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越该好好喝水!缺水对身体危害太大了!

说实在的,年纪越大,越应该好好喝水。

因为——

老人真的更容易缺水

2020年《护理学杂志》上刊登一项《饮水日记记录养老机构老年人饮水准确性的研究》谈到,发现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缺水情况,20%左右的人处于脱水状态,30%左右老年人具有脱水倾向;而脱水反而增加了他们生病的概率。①

1. 老人缺乏口渴感,容易喝水少

不少人习惯口渴再喝水。但老人缺乏口渴感,真的等渴了再喝,恐怕就很缺水了。

1989年刊发在《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的文章中提到一项试验,让年轻人和65~75岁老年人都禁水24小时,结果发现老人的口渴感明显少于年轻人。②

2. 肾功能减退,保水能力下降

“老年人肾脏浓缩尿液的能力减退,并有可能伴随认知能力的轻中度损伤,口渴感减弱,主动喝水行为减少。而且,老年人新陈代谢速率减缓,降低了机体对水平衡的调节能力。”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曾在2019年一次学术年会上谈到。③

3. 认知能力有损伤,不会主动喝水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就指出,人类大脑的认知功能35岁时,会达到巅峰,然后开始走下坡路;45岁后,衰退速度则会明显加快。④

而且,随着年纪增高,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率也在增高,随着病情严重,很多老人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应该吃饭、喝水。

4. 被更多疾病困扰,更容易缺水

一方面,患有慢性疾病会增加老人脱水风险。⑤而且老人免疫能力降低,易发烧、感冒,也会增加机体的失水量。

另一方面,在治疗一些慢病的过程中,使用的精神类药物及利尿剂等,都会增加老人体内水分的流失。⑤

口渴,说明身体已经缺水了!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在2019年一次学术年会上谈到,人们在口渴时,身体内的水分已经丢失了体重的1%-2%,从水合状态来说,这时候已经处于缺水状态。

当达到2%~4%时,机体在感到口渴的同时,已处于脱水状态,尿少颜色呈现深黄色,这时工作和认知能力会有所降低。

而当失水超过体重的20%时,甚至可能引起死亡。③

其实,不好好喝水,带给老人的身体的危害挺多的——

1. 大脑:认识损害的恶性循环

水喝不够,对大脑也是一种损害。2012年刊发的一篇名为《慢性脱水与老年认知损伤及饮水干预》的研究就提到,在脱水状态下,脑内渗透压升高,导致高渗透压应激,从而加重认知损伤,形成“脱水→认知损伤→饮水减少→脱水加重”的恶性循环。

而其给出了这样的结论:合理饮水习惯的建立,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干预老年认知损伤早期发生发展的效果。⑥

2. 肠道:更容易被便秘困扰

现在不少老人被便秘困扰,改善方法之一就是好好喝水。水分是大便的“润滑剂”,大便中水分多,也就意味着大便更加软。如果我们身体缺水,大便在通过小肠和大肠时,会变得又硬又圆,就渐渐形成了便秘。

《饮水量及摄入蔬菜种类与老年人便秘相关性研究》中就鼓励老年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喝水,每日饮水量不应少于2000毫升。⑦

3. 心脏:更易出现心血管疾病

人体缺水后,血液更粘稠,血流更缓慢,增加了心血管疾病概率;而且由于由于血容量减少,为维持生理需要,心脏被迫加快工作频率,增加了心脏负担。⑧

4. 皮肤:加速衰老

体内含水量减少,容易造成体内水分失衡,这是导致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会加速皮肤和内脏的衰老。

老年人饮水,记好这3点!

1. 喝多少?

马冠生曾在2019年接受搜狐健康采访时谈到,一般老年男性每天应该喝1700毫升,女性每天喝1500毫升。如果在高温环境下,或从事高强度身体活动,应相应增加。

不过,对于特殊的存在肾脏疾病、心衰等情况的老人,建议遵医嘱补充水分,视病情调节水分的摄入。

2. 喝什么?

温开水就是最好的。

有的老人口淡,喜欢喝糖饮料或者浓茶,偶尔可以,但不推荐常饮。

3. 怎么喝?

建议少量多次,小口慢饮,这样最利于身体吸收水分,能够起到及时补水的作用。

此外,睡前3小时的饮水量最好不超500毫升,避免起夜影响睡眠。

最后,最重要的,记得经常叮嘱长辈喝点水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