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安高利率抢客,险企在港“虚拟银行之战”或将打响

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据外国传媒报道,香港首家已开始试运的虚拟银行──众安银行(ZA Bank)近日宣布,会为特选客户提供高达6%的先期优惠存款利率,较传统银行的利率高出3个百分点

以数字银行而言,目前全球同行利率普遍在2%―3%,欧元区更是负利率。在此等背景下,众安银行的这款高利率产品无疑掀起了一番波浪,引发业内争论也是理所当然。

今日,保观就此事件展开详细介绍,看国内金融科技巨头是是否将于香港掀起业务战争,这里面是否又暗藏着保险业布局数字银行的野心?

1

要搞清事情原委,关键词得拎出来,单独说明。

虚拟银行,指主要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的电子传送渠道而非实体分行提供零售银行服务的银行,主要针对个人和中小企业客户。

与传统实体银行最大的不同就是,虚拟银行不设实体网点,施行线上化的业务模式。这一点或许内陆互联网银行也能做到,但与虚拟银行相比,互联网银行缺失一项重要功能:远程开户。

在具体业务模式上,虚拟银行与传统实体银行是相似的。

据香港《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显示,虚拟银行牌照所可以提供的依旧是零售银行服务,即“存、贷、汇、理”。也就是说,虚拟银行虽然多了“虚拟”二字,但其本质还是银行,其主要业务仍以存款、贷款和汇款为主,再附加一部分的代销理财产品。只不过,与传统银行不同的是,虚拟银行是将传统银行的部分线下业务搬到了线上,能给现有客户及新客户提供安全便捷、全方位的线上金融服务。理论上,虚拟银行因为可节省营运实体分行的资源及人手,变相有更大空间定下较高定存息率及较低贷款息率以吸引用家

2019年3月,香港金管局批复了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的虚拟银行牌照,随后又在4月和5月批复了Welab Digital Limited、蚂蚁商家服务(香港)有限公司、贻丰、洞见金融、平安壹账通等5家公司的虚拟银行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八家机构之中,有众安、平安这样的保险公司,也有蚂蚁金服、京东数科这样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且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消息,目前仍有不少机构有意申请虚拟银行牌照,已经拿到牌照的虚拟银行预计2020年上半年全部开业。

2

截至目前,已经有两家内陆保险企业旗下公司获批香港虚拟银行牌照,分别是平安旗下的金融壹账通以及众安在线。

从营收方面来看:

香港的虚拟银行是全牌照银行,也就是说可以为用户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除基础的银行业务之外,也可以连接保险和基金等其他业务。此外,虚拟银行同内陆的互联网银行相比,具有远程开户的重要优势以及大额存单吸储资格。这两点使得虚拟银行具备更完善的贷款发放能力,有助于提升营收。这一点对于尚处发展之中,且因科技投入而亏损的科技向金融公司十分重要。

据报道,金融壹账通成立以来,在研发投入保持在4~6亿的情况下,每年的亏损都在10亿左右,2018年前三季度,亏损同比扩大了102%,在3年不到的时间里,累计亏损达近30亿。业务方面对平安的高度依赖性也长期被外界诟病:平安系对金融壹账通的营业收入占比在50%以上,2017年甚至占比达到70%。

而众安作为尚处于前期投入阶段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总体研发投入加大后,其保险净利润数据也略显苦涩。2019年12月13日晚间,众安保险公告称,公司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的原保险保费收入约128.51亿元,同比增长26.31%。众安公司2014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2700万元、4400万元、900万元、-9.96亿元、-17.96亿元。而到了2019年,在一季度盈利2.83亿元后,众安在线二、三季度重回亏损状态,并在三季度亏损4.01亿元。寻求盈利,提升营收,或也是这些公司追赶“虚拟银行”潮流的动力之一。

从金融生态的布局来看:

平安壹账通银行是平安集团“金融”+“科技”双驱动战略的重要承载,香港保险牌照的获得也为平安金融科技的出海之路奠定了基础。此外,2019年11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同意中国平安在上海市筹建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平安金融生态之中消费金融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以金融科技能力最大程度对消费金融业务进行赋能,并开发以数据驱动实现消费金融的模式。平安对金融科技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实现科技转型的传统保险公司如此,对于新兴互联网保险公司中的龙头来说亦然,消费金融板块也是众安在线业务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虚拟银行相当于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多便利服务,也可以发展客户理财方面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尤其众安作为中国最大的线上保险平台,在这一方面也颇具优势,更利于自身消费金融业务的扩张。

众安对金融生态的重视和布局还远不止于此,在去年12月的众安开放日上,众安发布了众安小贷的新版APP,以“通信+保险+场景”为个人用户及小微客户服务。

从香港金融形势来看:

据香港生产力促进局2019年调查,在当前支付体系中,近九成香港人最常使用的支付方式仍是现金、八达通和信用卡,而手机支付只占20%。这也是香港金管局鼓励虚拟银行成立的主要目的——促进普惠金融,推动香港迈向智慧银行新纪元。

目前虚拟银行建立的发起者都具备相当的金融科技背景,有着绝对的技术实力和金融地位。通过这些技术,虚拟银行在香港可以更加有效的发挥移动支付、线上理财等多种业务,同时线上业务办理也可以更加有效的加快业务效率,解决普通市民与中小企业从香港银行贷款困难的局面,培养在港用户的新型金融意识。

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更好地发展实现普惠金融、加速香港金融业科技转型,险企也好、互联网金融公司也好,这些虚拟银行和背后机构能在香港金融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呢?值得期待。

End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