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歌手》属于“当打之年”
网视导读:当一档老牌综艺节目名字开始加入新名称时,毫无意外,接下来它要开始“放大招”了。
上一周,新一季的《歌手》官宣的节目首发歌手,不仅创下了历届首发阵容人均年龄最小的纪录,还首度出现首发阵容无乐坛大咖的情况。这种改变也让这一届《歌手》的“歌王”变得难以预测。
除此之外,取消“补位”、公开选曲、放弃年份入名改加入新名字的《歌手·当打之年》......已经走到第八个年头的《歌手》这一次所做出的种种改变,每一点几乎都是在颠覆大众对于节目的原有印象。如此近乎“断舍离”的节目变革也着实让人替它捏一把冷汗。
然而细想想看,已经“8岁”的《歌手》在“新人”辈出的综艺市场上已属“高龄”,面对每年无数对标它的音乐新综艺的横空出世,《歌手》想要继续保持自己的行业地位,已经到了不得不做出选择与改变的时候。
是抱着昔日的光环成为时代的眼泪?还是突破旧我寻求新生?显然《歌手·当打之年》选择了更难以预测的后者。
“老年”《歌手》瞄准新声代
从“引领潮流”到“追赶潮流”
某档脱口秀综艺编剧曾在节目幕后花絮中透露,自己在跟节目里某位上了年纪的嘉宾的沟通诀窍就是告诉她“这个,年轻人会喜欢。”
对于在以90、00后为主要观看群体的综艺领域而言,“年轻人喜欢”几乎已经成为当下绝大多数综艺制作的标准线之一。
但是年轻人喜欢的标准是什么?在每一档综艺节目做成功之前谁也不敢妄作决断。
从近几年的各类国产综艺中也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综艺节目吸引年轻人的最直接了当的手段就是——“年轻人喜欢谁我就请谁”。
于是我们可以在《国家宝藏》中看见易烊千玺、鹿晗,在《吐槽大会》上看见李佳琦,在《中国梦之声·我们的歌》中看见肖战,虽然他们的出现不一定能够保障一档节目的成功,但是确实能够做到激起部分年轻观众的观看欲望。
主打专业歌手同台竞技的《歌手》,在诞生之初凭借一众殿堂级唱将的表演惊艳了观众,同时也引领了新的音乐类综艺潮流。但是七年以来,随着音乐圈里老牌歌手上的资源争抢,以及多档同类型综艺看点相撞,《歌手》在人员选择、内容看点方面均不具备往年的节目优势,特别是近两年多档主打新人、新歌的竞演类音乐综艺的崛起,不少像是《歌手》这样主打“老歌新唱”的音乐综艺已经不再是年轻观众唯一的心头好。
尽管因为本届歌手们出现的资历降维现象,让不少观众吐槽这档老牌音乐的“江郎才尽”,但是从当下音乐类综艺潮流趋势来看,去年《乐队的夏天》《我是唱作人》这类主打乐坛新生的原创音乐综艺的爆红,昭示出年轻观众对于新音乐、新歌手的渴求。包括此前从《歌手》一众资深唱将中强势“吸睛”的邓紫棋、茜拉、迪玛希等一众年轻歌手,似乎也提早预示出音乐综艺今后的潮流走向。
《歌手·当打之年》此番引入毛不易、周深、华晨宇等大批年轻血液作为节目核心成员,不难看出遮挡老牌综艺想要追逐“青春”的心。
To be or Not to be?
老牌综艺“借”牌求新生
除了改变名字之外,陪伴着这档节目走过7年的金典冠名商,这一季也变成了海天酱油。而当“牛奶”变成“酱油”后,《歌手·当打之年》也先显露出它“黑化”后从甄嬛变成钮祜禄·甄嬛的“野心”。
根据百度百科对“当打之年”的解释来看,这个词语出自评书语,原指武艺(武功)成熟与巅峰期的年龄段。被引申至体育竞技界后,代指运动员竞技状态颠峰期的年龄段。而在乐坛,当打之年指的则是年轻歌手面对乐坛的扛鼎之位当仁不让。
简而言之,这一季的《歌手》不再是“神仙打架”的诸神之战,而是乐坛新人们的“华山论剑”。
抛去自己擅长的领域转向新内容开发,让《歌手》“跳出舒适圈”做出这种巨大改变的直接因素之一或许就是想要重归赛道“顶峰”的野心。
2013年,改名前的《歌手》以超4%的最高收视率笑傲群雄,不过在此之后,节目的收视率便开始波浪式下滑,从以前的同时段排名期期第一,到后来收视率跌破1%、偶尔第一。
其实比起其他口碑日渐下滑的老牌综艺,《歌手》的观众口碑一直比较稳定,去年《歌手2019》还将节目豆瓣评分重新拉回7分以上。但是对于一档曾经市场、口碑双收的电视节目而言,“叫好不叫座”本身对于它来讲就是一种“退步”,特别是在最能体现电视节目市场价值的数据方面,收视率体现的是最现实的节目生存问题。
当然,在现有传播环境中,电视台的收视率不再是唯一的评判维度,《歌手·当打之年》此番做出的重大改变,除了体现它想要重新引领音乐类节目赛道新风尚的“野心”之外,不排除节目想要拓展新的评价标准,尝试转换新的节目战略核心。
不过,虽然上面都在谈论《歌手》的“求新”、“求变”,但是作为一名《歌手》的老观众,小编还是希望在“新”节目里能够看到洪涛老师继续喝着他那杯水。
毕竟有他在,《歌手》就还有内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