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溪畔无余田——前人的土地情结

□陈锦

在探究中原先民南迁的时候,传统有“八姓入闽”的说法。大致是说林、黄、陈等八支中原望族于“永嘉之乱”(311)期间衣冠南渡,入迁福建……这种说法把先民的南迁行为描述得很从容,好像是皇家或阔佬们来南方建造行宫或别墅,又正好是八姓望族,显然有粉饰之嫌。殊不知,中原先民之所以南迁,无非由于战乱、饥荒或瘟疫,归根结底是失去家园的逃命、逃荒行为,而不像欧洲人开发北美洲和山东人开发东北一样有备而往,无后顾之忧,在这种情势下谁复从容?又丧乱之际,百姓逃难,万民争奔,为什么那么刚好就这八大姓结伙来闽,是他们预先约好来南方旅游的吗?

南迁先民来到远离祖居近乎蛮荒的新居住地后,首先要解决的无非就是吃饭问题。于是,他们就得拓荒整地,从事农耕,以生产足够多的粮食。管仲说:仓廪实则知礼节。只有生存问题解决了并做到物质财富有所盈余的基础上,才讲得起文化,讲得起教育,才讲得起对中原文化和教育的传承,并与之接轨……舍此,无由侈谈文教,结果就会像电影《刘三姐》中所唱的那样“饿死你的'人之初’”……

历代的莆仙人都是靠这片土地养活的。土地和耕作在传统莆仙人的观念中就是唯一的生存基础和手段,所以民间有“百般江湖,勿如锄头翻土”的谚语。这种观念在近现代早已过时,但在此前上千年间却是农家的生存之道。

由于祖祖辈辈的莆仙人都在跟这片土地打交道,“田地”在方言中被划分出了更具体的类型,那就是“田”、“园”和“山荒”三类。

“田”字的方言本义同汉语(泛指),但在针对土地性质而言,则特指“可以直接引水灌溉的土地”(水田)。本地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作物又几乎是水稻一统天下,而只有水田才能种植水稻,所以,方言“田”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通常认为,方言谓“种地”曰“做田”,而其实,“做田”有时候体现的可能是“滞田”。“滞”平读音同方言“自己”之“自”,其方言字义体现为“(筑土埂)截住水流”,专指引水灌溉,并引申为田间管理或耕作。方言谓把田出租给别人耕作(或租赁别人的田耕作)曰“打滞”而不言“打做”;还有,旧时农家有咒詈话曰“无田滞”,也是以“滞”为“做”。所以,方言口语确有“滞田”的说法,其“滞”则与水有关,“滞田”应指耕作水田。

“园”平读音为“huim(阳平)”(平读“远”之阳平声)。其在方言也体现汉语字义(如“菜园”、“果子园”和“花园”等),而又演化字方言特有字义,指的是两种类型的田地:其一是指房前屋后的小块田地(也倾向于指旱地),并由此产生了“园枨”(读同方言“园深”;有的地方称“杆枨”,读同方言“寒天”)这一方言名词。所谓的“园枨”,就是用钉入地里的小杆子编扎而成的栅栏式篱笆。“枨”方言音同“深”,古汉语字义指竖立在门两旁以防止车过触门的长木柱,方言则演变为以成排的细杆子编扎起来篱笆,其作用就是防止牲畜入田。“园枨”的作用是阻止牲畜入田,也只有房前屋后的田地才需要篱笆,所以“园”即指这类田地;其二是指无法直接引水灌溉的田地(旱田)。方言单叫一“园”字,亦称“园田”或“园头田”(均为连读变音词组)。

“荒”平读音为“hum(阳平)”(音同方言姓氏“方”),在方言有两层字义,其一是“长满野草,或无人垦种的”(方言说法如“放荒”、“荒田”);其二是“新开垦的耕地”。在方言的代表性运用见于“山荒”,指的是在山地上新开垦的田地。当然,“山荒”经过若干年(传统无具体年限)连续耕作后,也会晋级为“园”或“田”。

(0)

相关推荐

  • 先秦史三:从《诗经》谈西周的农业社会,一个理想与现实相互交织的社会

    在古代,我们华夏文明属于农耕文明,历朝历代都把农业看作头等大事,可以说五千年中华文化都是建立在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形态上. "农业是国之根本",管子曾经就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 ...

  • 福州,我有一句方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福州话(方言) 可谓是出了名的难懂 而众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福建方言中 要说福州话称第二 怕是没有敢称第一的 若不服,小编来考考你 能不能答对以下几题

  • 「好题共享」山东省泰安市2021年地理二模

    高三地理二轮检测地 理 试 题2021.04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是我国小提琴.电吉他等乐器产业集群基地,先后被确定为 ...

  • 【雄鹰观易】改邑不改井---论井卦

    周易井卦: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爻辞: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六四.井甃,无咎. ...

  • 《诗经》课堂:《 齐风·甫田》/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775期)

    妥说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天语说: 宋代朱熹<诗集传>:"比也.言无田甫田也,田甫田而力不给,则草盛矣;思远人而人不至,则心劳矣.以戒时人厌小 ...

  • 默娘钱媛二“女神” 木兰溪畔传佳话

    蔡昊  摄 钱四娘和林默,都是莆田古代木兰溪两岸活生生的两位女子.在她们身上,有几个非常相似或相近的特征:一是两位都生活在宋代.林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廿三: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 ...

  • 土地情结(随笔)

    春风又绿田野,大地苍茫,山村着色,树林竹影,如入画卷,隐没在濛濛烟色里.乡间小路旁,开满了不知名的小花儿.引来蝴蝶蜜蜂,翩翩起舞,孩子们撒着欢,追逐着,在草丛花间中奔跑,嬉戏.屋檐下的一群小燕子,叽叽 ...

  • [黄石文学选刊]冯美湖发表在《安徽日报》的散文《父亲的土地情结》

    父亲的土地情结   人活一辈子,总免不了与书打交道.在几十年漫长而短暂的岁月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或浅或深地读过一些书.而父亲这辈子,大字不识几个.他一生只阅读土地这本书,读它的真.善.美,读它的苦 ...

  • 第2422号《奉天文刊:散文天地》作者:田传臣 手表情结

    作者简介 田传臣         沈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政工室干部,近年先后在<人民公安报>.<辽宁日报>.<辽沈晚报>.<沈阳日报>.<沈阳晚报& ...

  • 李刚田 || 我的对联情结

    李刚田 李刚田 1946年3月生,号仓叟.多次被聘为全国重要书法篆刻活动的评审委员,书法篆刻作品及论文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的专业活动并获多种奖项,出版专业著作30余种. 为西泠印社副社长,郑州大学书法学 ...

  • 《乡土中国》里的土地情结

    看<乡土中国>的"乡土本色"就发现,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比如"说乡下人土气"的说法,在年轻的费孝通先生眼中,却能发现出不一样来,文中说到:" ...

  • 胡越:父亲的土地情结

    我的老家是个产粮的水稻地区,人稠地窄,耕地面积人平只有"口粮田".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几亩薄田也无法满足.父亲对"口粮田"看得很金贵,费尽心思,精心呵护.那年月, ...

  • 一田二主——明清时代特殊的土地制度

    导语:租佃制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通过租用别人土地进行耕种的人被称为"佃农",并进一步发展出永佃制,即佃农享有永久耕种地主土地的权利.随着土地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到 ...

  • 【走进新农村】“小田变大田”——探索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

    本文字数:1226字 阅读时间:4分钟 视频时长:3分59秒 2019年以来,盐城市亭湖区抢抓全省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机遇,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实现"集碎为整,一户一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