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常见问题之一——视物模糊及用药思路
2021年9月1日 星期三 天气:晴
既然昨天写了七味都气丸,今天就把它所属家族里非常适合近期服用的兄弟也请出来秀一秀。
01
这个家族的兄弟中,最出名的不是大哥,而是老二——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也是北宋儿科专家钱乙平生用药的总结。
书中六味地黄丸原治小儿发育不良,表现为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的“五迟”证。后因其滋补强身方面的疗效显著而成为补阴的著名方剂。
为什么说它排行老二呢?
原来它是由《金匮要略》里的肾气丸,减去肉桂、附子而成,共有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牡丹皮、茯苓6味中药。
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仲景立方属于极简风。正如它不喜欢说废话一样,他也从不堆砌草药,用一味便有一味的作用。
然而钱乙却在仲景的方子里拆出了绝对经典且个性鲜明的配搭,仲景知道了,会灵犀一笑吧。
说六味地黄丸经典,一个佐证就是:因为基因太过优秀,于是它慢慢拥有了三弟、四弟、五六七八弟……
02
此前,我们在《辛丑年教你的一门本事:分辨自己应该怎样补肾》一文中描述了六味地黄丸的应用情形,即肾阴虚;而在与之对应的肾阳虚的情况下,推荐的是前面提到的肾气丸。
我们还详细分析了怎么区分肾阴虚和肾阳虚。
事实上,理解阴阳这对概念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宇宙观、自然观、科学观、哲学观,甚至是品性、品行。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看到什么样的阴阳。
如果,你懂得平等,那么阴阳就是平等的。
因为凡是势均力敌的才能平衡。
如果,你习惯看向一个方向,执着于一种方法。
那么阴虚或阳虚的情形就产生了。
进一步说,阴虚了,表现会是阳的;阳虚了,表现就是阴的。
比如,肾阴虚的典型表现是潮热、盗汗、手心脚心烦热、口燥咽干,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
肾阳虚的典型表现则是舌质颜色淡,脉搏跳动缓慢,下肢发凉,怕冷,小便清长等。
在中医的世界,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衍生出阴阳概念,阴阳分后再分阴阳,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所以,有智慧扒开这一层又一层的阴阳表象,找到阴阳实质,你就是名医。
相反的,看不清阴阳,就会迷失在阴阳的迷宫里,救不了人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绝大多数中医都在终生求索,谦卑地,体悟人生,照见自己。
03
好啦,继续正题。
秋天一到,身体是不是立马有了新的反应。
最近有没有添一样新毛病——视物模糊?
有没有也反思:是我刷手机更久了?还是昨天又睡晚了?
嗯,可能这些都是原因,但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季节因素。
虽然小张尽量在避免使用五行来解释中医世界的各种原理或现象,但我不得不感叹,想再找一组如此精准描述中医思想的概念,已经基本不可能了。
秋天,是金的季节。
而在由木火土金水5个顶点和彼此之间或吸引或排斥的力量构建成的有机整体中,它仅仅是一个点。
如果这一个点力量突然强大起来,可以想象,本来平衡着的五边形一定会发生变化。
首当其冲的就是被金克制的一个对顶点——木。
请问你突然被人一顿削,你疼不疼?掉不掉血?
此时此刻,绝大多数人身体的遭遇就是这样的。
肝木受克,肝血虚耗。
04
此时,有请六味地黄丸其中一弟——杞菊地黄丸。
顾名思义,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菊花。
有没有瞬间联想到,我们会用枸杞菊花泡水喝,作用是平肝明目。
没错,这就是杞菊地黄丸的作用之一。而另一作用即是六味地黄的基础作用——补肾阴呀。
于是,理解杞菊地黄丸是不是变得很简单。
小case是不是?想不想看更复杂一点的?
满足你。请出另一弟——明目地黄丸。
即在杞菊地黄丸基础上再加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
其中,当归白芍用于补阴血。(如果,六味地黄丸直接加这两味药,名字就叫归芍地黄丸。)
蒺藜、石决明用于平肝明目,它们也是治疗眼病的常用药。
与杞菊地黄丸相比,明目地黄丸更适用于肝肾阴血亏虚导致的眼疾。
一口气快召唤出葫芦七兄弟了……你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