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点映成影片宣发新方式?

网视导读:路演与点映都是宣传电影的一种方式,而电影真正要想有一个高票房还需依靠好的内容。

《银河补习班》在上映之前持续了整整五天的点映;国漫之光《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上映之前也在全国开启了两轮限时点映。

不论是路演,还是点映,都是电影进行宣传的方式。但与前几年大规模的路演相比,当下电影似乎更多地选择点映而非路演。

路演:悠久的历史

有关电影路演,最早是从好莱坞兴起。1912年,在美国上映的法国电影《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世界第一部“路演”电影。

国内电影路演发展历史相对来说要晚一些,业内普遍认为在2000年左右形成雏形。2002年,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首次出现了“零点首映”的营销方式,被认为是国产电影迈入产业阶段的标志。以《英雄》和之后冯小刚一系列的贺岁电影所举行大规模的电影首映礼的行为,被认为是国内电影路演的雏形阶段。

之所以进行电影路演一方面是为了向观众以及当地相关媒体推荐电影,形成前期的口碑效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影院看到影片的潜力,进而获得影院重视,增加电影排片。

国内电影路演的发展黄金期是在2015年前后,这个时间段也是路演为电影票房贡献最大的一个时期。2015年,电影《万万没想到》20位主创在35天跑完100个城市的500场路演,成为电影路演“纪录保持者”,最终票房3.22亿。同年的《煎饼侠》,路演了31座城市,188家影院,总里程达2000万公里,票房高达11.62亿,成为中国影史第12部破10亿的影片。

除了这些小成本的电影,一些高预算、大制作的影片,也会选择进行电影路演,路演所选择的更多是二三四线城市。

《捉妖记》在全国路演了24个城市,仅主演井柏然就跑了15个城市;《美人鱼》导演周星驰携主创人员进行全国20城路演,最终票房高达33亿,周星驰曾在发布会上表示“再跑30个城市都OK”。作为探案喜剧的《唐人街探案2》在全国24座城市举办了路演活动,引发了全国的口碑效应,在春节档上映半月排片始终保持在30%左右,最终票房仅34亿。

由于路演会有明星的出现,所以一般现场都很火爆,粉丝、媒体都会对影片进行一定的宣传。当然,真正赢得观众心的还是要靠电影本身的内容,2016年电影《驴得水》凭借仅有几场路演中最终出圈,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点映:高口碑才有保障

虽然电影路演一直以来都是一部影片重要的宣传方式,但与前几年相比,近些年的电影路演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电影宣传提供了多种选择,而观众对于明星路演也习以为常,明星效应有所下降。2017年的《前任攻略3》借助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大范围的宣传,使这部电影成为当年贺岁档的一匹黑马。最为重要的是,这部影片在电影宣传上探索到了新的方式。

除此之外,路演的成本消耗、明星档期敲定以及现场安全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影路演造成了影响,路演不再是高票房的唯一保障。

电影的点映也被称为试点上映(或试点放映),主要是在影片正式上映前,发行方在指定院线和影城安排影片以公开或半公开(指定范围的观众)的模式来播放全片或影片部分的片段的一种方式。

不同于试映和看片,点映已经进入电影的商业放映体系了。一般情况下,普通观众需要通过买票看到新片。当然,如果一部电影想要点映,则必须取得公映许可证。

近两年点映最成功的影片莫过于2018年的《我不是药神》。电影《我不是药神》公映时间为7月6日,但该片在公映前的前一个周六日(6月30 和7月1日)进行点映,分别取得了1400多万和3500多万的票房。在接下来的一周的周二、周三继续进行点映,数据显示,这两天的排片占比分别达到了9.5%和10.5%,《我不是药神》也分别以4800万和6500万票房成为这两日的票房冠军。提前一周的点映让这部本就好口碑的影片刷爆各大平台,直接增加了上映后的上座率以及院线排片。

事实上,点映作为一种电影的一种宣发手段,风险要比路演高一些。如果影片内容不够好,不仅会降低观众的期待值,还会减少影院的排片。正是因为如此,点映方式的兴起并不会对路演造成多少实质性的威胁,很多影片依旧采用路演的方式为电影进行宣传。

不管是点映,还是路演,它们都只是电影进行宣传的一种手段,只起到辅助的作用。一部影片能否取得好的票房成绩,关键还在于影片的质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