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军:六万名研究生送外卖
六万名研究生送外卖
刘向军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全国有6万名研究生和17万名本科生在送外卖。
有不少论者感慨:文凭对不起他们,还是他们对不起文凭?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个招呼也不打。
那么研究生、本科生能不能送外卖呢?当然可以。扫大街、锄玉米,挑大粪,都是可以的。只要自食其力,遵法守纪,劳动本身没有什么贵贱之分。
但是,我们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送外卖吗?当然不是。在一个群体中,学历越高,意味着创新能力越强,意味着综合素质越高,意味着担负的社会责任越大。
可现在的问题是,年轻人在求学的过程中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家庭为此付出了很多费用,国家为此付出了很多费用,我们的本科生、研究生们没有学到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本领。另一方面,有些岗位,高中生和专科生比本科生和研究生干得一样好,甚至比他们干得更好,这些高学历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们当然失去了竞争优势。因此,对他们来说,与其找一份所谓体面的低收入工作,不如找一份挣钱更多的送外卖工作。
事实上,时代从来没有抛弃每一个人,它给我们每一个人打过招呼,要么我们没有听见,要么我们不愿意听见,要么我们听见了却没有听懂。送外卖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时兴的行业,无论是小学毕业生去做,还是本科、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去做,他们其实都听到了时代打的招呼,并且做出了自己的响应。
现在的情形有双重的不幸:学历是不幸的,因为它不断在贬值;拥有学历的年轻人是不幸的,因为他空有学历而可能成为被社会戏弄的对象。
追求高学历本身并不错,就总人口占比来说,我们的本科生、研究生比例远远不够。要整体提高国民素质,未来还需要培养更多的本科生、研究生。我们的问题出在高等教育本身,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普遍脱节,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国有高校几乎完全不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等技术人才。高校教非所用,本科生、研究生学非所用,这才是问题的主要根源。一般的高等教育不能抽象地去培养所谓的高素质人才,首先需要务实地解决本科生、研究生走出校门之后的谋生问题。
一百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在当时是不错的。而在现在遍地是大学和大学生的情形下,研究高深学问的事情还是让那些少数的211、985高校和那些适合搞科研的大学生们去做吧,对于绝大多数大学和大学生们来说,还是老老实实地教学一些学以致用、为社会所需的高等职业技术吧!
202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