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中的大家族——桑
桑科植物桑原产中国中部和北部,现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以江苏、浙江一带为多,以南部育蚕区产量最大。桑树的叶为桑蚕饲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作造纸原料,桑果可供食用和酿酒。
桑在本草中是一个大家族。叶、果、嫩枝和根皮都是中医临床的常用药物。在本草中,它的叶叫桑叶,果穗叫桑椹,嫩枝叫桑枝,根皮叫桑白皮,它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品种。桑树树冠宽整,树叶婀娜婆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耐干旱,耐水湿,对土壤的适应性强。
《说文解字·叒部》:“桑,蚕所食叶木。从叒、木。”“叒”,音ruò(若)。叒木,是古代神话中的神木,名榑桑,又称扶木。据说太阳初生时登上此木。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十洲记》说,榑桑两两相扶,故从三‘又’,象桑之婀娜也。”《本草纲目》引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云:“叒,东方自然神木之名,其字象形。桑乃蚕所食,异于东方自然神木,故加木于叒下而别之。”
桑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药理实验证示,鲜桑叶煎剂作体外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和炭疽杆菌的抗菌作用均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钩端螺旋体也有杀灭作用。此外,桑叶能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降低血糖。
张颐寿谓:“桑叶以老而经霜者为佳……故入药用冬桑叶,亦曰霜桑叶。”《本草图经》曰:“十月霜后,三分、二分已落时,一分在者名神仙叶。”又名“铁扇子”,《百草镜》云:“大雪压过,次日雪晴采下。线穿悬户阴干,其色多青黑色,风吹作铁器声,故名铁扇子。”
桑椹功能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古人食用桑椹与栽桑养蚕差不多是同时开始的。“桑椹”之名多次出现于先秦的典籍里。《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毛诗故训传》:“黮,桑实也。”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於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於恩则化也。”飞鸮就是猫头鹰,古人认为它是恶声之鸟。这段诗句意为,猫头鹰吃了桑椹,声音变得柔和好听了。后以“食椹”喻人感于恩而变善。唐代吴仁璧《投谢钱武肃》诗曰:“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
后晋天福三年(公元 938 年),大宝于阗国国王李圣天将紫酒作为“国酒”宴请来自中原的使臣。据《五代史》:“圣天衣冠如中国,其殿皆向东,曰金册殿,有楼曰七凤楼。以蒲桃为酒,又有紫酒,青酒,不知其所酿,而味尤美。”这里所说“不知其所酿”的“紫酒”,经近世考证为桑果酿造而成。
我国育桑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五千年前,古代先民就开始在中原大地上栽植桑树,差不多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同步。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已有“桑”字出现,秦汉以来的不少典籍中都有对桑树的描述,从战国至西汉的出土文物中也多次出现过写实的桑树形象。《山海经·大荒北经》:“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书·禹贡》:“桑土即蚕,是降丘宅土。”《淮南子·人间训下》:“赵宣孟活饥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称仁焉。”《诗·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北魏时期颁布的均田令规定,15 岁以上男子每人可授桑田 20 亩。桑田是世业,不在还授之列。初受田时,原无桑田者,依制受田;桑田不足者依制补足。在桑田上,除种谷物外,还必须依制种上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
在农耕社会,“鸡犬桑麻”一直是古人孜孜追求的安居乐业的田园生活。除了桑树,古人还常在房前屋后栽种梓树,后世因以“桑梓”作为故土、家乡的代称。《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称其“功在桑梓”。《淮南子·天文训》:“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桑榆是西方日落处,太阳落在西边的桑榆树梢上,后以桑榆晚景比喻人的暮年时光。葛洪《神仙传·麻姑传》曰:“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因以“沧海桑田”喻世事变化很大。古于男儿出生时,以桑木制弓,蓬草作矢,射向天地四方,意取男儿长成亦必如蓬矢般雄飞四方。语出《礼记·内则》:“国君世子生,……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后以“桑弧蓬矢”指男儿经营天下四方的远大志向,亦作“桑蓬之志”。
桑在古人心目中的位置差不多就相当于家畜中的耕牛。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中流传着许多关于桑的事迹、隽语和传说,形成了独特的桑文化。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蚕使“柔桑”变成了丝绸,成为走向世界的载体,开辟了影响世界历史的丝绸之路。今天,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更是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对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了新的正能量。
程超寰 1944 年5 月生。1966 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现复旦大学药学院)。1981 年调入上海市中药研究所药材研究室,从事药材研究和本草文献研究。2004 年退休后致力于本草文化研究。
主要著作 《苦杏仁的炮制研究》(国家“七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科研论文,内部存档)、《本草药名集成》《本草释名考订》。2005—2011 年,应邀加盟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编写组,合作编撰出版了《中国常用药品集》《国家基本药物用药手册》《社区用药手册》《上海市增补基本药物用药手册》等,在编撰的全程中,均任常务编委,是中药章节的主要撰稿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