红。
证属痰热蕴肺,治宜清肺化痰。
拟用泻白散加减,处方:桑白皮、地骨皮、黛蛤散(包)、瓜蒌皮、半夏各10克,鱼腥草30克(后下),甘草5克。3剂后,咳嗽依然,遂请朱老会诊。
朱老说,患者确系痰热咳嗽,但泻白散为泻肺火,清虚火之方,治应以清热化痰,下气止咳为主。
朱老仍用清肺定咳汤治之,处方:金荞麦、白花蛇舌草各20克,鱼腥草15克(后下),苍耳子12克,橘红6克,枇杷叶10克(去毛包煎),甘草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温服。服药5剂后,咳止痰消。

(0)

相关推荐

  • 小陷胸汤方,凡表已解,痰热阻滞,病在胸脘...

    小陷胸汤方,凡表已解,痰热阻滞,病在胸脘(呼吸系.消化系)可用.其辛以开结,寒以泄热,能通能降,药虽寥寥三味,却至精至当,后世方几无与匹敌者也.

  • 急慢性支气管炎..化痰定咳汤..痰热阻肺..朱良春案

    急慢性支气管炎..化痰定咳汤..痰热阻肺..朱良春案

  • 朱良春清肺定咳汤治疗长期咳嗽医案

    来源:养生之家   发表时间:2019-07-30 23:23:17 养生之家导读:清肺定咳汤清肺化痰,定咳退热.主治风热流感,支气管炎.肺炎久咳而偏于痰热者.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朱良春清肺定咳汤治疗长期 ...

  • 朱良春“清肺定咳汤”治疗“风热久咳”

    清肺定喘汤,乃朱师自拟之通治风热久咳方.此方用于治疗痰热蕴肺之久咳.痰多或痰黏阻滞.咳唾不爽之症极为合拍. 01 清肺定咳汤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 [组成]金荞麦20克,鱼腥草(后下)15克,白花蛇舌 ...

  • 【朱良春:仙桔汤-治慢性结肠炎】

    腹痛,腹泻,大便中有粘液,是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腹痛呈阵发性.痉挛性疼痛,疼痛的部位在左下腹,痛时即要解大便,大便后疼痛减轻,是其主要特征.当大便有脓血.血液时,则结肠部位不仅有炎症,而且出现了溃疡 ...

  • 【朱良春: 通淋化石汤-治泌尿系结石的验方】

    朱良春先生曰: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总不能离开整体治疗原则,"治病必求于本",因此既要抓住石淋为下焦湿热蕴结.气滞瘀阻,又要注重湿热久留,每致耗伤肾阴或肾阳.故新病应清利湿热 ...

  • 【朱良春:黄酒姜汤-治关节炎】

    朱良春: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黄酒姜汤治关节炎 方药:熟地黄.淫羊藿各15克,川桂枝.乌梢蛇.当归.制川乌各10克,鹿衔草3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即使症状缓解后,还需继续服药6-12 ...

  • 名中医治病绝招003 朱良春:益母草降压汤治高血压

    益母草60克,桑寄生20克,杜仲12克,甘草5克. 高血压,用益母草疗效很好.该药清肝平逆,对产后血压高,尤有效验. 头痛甚加夏枯草12克,钩藤20克,生白芍25克,生牡蛎30克. 阴虚甚加女贞子12 ...

  • 朱良春经验:双降汤镇肝熄风汤治高血压

    朱良春老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其独到之一乃从气虚和痰瘀着眼,自拟"双降汤"调气血之虚,去痰瘀之实,虚实同治,去瘀降压,降脂降黏.基本方由水蛭.地龙.黄芪.丹参.当归.赤 ...

  • 名医朱良春的“仙桔汤”加减,可通治过敏性、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

    腹痛,腹泻,大便中有粘液,是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腹痛呈阵发性.痉挛性疼痛,疼痛的部位在左下腹,痛时即要解大便,大便后疼痛减轻,是其主要特征. 当大便有脓血.血液时,则结肠部位不仅有炎症,而且出现了溃 ...

  • 朱良春,斛乌合剂治糖尿病

    朱良春创糖尿病方,10剂症消,血糖控制!针对I型.II型糖尿病,其效同佳! 汉古经方 朱良春创斛乌合剂治糖尿病   斛乌合剂由当代中医大师朱良春所创,笔者初涉此方是在读<闻过喜医辑>时所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