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创造了九品中正制,喜好品评人物,曹丕还把他当自己的“颜回”
军师联盟剧照
抛开三国这个大背景,明线是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暗线是世族与寒门的百年瓜葛,像周泰、魏延终有出头之日,荀彧、陆逊也是各展所长,世族的杰出代表,陈群,字长文。
陈群来自颍川,又是一个背景深厚的,颍川陈氏更是当世大族。颍川有四大世族,“荀、陈、钟、李”,李家自李膺起就没落了,钟家以钟繇为代表,荀家以荀彧为代表,陈家自然是陈群了,光有钱只算暴发户,有经学传家才拿的出手。
陈群祖上就很辉煌了,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并称“三君”,都是当世名士。都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还好陈群只是第三代,祖父也对他寄予厚望,“这孩子肯定能兴旺我族”,陈群也确实将颍川陈氏的辉煌延续了下去,各种意义上。
颍川是豫州八郡之一,所以刘备一到豫州就征辟了陈群,在陶谦病故后,刘备想去认领徐州,陈群还劝说刘备“去徐州就要面对袁术和吕布了,自己心里有点数哟”,刘备没搭理,结果被袁术、吕布一人教育了一遍,这才悔不及当初。
然而一切都晚了,陈群要在吕布那混日子了,看起来也没什么贡献,完全不像陈宫、陈登那么耀眼。只是曹操破吕布,顺带提了一句,征辟陈群为西曹掾,在颍川人顶半边的天曹营里,陈群也有了自己的位置。
此后陈群表现得像个谏臣,注意不是那种动不动撞柱子的。在曹操任用王模、周逵时,陈群就表示“这俩人道德败坏,用不得”,曹操也没当回事,等到王模、周逵被连坐的时候,曹操为此还向陈群道歉了,小伙子看人眼光不错嘛。
陈群还建议过恢复肉刑,曹操表示“很有道理,这事先往后放。”其实陈群还当过一阵丞相府参军,参军事当然要跟着曹操南征北战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陈群都应该在军中,还是那句话,没啥耀眼的表现。
孙权上书称臣的时候,曹操说“这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哇”,陈群表示“您就是天命所归呀”,所以曹操称魏王的时候,陈群升任御史中丞。
陈群有个爱好,品评人物。王模、周逵两人用生命证明了他的眼光,陈群举荐的陈矫、戴乾也用他们忠义的表现,证明了陈群的“识人之明”。陈群还和崔林聊过冀州名士,给了崔琰一个“智不存身”的评价。
也别忘了郭嘉,陈群一直在打小报告说“郭嘉行为不检点”,只是曹操一直包庇这郭嘉罢了,同为颍川人陈群当然明白郭嘉是什么作风啦。
到了曹丕时期,身为“太子四友”之一的陈群,也是备受重用。曹丕更是感叹陈群是自己的“颜回”,这可是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
于是陈群就鼓捣出了“九品中正制”,也称“九品中人法”,将选拔人才的权力牢牢握在手中,不过这都给世族做了嫁衣,因为在曹丕夺嫡过程中收拾了沛谯寒门,世族力量彻底占据上风,等同于将选举人才的权力送给了世族,颍川陈氏当然也是受益者。
为什么是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呢?因为他一直是东西曹掾,管得就是典选人才。只是后来平步青云了,一路高升,最终成为了曹丕的4位托孤大臣之一,升任司空,还领尚书事,基本就是个丞相了。
其实陈群的政治能力很出众,他不出名只是因为曹魏的人才太多,他不需要像诸葛亮一样,一人撑起一国而已。每次陈群上书都故意抹去名字,其他人都不知道是他的奏折,一直到曹芳时期,朝臣们才知道陈群做了多少贡献,只不过那会儿陈群已经过世了。
曹叡时期,陈群作为辅政大臣还提过不少谏言,先是劝曹叡“亲贤臣,远小人”,又劝曹叡风光大葬爱女曹淑,还因为曹叡大兴土木和他抗辩过。
其实还有件有趣的事,张郃膝盖中了一箭后,曹叡感叹“蜀国没灭张郃就死了,这可怎么办?!”,陈群表示“张郃很棒,国家的依靠哇”,辛毗在一边反对“陈公这说的是什么话呢,陛下可还在呢,天下能少了他嘛?”,陈群赶紧表示“哎哟,您说的是”,曹叡在一边笑呵呵“陈公真是善变呀”,哪里是善变,纯属辛毗抬杠。
一辈子没站错过队,还有个好儿子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