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大城垣!长江5省28万人,用3.5亿城砖28年建成,就在南京

从两宋到元朝,金陵先后改称江宁府、建康府、建康路、集庆路。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军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

据说,朱元璋攻克应天之后,接受了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以应天为根据地,陆续消灭盘踞武昌的汉王陈友谅,占据苏州的吴王张士诚等主要割据势力,最终统一全国。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朱元璋在应天即皇帝位之后,决意定都南京,并准备大规模扩建南京城。于是,一座高坚甲于海内,据岗垄之脊,依山傍水而建的世界至大城垣,从图纸规划逐渐变为现实。

南京城墙始建于元至正廿六年(1366),完工于明洪武廿六年(1393),历时长达28年,“东尽钟山之麓,西阻石头之固,南临长干而秦淮贯其中,北依狮子、覆舟诸山而控后湖”。

其中,京城城墙长达35.3千米,现仍完整保存25.1千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

而京城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千米,围合面积逾230平方千米,大大超过了六朝时期和南唐以来金陵城的范围,也超过了同时代世界各国的大都市,堪称当时“世界第一城”

遥想当年,那位传奇乞丐皇帝,一定也曾对建造如此规模巨大的“超级工程”,有过不少烦恼吧?国家初定,府库空虚,资金从何而来?为确保大明千秋基业,城墙质量如何保证?

说到南京明城墙的建造,那就不得不提沈万三了。沈万三,“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是“江南第一豪富”,在元末明初之际,沈万三的家财已然富可敌国了。

《蕉馆记谈》称,沈万三经常“奔走徽池宁太常镇富豪间,辗转贸易,致金数百万”。在获知皇帝要建南京城后,沈万三毅然决定“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即现今南京城墙的中华门到水西门一段。

当时有人嫉妒沈万三,说他家里有一个聚宝盆。沈万三只好声明,筑都城南门时,已经将聚宝盆埋在城墙之下了,南京聚宝门(即今中华门)之名就由此而来。

不久,沈万三想要进一步拍朱元璋的马屁,请求出资犒劳军队。朱元璋听闻后,龙颜大怒说:“匹夫敢犒劳天子的军队,绝对的乱民,该杀。”后因马皇后劝阻,沈万三才被流放云南。

沈万三与朱元璋的故事是否果真如此,还有待考证。但为了确保南京城墙能够成为千秋工程,朱元璋也确实是煞费苦心了。

其一,发起“都城大会战”。因为建城所需城砖数量巨大,除了由工部和南京驻军就地设窑烧造之外,朱元璋下令从全国各地征调了20多万户工匠,至于从附近农村招募来劳动力以及各地征发来充劳役的罪犯,更是不计其数。

据统计,被征调的工匠,动员了长江中下游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5省37府162州县,他们主要负责烧制大量城砖,从水路运送至南京。

其二,明确城砖制造标准。南京城墙所用的城砖都极其讲究,全部按照钦定的统一标准制造,每块城砖长约4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10厘米,重量在10千克左右

其三,实行城砖刻名责任制。为了确保城砖质量,避免鱼目混珠,朱元璋下令,要在每一块砖的侧面,都刻印上从知府、知县到乡里各级督工监造官员的姓名,以及砖工、窑匠的姓名。

由此一来,制砖就从一个工艺问题,变成了一个反映臣民对皇帝态度的政治问题。每一个制砖人,都将面临着皇帝审视的目光,并且都将以身家性命对刻印着自己姓名的城砖负责。

其四,采用多种材料混合建造。南京明城墙,一般先用花岗岩或石灰岩的条石作为城基,条石上用大砖垒砌内外两壁,壁间以碎砖、砾石和黄土层层夯实,再以大砖铺出墙顶并砌成雉堞,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城垛。

城墙顶部和内外两壁的砖缝里,都浇灌有一种用石灰、糯米汁以及桐油掺和而成的“夹浆”。这种“夹浆”凝固后的附着力非常强,能使城墙经久不坏,在600年后的今天,依然坚固如初。

建成后的明城墙,高度一般在14至21米之间,城基的宽度一般约为14米,顶部宽度在4至9米之间,最宽处竟达25米,可任战马驰骋。

在这座六朝古都,虎踞龙蟠的金陵城,明城墙的建成,着实赋予了这座千年帝王之都,盛大辉煌的皇家风范与气派。正是元末明初的这一次扩建,最后奠定了近现代南京城的轮廓。

东托钟山,西纳群峰,南临秦淮,北控后湖。28万民工、3.5亿块城砖,历时28年,筑就世界第一大城垣!这是600多年前,那位乞丐出身的洪武大帝,留给六朝古都的盛大文化遗产。

在600多年前的明初,机械技术还不发达的时代,能够筑就如此规模巨大的超级工程,不仅堪称中国封建礼教制度与自然地理条件,完美兼容的典范之作,更能彰显出古人的高超技艺和非凡智慧!

今天的南京,历经600余年的岁月沧桑与战火兵燹,还保存着20余公里的明城墙,并且依然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

虽然它再无“世界第一大城”的旷世风华,也丧失了城市军事屏障的功能,但它还是巍然无恙地矗立在那里,这已然堪称是一大奇迹。

如今的南京明城墙,不仅是南京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成为这座千年古都的一种精神与文化的屏障,年复一年地守护着现在和将来,世代生长于这座“围城”中的人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