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阜内:“历代帝王庙”一观
位于京城阜成门内大街131号的“帝王庙”,非热门景点,确是门可罗雀。由远走近,可见红墙琉璃金瓦,庄重高大,一股肃然之气,一看便知是皇家建筑。“帝王庙”祭祀对象包括三皇五帝在内的历代帝王,所以全称是“历代帝王庙”,与太庙、孔庙合称为京城明清时期的三大祭祀庙宇,政治地位等同。
由庙门入内,其中轴线上的建筑分别为照壁(在路对面)---庙门---景德门---景德崇圣殿。东西配殿为历代上榜的从祀名臣。庙门东侧有钟楼,可西面无鼓楼。常说晨钟暮鼓,东钟西鼓。就不知这里是何说法了。景德门面阔五间26.6米,进深14.8米。四周绕以汉白玉石护栏,前后三出陛,中为云山纹御路。景德崇圣殿是帝王庙的主体建筑,其意是“敬仰德政,崇尚圣贤”。 (帝王庙景德门) (景德崇圣殿) (景德崇圣殿近照)
步入景德崇圣殿,便觉凝重,似乎任何噪杂之声都是不恭或是亵渎。188位红底金字的牌位,代表着历朝历代的帝王,东西向齐整地排列在大殿内。由数十根红彤彤的金丝楠木支撑起横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大殿,寓意“九五之尊“。整个大殿异常巍峨庄严,透出一种无比尊贵的气场,使得参观者只有景仰的自觉。 (景德崇圣殿内牌位) (景德崇圣殿内)
历代帝王庙由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七年(1374年)初建于南京。初衷是对如同自己一统天下的历代开创之主进行崇祀,包括了歧视汉族的元世祖忽必烈。想必这是一种彰显正统地位的需要,是华夏帝系的传承。但对秦始皇、晋武帝、隋文帝以“功德有愧”不予入祀,因此是有选择的。起始崇祀包括三皇五帝在内的历代帝王只有16位,东西配殿从祀的历代名臣37位。一律做成塑像崇祀。 (景德崇圣殿内牌位)
明永乐帝迁都北京后,起初还是去往南京祭祀。至嘉靖十一年(1532年),在阜成门内大街新建了“历代帝王庙”,但只设牌位,不做塑像。并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罢祀了元世祖忽必烈。 (祭历代帝王庙礼成记石碑)
“历代帝王庙”发生重大变化的还是在改朝换代后的清朝。至高无上的清朝皇权脱却了明朝祖宗的束缚,其意志便决定了帝王庙的走向。大致有如下重大改变:
一是摄政王多尔衮以“善待”为名,将明朝殉国的崇祯帝安放在帝王庙,接着便将明太祖朱元璋牌位从太庙迁入帝王庙。这样,朱元璋初建的帝王庙也成了自己神位的归宿。或许是不同民族在处理历史问题上角度不同,恢复了元世祖忽必烈的神位。
二是康熙六十年(1721年)提出了帝王庙入祀的标准问题,即开国和守业的帝王名臣都可入祀,这便导致了神位数量的剧增,有了166位帝王和79位名臣的入祀。可惜康熙帝未看到入祀神位便驾崩,由雍正帝落实到位。
三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提出了“中华统绪不绝如线”,其意是中华帝王体系,应该包括正统王朝和“偏安之国”二种帝王。如汉昭烈帝刘备虽为“偏安之国”帝王,但属正统,而曹操却被摈弃。由此,“历代帝王庙”扩充到现在看到的188位历代帝王牌位。从祀名臣由康熙年间确定的79位,加上帝王庙内设的关帝庙,共80位。至此尘埃落定。 (用于焚烧祭祀品的西燎炉)
参观帝王庙有些意思,特记下。
20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