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问 | 姚思敏:打破界限,给中国画以新气象

姚思敏先生,是一位真诚而又创新不止的艺术家。

三十多年前,先生以高超的工笔花鸟画创作饮誉画坛。此后,她不满足于单一的工笔,走向了大胆而全面的探索与革新。厚积薄发的她,打破了山水与花鸟、工笔与意笔的界限,将山水与花鸟相结合,将工笔与意笔相结合,将水墨与色彩相结合,形成了自己非山水非花鸟亦山水亦花鸟、非工笔非意笔亦工笔亦意笔的艺术特色。

从题材到技法,先生开创了当代中国画的新气象和大格局,将这一东方艺术推向美的极致。

在她这里,一切都可为中国画所用,中国画的一切都可以整合。她的激情,她过人的禀赋,她独立的人格,尽显其中。

先生的作品,苍茫沉厚,空灵华滋,生机勃勃,浑然天成,场景的宏大与细节的丰富相得益彰。每每品之,如临高山之巅,真切地感受到“荡胸生层云”的快意。

——柯茵(画问负责人,艺术撰稿人)

画问导师

姚思敏
1957年生于四川乐山,籍贯四川双流。1976年,随工笔画家朱佩君先生学习工笔花鸟,后又入四川美术学院进修,师从冯建吴、李文信先生。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女画家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及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水墨画院专家委员会专家
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
四川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成都画院原副院长
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一、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二、三、四届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展,全国首届花鸟画展,全国首届、第二、三届中国画展,百年中国画展等展览。代表作《清音》等先后获“中华杯”中国画大奖赛大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提名奖,第三、四届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展佳作奖,跨世纪暨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优秀奖,亚洲女画家作品展优异奖,以及“黄胄美术奖”“徐悲鸿美术奖”等奖项。
作品《苍茫天地间》《秋天的况味》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大量作品及文章由全国性重要美术刊物《美术》《美术观察》《国画家》《中国书画报》等发表及专栏介绍,出版有《姚思敏作品选》《中国画名家画库花鸟卷(笫一辑)姚思敏绘》《中国画家姚思敏》《一个女画家的世界》(之一、之二)《踏遍青山——中国山水画十家写生作品姚思敏卷》《写意河山 姚思敏山水画写生精品集》等专著。
笔墨交响 诗意抒写
——谈姚思敏花鸟画的审美体验
文 | 周丕华

中国写意花鸟画自形成以来便建立了其独特的创作程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审美观念的转变,这种程式逐步被打破并得以创新。尤其是20世纪以来,以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为代表的花鸟画大家,他们或从金石书法、中国山水画、西方油画和水彩画汲取营养,开始重构现代写意花鸟画新的图式。在当代中国画坛,一批批杰出的中年花鸟画名家在他们的影响下,也在不断思索和探讨如何另辟新径——他们中有的从西方印象派的光色效应中寻求灵感,有的回归中国传统哲学以获得新的启发,还有的甚至通过改良绘画工具或材料来追求其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并各自都获得了不菲的成就,画家姚思敏便是其中一位。

姚思敏先生享受写生生活
《清音》
78×104cm
1988年获“中华杯”中国画大奖赛大奖

《芦苇》

160×200cm

1989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获四川省美展金龙奖

《秋》

1994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获提名奖

一、笔墨的交响曲

苏立文认为:“欣赏中国山水画,就仿佛我们欣赏音乐。绘画的气氛和色调、书法线条的律动、画家的笔墨技巧,还有那逐渐展开的山水长卷,使我们能在这时空统一体中进行活动,这就具有某种音乐的效果。”由此可见,中国画中的点、线、面、色以及构成关系,同样能给观者带来类似音乐的声响和律动感,画家姚思敏在创作中正是合理运用了这种视听觉的通感效应,进行大胆探索和突破,赋予画面无尽的生机与活力,将其变幻莫测的笔墨演化为一场场盛大的交响乐——其变化复杂却起落有致、表现手段丰富却结构严谨,这里有轻歌曼舞也有金戈铁马,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把观者带入跌宕起伏的音乐意境和想象。在姚思敏的作品里,你很难看到某一种具体的传统笔墨技法,可仔细研读,她的那些笔法其实是对传统的勾、皴、点、染进行了改良,并借用了破、撞、烘等其他绘画表现手段,让人看上去觉得眼花缭乱,因此初学者若临摹她的画常常是无从下手。
《艳阳》
213×163cm
1999年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山涧》
119×132cm
2001年入选《百年中国画》大展
《山水之间》
169×128cm
2001年获黄胄美术奖

