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燕|走 进 下 新

陶  燕|走 进 下 新

“老板,你这鲫鱼是下新的吗?”

“我是下新打鱼人,放心好了,这鱼是我天冇亮从湖里打上来的!”一双大手灵巧地抓起一条鱼,鱼瞬间表演起欢蹦乱跳的舞蹈,盆里有鱼蹦了出来,“啪啪啪”在水泥地上轮番地摔得脆响……

下新的鱼,下新的虾,还有下新的莲蓬,下新的藕。下新的野菱角鲜又嫩,下新的鸡头米甜又香,下新的芡实蒿菜美味又营养。爱美的女士一年四季泡着下新的荷叶茶,不仅唇齿留香,而且瘦身养颜。更不用说,下新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记得女儿小的时候,我们带她到下新采莲,那甜美的时光恍若眼前。

“突突突”,机动船驶过一条狭长的水道,船舷卷起白色的浪花迅速向身后后退,一两只水鸟从我们头上轻轻掠过,凉爽的空气夹杂着清新的荷香扑面而来,我们眺望前方,十多分钟的样子,船驶进了一片开阔的水域,放眼望去,哇,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啊!满眼碧绿的莲叶亭亭玉立,层层叠叠,粉红的荷花尽情绽放,就像一个个笑逐颜开的礼仪小姐迎接我们的到来,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让人目不暇接。“突突”声渐渐停息,船老大挥舞着一支长篙,慢慢地把船撑进荷花深处。

“眼放尖点啊,哪里的莲蓬多莲蓬大,我就把船往哪里撑啊。”

“那边,那边,那边的莲蓬真多!”女儿的眼又尖,声又脆,船老大顺着手指的方向用力地撑篙,近了,近了,突然两只白色的大鸟“呼啦啦”拍动翅膀,向远处飞去,想起李清照的“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女儿可管不了什么鸥鹭、白鹭,眼见着莲蓬近了,小手一把抓住莲梗,用力拽,越拽莲梗出水越长,越使劲越拽不下来,看着着急忙慌的女儿,我们都哈哈乐了,船主说:“掐断它。”“咔嚓”一声,一颗莲蓬终于揣进怀里了。新采的莲蓬又甜又香,又嫩又脆。一个又一个的莲蓬不停地采下来,我们的嘴巴也不停地吃起来……

“想什么好吃的呢?到了,下车了。”亮妹打断了我的思绪,可能她也看出我想起什么好吃的来了,拿我的馋相打趣我。

这次有幸跟随一群作家、艺术家朋友们再次来到下新。

瞻仰革命先烈宛希俨、宛希先烈士陵园及其故居,参观下新历史名人纪念园和纪念馆。庄严的纪念碑,肃穆的石雕像,听着先烈们感人的故事,看着发黄的手记书札,让人油然而生敬慕之情。

“……阅读下新,青史垂迹,人杰地灵,明朝兵部尚书汪可受,清朝探花帅承瀛,一代廉吏,两朝肱臣。及到近代,风范犹存,革命先烈宛希俨、宛希先,文人名贤宛思演,省委书记赵辛初……无不诩天之骄子,人中雄杰……”年轻的讲解员神情贯注,标准的普通话,流利而又有激情的讲解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下新的峥嵘岁月。

下新镇北倚马鞍山,南临大源湖,最南边的李河村就在大源湖旁。穿过村口的一片树林眼前一下子就开阔了,一湾清澈的湖水展现在眼前,湖面波光粼粼,湖水轻拍着湖岸,时时卷起一层层浪花,晶莹的沙滩,细柔的沙粒,微微的清风拂面。若不是隐约可见对岸的村庄和绿树,仿佛是到了海边。

一位老艺术家不觉吟出书圣王羲之的名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此情此景,真是美不胜收啊!

我们在钱林秤锤树原始次生林合影留念,秤锤树还没有开花,也没有看到秤锤样的果实,但即便站在这世界珍稀物种——黄梅秤锤树下,也心满意足!

下新下新,我们在青年湖文化广场踱步,我们在鄂东青年水产示范园翘首,我们在观光采摘园驻足;下新下新,国家湿地,江北水乡,名人故里,园艺小镇,一切都那么清新,一切都那么迷人!

再次走进下新,下新便从唇齿留香的嘴里走进了魂牵梦萦的梦里!

作者:陶燕 1971年9月出生,湖北黄梅人,黄冈市作协会员,黄梅作协会员,擅长散文,有多篇作品刊发于各类报刊杂志,并多次获奖。

一册在手,游遍黄梅不用愁!

《穿越时空赏黄梅》,是黄梅本土文学爱好者共同推出的力作,是黄梅县众多微信公众号中第一个结集成册的纯文学小辑。

本书共分梅香梅韵、梅风梅俗、梅友梅情三个小辑,收录文章104篇,合计15万字。作者有国家、省市级作家,文学博士,也有草根写手,内容涵盖了黄梅的历史文化、名人典故、风景名胜、风情民俗、特产美食、方言俚语、古村古道古遗址、乡情乡恋和乡愁……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

  caojingjun1973121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