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宪君:“八搭二”的由来

“八搭二”的由来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随朋友去参加一位城市小伙的婚礼,一进门便听人说:“小伙子因为脚跛,城里找不到对象,在农村找了个八搭二!”

我困惑不解,什么是“八搭二?”悄悄询问身旁一位中年妇女,她神秘兮兮对我说:“女娃儿是个农豁,远处农村嫁来的。”说完不屑一顾扭头就走了。哦!我终于明白了,“八搭二”原来是农村姑娘的代名词。

在那个年代,城乡差别势同水火,城里人瞧不起农村人,总觉得农民低人一等。自1958年起,便人为的把国人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农村人已不能随便迁入城市居住。中国社会从此形成了一个城乡分割、等级森严的二元社会结构。

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城乡两种社会身份已划分为一条不可逾越的横沟。甚至农民的身份和家庭的阶级成份都是世袭的。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都有明显的差异。例如,城市居民可以由国家包就业,包分配,可享受公费医疗和劳动保险,可享受住房补贴、国家低价供应的粮食、副食品……等社会福利,而农民却无权享受这一切,尽管农民的收入还不及市民的一半。

在那个年代,农民要“跳出农门”改变身份几乎是不可能。农民的后代只有继承父辈的职业终身务农“修理地球”。只有少数人通过参军当了军官或考取大学,由国家分配工作,方可跳出“农门”。

上世纪60一70年代“文革”期间,农村普遍粮食短缺,尚未解决温饱。多数农民饥肠辘辘,食不果腹。当然更无多余粮食用于烤酒。

那时候,城乡居民几乎所有生活用品都要凭票证供应,白酒也不例外,不论城市或农村,每人每月凭票供应二两。这几滴白酒对于滴酒不沾的人倒无所谓;对嗜酒如命的老酒鬼和需泡药酒的人,却是致命的一击。他们难以忍受这种煎熬,宁肯忍饥挨饿也要省下一些粮票去换酒喝。

在那个年代,吊诡的事太多,本来是农村生产粮食供应城市,结果是农村还要向城市要粮吃。城市居民每月有国家供应粮食26斤,而种粮的农民却经常青黄不接,忍饥挨饿。

怎么办呢?社会上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供给,既然有人酒不够喝,就有人用酒换你手上的粮票。

通常是缺粮的农户把舍不得喝的酒票攒起来,到供销社购买国家牌价八角钱一斤的白酒,一般派家里的女孩子把白酒带进重庆城,摆在街边路口,插上谷草圈圈表示出售,每斤仍为牌价八角,另外再搭上两斤粮票。我在石桥铺赶场或到解放碑较场口一带,经常看到这些卖酒的女孩子。

那个年代,农民缺的是粮票,有了两斤粮票,一家人又可以熬几顿稀饭吃。其实当年的农民都很老实,他们不敢卖高价,怕被“投机倒把”罪名所打击,姑娘们进城辛苦一趟,赚两斤粮票就知足了。

由于进城卖酒一般都是女孩子们来操作,人们便把农村姑娘们称为“八搭二”了,其实“八搭二”沒有贬意,只不过是对农村姑娘的谑称而已!后来“八搭二”竟成了农村女孩的代名词。

如今,“八塔二”这个名词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回忆一下当年的城乡差别,我们对今天的日子更加珍惜!

2021.元旦

(0)

相关推荐

  • 关于乡村振兴,中国社科院魏后凯的十个观点

    友导读 魏后凯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主编,也是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 ...

  • 喝了农村自酿酒,头痛全都跟你走,自酿白酒别再喝了

    文:KIKI哦咿呀 编:猫 九 技术支持:北京东方黄埔白酒技术研究院 随着我们的经济水平发展,消费市场越来越大,选择也越来越多.现在的白酒市场很广阔,也正是因为如此,乱象丛生,各种酒越来越多,令人难以 ...

  • 高粱价格涨了那么一点 茅台白酒价格却要飞上天

    国人爱喝酒,高兴要喝酒,不高兴也要喝:丰年过节要喝酒,日常聚餐更要喝酒: 国人爱喝酒,认为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素有无酒不成席,酒桌文化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国人爱喝酒,以高粱酒为佳酿. 目前, ...

  • 林宪君:刘有权著《荒诞人生》研讨会发言稿

    作者林宪君近照 刘有权著<荒诞人生>研讨会发言稿 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一一    读老友刘有权的<荒诞人生> 自从刘有权的新作<荒诞人生>在"故人旧事2 ...

  • 林宪君:​忆四川省团校的撤销与恢复(下)

    忆四川省团校的撤销与恢复(下) (1971年至1995年) 文/林宪君 4.恢复四川省团校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政治风云,经常变幻莫测,有些事让人猝不及防.神秘难猜,人们对自己的命 ...

  • 林宪君:​忆四川省团校的撤销与恢复(上)

    忆四川省团校的撤销与恢复(上) (1971年至1995年) 文/林宪君 我的一生,与四川省团校结下不解之缘,自1952年团校建立,到如今2020年底,除了1958-1966年我遭受了八年牢狱之灾,余均 ...

  • 林宪君:蒋学模与《基度山伯爵》

    蒋学模与<基度山伯爵> 文/林宪君 蒋学模(1917-2008) 1987年夏天,正当荷花盛开的季节,我被派往贵州省委党校,参加"全国大专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师培训班"学习 ...

  • 林宪君:​难忘的三次生日

    难忘的三次生日 文/林宪君 从小就记得,农历甲戌年腊月初一是我的生日.每年这一天,母亲都要包饺子,她说:"这天是人母难之日,要牢记在心!" 山东人过生日吃水饺,"上马饺子 ...

  • 林宪君:游夏威夷所见所思(外一篇)

    游夏威夷所见所思(外一篇) 文/林宪君 作者(左1)与老友结伴游夏威夷 (一) 2017年3月,我与罗守江.刘启昌.沈包贵三位老友结伴出国游,由重庆经北京坐了18个小时``的飞机,来到了太平洋上的明珠 ...

  • 林宪君:​ 由参观狄奥根尼塑像想起的……

    由参观狄奥根尼塑像想起的-- 文/林宪君 狄奥根尼(公元前404--323) 2018年9月,我随"东欧巴尔干14国深度探密之旅"旅游团,去了一趟"欧洲的火药桶" ...

  • 林宪君:四川省团校轶事

    四川省团校轶事 图文/林宪君 (一)创建初期 四川省团校,创建于1952年四川合省之后,我是建校初期的七人之一.如今,其他六人已驾鹤西去,尚存于世者只有我一个人了.若要留下四川省团校创建初期这段历史, ...

  • 林宪君游欧六则

    ·故人旧事2020·周日增刊· 林宪君游欧六则 作者:林宪君 (一)丹麦小美人鱼 哥本哈根有两座必看的铜雕,其中之一便是根据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创作的小美人鱼铜雕. 她座落在哥本哈根市 ...