姚思敏笔墨技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认真观察大自然基础上对西方印象派光色的应用:自然光照下的所有物象都显得斑驳陆离,尤其是在枝叶繁茂、花团锦簇的西南地区,你很难分辨阳光照射下的那些花木的轮廓和色彩的微妙变化。因此,姚思敏多以不同的笔触来捕捉物象瞬间的光色效果,并加以强化。如在表现大面积的花丛时,她多以破笔点染大面积的花朵,并以若隐若现的线条勾其外轮廓,达到形象、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

二是这种笔墨创新观是对中国传统自然观“天人合一”的深刻解读,即姚思敏的笔墨变化始终追求自然界那种博大、苍茫、浑厚、充满生机和玄妙之感,因此,你很难在她的画面看到孤立的一花一木、一点一线,所有的笔墨形态相互为对比和依托,却又被各种勾、点、染等笔法统一在整体画面之中,使得画面既厚重却又不失空灵、既苍劲却又显华滋,自然的生机勃勃和高度的协调性也得以彰显。

《天香2》
66×66cm
2004年
《苍茫天地间》
200×170cm
2007年参加第三届中国画大展
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夏威夷之花二》
66×66cm
2013年

三是对现代人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把握。追求快节奏的现代人更热衷于强烈视觉效果带来的心灵震撼和畅快之感。因此姚思敏的花鸟画更注重画面的整体气势的营造,舍弃画面中那些过多的精雕细刻,多以其鬼斧神工般的笔墨塑造物象独特的精神气质,仅在“画眼”之处以精微之笔增加画面的意趣之美。为此,她努力改造绘画工具,如以秃笔、破旧的毛笔来“制作”一些特殊的笔墨效果。

如在《夏威夷之花二》这幅作品里,她以破笔蘸淡墨快速点出一簇簇花的形态和疏密变化,再以湿笔用点、染、烘、挤的方式概括出叶子的形态和空间变化,并以留白的方式进一步强化花的外形和空间关系,在明与暗、干与湿、虚与实、破与整的用笔上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关系,尤其是穿插在画面中那些粗细、浓淡、干湿不一的线条如交响乐中大小管弦,静止的画面变得尤为生动、鲜活、灵动起来。

《涛声》
192×171cm
2007年
《秋天的况味》
200×170cm
2009年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提名奖
《砖砖年年旧 花开时时新》
132×66cm
2015年

除此之外,姚思敏的花鸟画在选材上十分广泛,她突破了所见的梅、兰、竹、菊等寻常所见的花卉,甚至涉猎了山林、怪石,使得题材十分丰富而广泛;她的花鸟画设色并不完全遵循“随类赋彩”,而是随心赋彩,她常以色代墨,并以墨破色或以色破墨,以破笔皴擦点染,整个画面酣畅淋漓,浑厚华滋;在构图上,她放弃了传统花鸟画的折枝构图,多采用的满构图,这正符合画家乐观奔放的艺术个性需求。因此,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如同一位交响乐团指挥家,手一挥,所有的点、线、面、色彩、构成便从丝丝琴弦跃然宣纸上,一簇簇花儿、三两只鸟儿、几块顽石,凭借酣畅淋漓的笔墨化为一个个高低不一的音符;而那些穿插在花团中长短、干湿、粗细不同的枝干便成了一组组五线谱,在画家独具匠心的经营、编排下,我们仿佛听见风吹过繁花似海的沙沙声,百鸟雀跃的欢叫声,溪水淌过山涧、白云抚过峰峦的喃语声……

《早春时节》
132×66cm
2011年
《香丛翠羽》
220×190cm
2014年

《滴滴胭脂点点红》

93×176cm

2015年

二、散淡的诗意

中国文人画自古以来追求诗情画意:唐王维曾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主张“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宗白华先生说,诗意的境界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姚思敏的作品在追求音乐律动感的同时,意境中蕴含的不仅仅是画家的个性魅力,更是她深厚的人文修养以及诗人般浪漫的情怀。

英国美学家贡布里希说“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而艺术品承载着一个艺术家全部的个性,即所谓“知人论艺”“画如其人”。我所认识的画家姚思敏,热情、阳光、真诚,脸上总是洋溢着温暖而自信的微笑,性情中既有男性的豪放洒脱又不失女性的优雅细腻。她热爱古典文学,喜欢写作和读书,并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和出版了多部专著,她的文笔清新自然、朴实真诚。她喜欢在适宜的季节养菜种花,她喜欢穿着中国旗袍在繁华而时尚的夏威夷、意大利散步……她所有的天性和禀赋都体现出一个现代东方女性的豁达、包容、聪慧和时尚,这一切都在她的作品中一一呈现。

《雪山记忆》
230×196cm
2019年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西班牙古城托莱多印象》
118×200cm
2017年
《绽放的欢乐》
66×66cm
2017年

