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才队伍,也无经验手腕,司马光十八个月执政生涯以失败告终
北宋神宗赵顼即位后,年轻气盛,朝气蓬勃,决心振兴祖业。虚心下问、多方征求治国方略以后,感到王安石提出的一整套激进、大胆的变革方案符合自己的理想,于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重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七日,神宗病死,年仅10岁的哲宗赵煦继位。哲宗年幼,由祖母皇太后当政。皇太后向六十七岁司马光征询治国方略,司马光上《乞开言路札子》,建议'广开言路'。司马光又一次呼吁对贫苦农民不能再加重负担,而且主张新法必须废除,要对农民施以'仁政',接着上第二份奏疏《修心治国之要札子》,重点谈用人赏罚问题,提出保甲法、免役法和将兵法是'病民伤国,有害无益'。司马光认为把新法比之为毒药,请求立即采取措施,废除王安石的变法措施。
然而,在元佑元年(1086年)九月初一,六十八岁的司马光因病逝世,谥号文正,宋哲宗赐碑名为'忠清粹德'。死后仅八年,哲宗下诏削除司马光的赠谥,毁坏所赐碑。
统治集团的分裂、党争与政治清洗构成了北宋后期政治现象,为避免进一步分裂、实现政治和解的可能性,宋人称之为“调停”。只可惜,和解最终并未实现,宋朝政治头也不回地走向了分裂。究其原因,执政十八个月的司马光难逃其咎。
元丰八年五月底司马光出任门下侍郎,次年闰二月,升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登上了人臣权力的巅峰。然而结果却不如人意,司马光走上了王安石的老路——执拗、听不进不同意见。最为严重的是,登上相位的司马光急不可耐、不加区分地一股脑儿推翻了王安石的新法,有破坏而无建设,最终寥寥然无一实政之见于设施。可以说司马光的18个月执政生涯给宋朝政治造成了负面影响,保守主义黯然退场,北宋前中期士大夫政治中宽容异见的传统遭到进一步破坏,嘉祐成为遥远的绝响,皇帝—宰相的专制继续加强,士大夫集团内部的分裂加剧,党同伐异的政治气氛持续酝酿,直至哲宗亲政之后,出现了明目张胆的政治清洗。
在很多重要事务上,司马光的主张不过是多种意见中的一种,他从来没有将自己的标准加于他所看重的臣僚,这么多臣僚之间的争议是他从一开始就必然估计到的。但是司马光始终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最正确的,必须坚持。貌似群臣各抒己见,但实际上以司马光的地位之高、权力之大、威望之重,再加上代行皇帝职责的太皇太后本身不具备完全的政治判断力,她依赖、信任司马光,最终会以司马光的意见为意见,成为最终之结果,成为第二个“王安石”。
他与同为新晋宰执的吕公著、范纯仁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从未与他们进行过面对面的闭门深谈,只不过有时候通过中间人传递信息、交换意见,比如吕公著的长子希哲,或司马光的学生、吕公著的女婿范祖禹,彼此之间交流交心程度必然大打折扣。高层政治人物之间如此缺乏交流,实在是不可理喻的,更何况,他们又面临着如此复杂的政治形势!
此外,对于宰执中的熙丰旧人,这些后世公认的司马光的政敌,司马光没有明确的排斥行为。相反,他公开承认蔡确、韩缜、章惇等人的顾命之功。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在遭受章惇的挖苦打击后,司马光的对策是请求章惇的好友苏轼私下斡旋,然而效果不佳。绍圣元年(1094年),章惇为相,议论司马光更变熙丰法度,促使哲宗对司马光态度大变。
新提拔的官员与司马光之间也多有隔阂。比如苏轼与司马光争役法不合,但苏辙出任谏官,却得到司马光的推荐。然而苏辙却建议太皇太后另选高才以取代司马光。苏辙曾上言哲宗与太皇太后,明确门下侍郎司马光、尚书左丞吕公著,虽有忧国之志,而才不逮心。
虽然有太皇太后的支持,司马光在宰相府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朝野上下无数人将改变的希望寄托在司马光身上,熙丰失意人奉他为领袖,而这个领袖,却没有自己的队伍。对于政治同盟,他缺乏必要的沟通;对政治上的敌人,他缺乏应有的警惕;应当倚为臂助的官员,他推荐的人选,在政治上却并未与他保持一致。由此暴露了司马光作为政治家的致命弱点——他缺乏政治斗争的实践经验,把政治简单化和理想化了。他不要同盟,不要打手,不要算计,而梦想靠着高尚的道德、严格的自律来感化、影响其他人走上正确的道路。这种一厢情愿充分暴露了司马光在政治上的幼稚。
在生命的最后18个月,司马光被推上了领袖的高位,然而他既无人才队伍,也无经验、手腕、对策,历史赋予他的任务,他却一件也没有完成。这就是司马光十八个月执政生涯的真正悲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