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大学习观需要人才开发的自律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大学习观在理论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实践的操作层面上仍然有不少的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个人如何在认识大学习观的基础上,去实践自己的大学习观,这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一个现实难题。要实践大学习观,这对于立志成才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需要高度的自觉和自律。
01
充分认识到树立大学习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对于个人来说,为了加速人才的自我开发,首先就要充分认识到树立大学习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大学习观的本质内涵是“一切皆学问”。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无价值的东西,只有我们不会用的东西,就连垃圾甚至也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因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知识体系也是一个整体,只有运用大学习观的视野,才能把整个世界纳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唯有如此,你才可能对蕴涵于胸中的主观化了的客观世界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理解,认知和发现,进行新的解读和阐释。由此可见,我们向生活学习,向人生学习,向一切社会实践学习,这无疑等于全方位地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敞开了思维的广阔视野,这对于我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将会具有极大的拓展性和开放性。一个人如果拥有了大学习观,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拥抱世界,囊括宇宙。倘若有此境界,是何其远大,何其开阔壮观!你何愁学业不成!你何惧雄关漫道!
02
大学习观要求我们应该善于学习
从大学习观的视域审视人生,我们耳闻目睹的一切都已经构成了我们学习的对象,因此,在新的大学习观视域中,我们要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学习各种需要的知识,应该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培养我们必备的能力,应该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开发和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应该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也应该从他人的失败和挫折中汲取教训,以免自己再走类似的弯路。
从历时性来看,我们既要从历史中汲取前人的经验,又要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既要做历史的儿子,又要青出于蓝而青于蓝,敢于超越古人;既要在思维视野上回眸历史,“沿波讨源”,发现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又要立足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与聚焦中把握人生的真谛,创造性地实现人生的价值。从共时性来看,面对复杂纷纭的大千世界,我们要自觉把自己融入其中,在复杂纷纭的社会现实中为人生恰当地定位,既要注重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又要超越感性经验,对人生进行理性的反思,进而发现和掌握人才开发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并且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独特途径和方法。为此,我们应该训练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应该有勤于思考的大脑,应该有乐于参与实践的双手。无论是学习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我们都不能拘泥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是要走出书斋,应该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和检验一切知识。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社会实践,才能够最终具有证伪的权威性。
03
大学习观还要求我们具有高度的调控能力
在实践层面上,我们要实践大学习观,还应该自觉地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调控能力,否则也是难达鹄的。
自我调控一方面要把大学习观的运用视为个人自由自觉的行为,不是学校和家长对我的强迫,是自律,不是他律。这种自律意识能够激发我们学习知识和积极进取的强大内在动力,因此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自觉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能够忍耐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孤独和寂寞,在众人皆浮躁中的情形下,我们可以学会在孤独中沉潜,因为“思居不幽则思不至,思不至则笔不利。”(王充《论衡·书解》)另一方面,这种调控还要求我们应该及时调控自己的心智和注意力。如果我们缺乏调控能力,也就意味着主体性的失落,客观上就很容易陷入被外在环境所困扰甚至所支配的受动境界。中国古代哲人发现人心是感物而动,心由境生,所以《乐记》提出了“慎所以感”和“以道制欲”的主张。因为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人被外在环境所异化了,所奴役了,人就不再是环境的主人,在此境况下,人才开发就只能纸上谈兵了。因此,我们必须拥有高度的自我调控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当我们处于社会中的特定情境时,我们应该随时自觉以大学习观的视野,来观察一切,审视一切,思考一切,进而透过某种现象,去发现平时未能发现的意蕴。比如说,当你坐在飞机上俯视大地、高山、河流等天空下的一切时,你如果以大学习观的视野加以观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你就可以发现和感悟宇宙造化的奥妙,感受到人类改造世界的丰硕成果是多么的惊人;当你和朋友一起愉快的游戏时,你也许会以大学习观的视野,发现和思考游戏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游戏,不仅是娱乐,而且还能够促进生命力的畅通,还蕴藏着公正、民主和法则,也意味着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当某种社会潮流向我们袭来的时候,我们则要学会审时度势,冷静处之,力戒浮躁,等等。
因此,面对丰富的社会人生,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情商,只要我们善于调控自己的心智和注意力,自觉用大学习观去分析事物,发现事物的奥妙,就一定能够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责任编辑:孙圆圆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中西文论与美学研究》一书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的心血与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作者以视域融合与思域融通的方法,对中国文论、西方文论和美学进行了融通性的研究。第一部分包括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影响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主体性原因,比较全面系统研究了先秦音乐理论对《乐记》的影响、《庄子》《乐论》《吕氏春秋》与《乐记》的比较、《乐记》天人相谐的和合精神、《乐记》对乐的生命本体论阐释。第二部分研究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弩斯、狄德罗、康德和黑格尔的文艺思想。第三部分研究审美价值与主体性等重要的美学理论,对人才美学、审美与人才开发、审美经济和海洋美学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