欧阳修的“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沈括的“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都强调了写意花鸟画“意”的精神。而从近年的全国美展花鸟画来看,其制作性和构成意识越来越强,而在意境的营造或文化修养上越来越缺失。姚思敏的花鸟画虽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名不见经传的山花野草入画,迎面扑来的却是一种生动和谐的大自然气息:三两只栖息或嬉戏在花繁叶茂中的小鸟,或繁花似锦掩映下的一汪清泉,或被一眼山泉打破寂静的秋林……一切生灵都赋予了人的温情,她们在自然母亲的怀抱中亲切地喃喃低语。由此便与当下制作繁琐、空洞乏味、陈陈相因的花鸟画拉开了很大距离,凸显了浓郁的现代人文情怀和女性艺术特有的浪漫气质。如在《秋满花溪》这幅作品中,画面是大片竞相开放的白色山花,姿态各异、顾盼生辉、热烈欢腾,而那些穿插在花林中的黑色枝干增强了这一片花海的繁茂与生机,几只栖息于枝头的鸟儿或窃窃私语、或舒适地打着盹儿,与这热闹非凡的花儿们相比,显得更为恬静和内敛,尤其在花林掩映下溪水中几块异常沉静、慵懒、闲适的黑色石头与明媚娇艳的花儿们形成极大反差,这种强烈的黑白、疏密、动静对比,赋予的不仅仅是视觉的震撼,更是丰富的人文情怀,好一片诗情画意——静谧、安详中处处投射着禅机,映射出画家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老墙玉色》
120×224cm
2017年
《花开时节》
132×132cm
《原上新绿》
136×68cm
2017年

画家姚思敏踏遍青山、孜孜不倦地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并获得累累硕果。自1988年作品《清音》第一次获全国美展大奖以后,作品又陆续入选第八、九、十一届全国美展,并在全国其他重要美展频频亮相和获得重要奖项。

清代唐岱提倡“气韵由笔墨而生”,郑板桥认为文人画“不在画里考究艺术功夫,必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纵观姚思敏的花鸟画,从笔墨形式的千变万化到意境的清幽深邃,从自然物象生机的呈现到心性的自然写照,无不体现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深厚的人文修养,更是对自然、对人性的真诚关怀。在自然生态不断被破坏的今天,大多数追求快节奏和经济效益的现代人无暇思索自然与人性的温情,去怀念和追忆生命中最本真的、如诗一样的情怀,而姚思敏的作品让我们再次回归到自然的静谧、和谐之中去重新审视过去和思索未来。

《陕北榆林归来》
93×176cm
2015年
《川西归来》
132×62cm
2017年
《川西五月天》
130×260cm
2018年

姚思敏 · 2020新作

人有时候真的说不清楚自己内心的变化,很多事情都没法解释。曾经一笔一画,三矾九染创作工笔花鸟的那个人是我。后来要反反复复地把秋天整得无比繁茂斑斓璀璨的人是我,再后来把象征硕果累累的向日葵蓬蓬勃勃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作者是我,不厌其烦地要把山沟沟里的花儿啊树啊岩石啊斑斑驳驳地呈现给观众的人也是我。今天,一改过去在熟纸上追求繁复的方式,用大笔头在生宣纸上任意挥洒,追求蓬勃狂放的力度和气势,直抒胸臆的浩荡之气的人也是我……

既然一切都是那么不可预测,那么变化无常,那么不能把控,我们为什么还要把自己困顿在一个自己划定的位置呢?
还是那句话:说自己心里最想说的话,画自己心里最想画的画,总是不会错的。
姚思敏 2021年4日
《百花齐放才是春》
134×67cm
2020年
《临危绽放系列之一》
134×67cm
2020年
《临危绽放系列之二》
134×67cm
2020年
《怒放》
134×67cm
2020年
《天使之花》
67×67cm
2020年
《紫云半庭香》
134×67cm
2020年
《千古流芳》
134×67cm
2020年

姚思敏 · 写生作品

姚思敏的画中的确处处充满着这种古典与现代的结合:老辣苍劲、变幻多端的用笔与彩墨意象的结合,色彩与水墨的结合,笔墨意味与制作肌理的结合,都给姚思敏的绘画带来盎然新意。还值得一提的是,姚思敏画中不无几分古典诗情的山水与花鸟选材,又以源自写生画法的结构手段而出之,这使得姚思敏的绘画风格与古典套路大相径庭。由于直接面对大自然写生,或对写生稿进行再处理与再创作,所以姚思敏的画面有着较为自然清新的真实结构,加之源自真实场景的写生写实及再加工再创作,她的画面场景不但远远地摆脱了传统花鸟、山水的结构套路,而且在场面的宏大、细节的丰富与造型的生动上可谓独树一帜。

——林木
《贵州赤水写生》
《又到桐花开时》
501×501mm
《成都龙泉写生》
680×690mm
《清溪》
676×690mm
《春到遂宁安居乡》
501×501mm
《焦家河畔》
670x670mm
《青山绿水》
670×670mm
相关链接
姚思敏艺术随笔
姚思敏 | 十个优点比不上一个特点
姚思敏 | 我的“主义”
姚思敏 | 我的中国画评判标准
******

画问,一个专业绘画创作学习平台,由知名油画家李猛先生创办。集结国内众多实力艺术家,输出绘画创作知识,为疑者解惑,为创作把脉,为画者赋能,助力他们建立自己的绘画语言,形成艺术个性。平台课程将逐步覆盖各主要画种。

①作为讲师,想入驻画问平台授课

②作为学员,想加入画问交流群

请扫码联系管理员

关注画问公众号,不错过精彩课程

(0)

相关推荐

  • 咫尺花趣——姚大伍花鸟画小品展

    前言 姚大伍对于中国绘画的贡献在于工笔花鸟绘画的当代性转化,对于他这一代画家的作品中能够看到对传统花鸟绘画笔墨精髓的深研,例如在姚大伍在竹子作品中的白描勾勒和着色渲染,体现了他在笔墨功力上的长期锤炼以 ...

  • 姚舜熙 | 大花鸟境界

    中国画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为当代中国画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也向当代中国画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做好文脉传承又体现时代新变,是摆在中国画家特别是新一代画家面前的艰巨课题.姚舜熙作品的结集,展示了他 ...

  • 喻继高:​驰骋在工笔重彩画花鸟世界的大师

    ▲ 画家喻继高 喻继高的作品继承了中国花鸟画鼎盛时期雍容华贵的高雅传统,吸收了"宋代院体系"的营养,用高文化素养尤其是诗一般的情感和笔墨,为花鸟画开辟了清新典雅.温馨生动.情趣盎然 ...

  • 因心造境 以境传情 ——陈湘波的水墨艺术世界

    陈湘波 陈湘波,湖南人,1986毕业天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4年获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学位.现为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编辑出版委员 ...

  • 时代、共性与自我

    时代.共性与自我--读韩毅成花鸟画的个性特征 广州艺博汇艺术馆2021-03-22 18:39:08 韩毅成<急涧泛羽>71×92cm 2003年 国画纸本 时代.共性与自我 --读韩毅成 ...

  • 【中艺平台】姚思敏【全球艺术家编码1836】作品雅赏(2021年01月25日)

    姚思敏,藉贯四川双流.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女画家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墨画院专家委员会 ...

  • 姚思敏国画欣赏

    姚思敏女,1957年生,四川华阳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成都画院画家. 画家曾师从工笔画家朱佩君女士.后入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进修,受冯建吴.李文 ...

  • 在姚思敏的作品里,很难看到某一种具体的传...

    在姚思敏的作品里,很难看到某一种具体的传统笔墨技法,可仔细研读,她的那些笔法其实是对传统的勾.皴.点.染进行了改良,并借用了破.撞.烘等其他绘画表现手段,让人看上去觉得眼花缭乱,若临摹她的画常常是无从 ...

  • 【flash音画】相 思 引

    http://webftp.bbs.hnol.net/qqxx/zuopin/xiangsiyin.swf

  • 【浙江】姚思语《我学会了骑自行车》指导教师:祁洪杰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梅城中心小学四年级 姚思语 有的人学会了下五子棋:有的人学会了游泳:而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去年夏天的那个暑假,我和爸爸去大坝上放风筝,爸爸骑着自行车,快得如风一样,而我在爸爸的后头, ...

  • 能成大事的男人,往往掌握七种“破局思维”!打破界限,成就不凡

    先来看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段时间,某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发现园中的袋鼠总是跑出笼子.大家开会讨论后,最后一致决定加高笼子,从原来的10米高加到20米高.可是在加高笼子后,袋鼠却还是跑出笼子,于是笼子又被加高 ...

  • 郑板桥日间画竹,夜间思竹,而胸有成竹

    术业有专攻, 画画也一样, 每一个画者都有自己爱画.擅画的题材. 有人擅画山水, 有人专攻花鸟, 有人喜爱画虾, 有人钟情画蟹, 有人独爱画马, 还有人犹爱画竹. 相信不等小编说出他的名字, 大家就已 ...

  • “520”大战开启,关于甜宠剧的两个迷思已然打破

    2021年5月21日刊|总第2511期 关于甜宠剧,我们常有两种错觉:其一,男女主漂亮就够了:其二,"大女主"就是要压制其他女性角色.收割一众男配倾慕. 纵观今年头五个月的热门甜宠 ...

  • 姚世敏 | 桂林评课:扬起每一位教师理想的风帆

    尊敬的桂林十九中蒋校长.各位老师: 北京晓羊教育研究院组织的桂林十九中第三阶段课改推进指导暨生本课堂骨干教师评估活动,由刘文江院长和我作为听评课专家进行指导,我首先声明一点,我是来向十九中的老师们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